APP下载

关于增强西藏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研究

2015-06-05拉珍陈素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认同感藏族西藏

拉珍 陈素梅

[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对于维护全国和西藏地区和平、稳定,促进西藏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现状、危机、及原因,提出了增强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西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藏族人民的思想也摆脱了旧社会奴隶制的束缚,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需要对影响藏族地区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增强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一、 增强藏族地区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增强藏族地区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全国包括西藏的经济发展、文化安全、政治稳定。藏族人民是我们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增强藏族地区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有助于维护藏族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藏族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藏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增强藏族地区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可以在国际上彰显大国的凝聚力和祖国的向心力,瓦解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思想渗透。事实胜于雄辩,藏族人民的祖国自豪感和自信心将会使国际上针对我国的不和谐言论不攻自破。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西藏的繁荣发展,将会受世界瞩目。

3、维护祖国和平,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西藏的伟业,造福西藏人民,并泽被子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与民族文化共同传承,植根于年轻一代西藏人民及后代的思想中,西藏人民将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西藏永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将引导藏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将西藏地区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小康社会,使藏族人民在改革大潮中与时俱进,提升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同祖国共同步入现代化的社会。因此,增强藏族地区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藏族地区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认同感的现状和潜在危机

首先,新中国建立后,藏族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藏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民主改革,西藏人民摆脱了农奴制的奴役,获得了彻底解放和自由,成为土地和社会的主人。在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和党的领导下,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农牧业生产、民族经济、民族贸易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寿命从不足40岁提高至如今的68岁。藏族儿童的入学率极大提高,人口就业率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总体而言,藏族人民具有很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差异,在小部分藏族群众中仍然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式、文化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背景下,藏族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藏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其现状和原因综述如下:

1、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负面影响。在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在经济主体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由于西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内地缓慢。总体而言,西藏的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与沿海和内地相比,经济较为闭塞,贸易流通不畅,导致了改革进程中西藏经济与内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协调的现象。部分藏族群众由于对经济发展期望值很高,面对这样的现实,难免会产生失望的情绪,加之对社会主义制度理解不够深刻,进而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2、各种现存社会矛盾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经济发展为西藏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所带来的挑战。在少数民族地区,一些社会矛盾被扩大化。比如居民贫富差距增大,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从1991年的1288元扩大至2005年的8411元,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居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经济发展与沿海和内地相比相对落后。在文化教育方面,虽然有三包、免学费、在内地开办西藏班、区外引进高学历教师等政策,但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质量等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卫生方面,医疗设施、老百姓看病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在基层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严重不足。西藏第五次工作会议以来,中央给了西藏很多优惠政策,各省也大力支援西藏,使西藏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青藏铁路开通,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使西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人流、物流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方便了西藏人民群众的生活。但是,各类社会矛盾呈现增长趋势,诸如房地产开发纠纷、资源开发纠纷、医疗纠纷、劳务纠纷等随之出现。由于西藏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维权意识薄弱,法律观念淡漠,导致一部分社会矛盾和纠纷难以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解决,当维权成本过高,维权渠道不畅时,上述纠纷即逐渐演变为社会矛盾。如果社会矛盾不能被及时、有效地化解,则会破坏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甚至引起少数人的过激行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矛盾的存在,削弱了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3、不良思潮的渗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负面影响。大国崛起,使西方国家感受到威胁与震慑,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和制度形成挑战。在信息开放的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为不良思潮的渗入提供了渠道。不良思潮主要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和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近代史中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提出质疑。拜金主义完全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上,忽略集体的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调个人发展。普世主义以人权为借口,一味强调平等、民主、自由,曲解国家的意义与作用。不良思潮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威胁,并严重影响了部分藏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动摇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

4、文化差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藏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着传统差异。藏族人民在语言、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汉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形成了沟通、交流方面的天然障碍,使得部分藏族群众在对国家政策理解方面存在偏颇与不足,直接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藏族文化源远流长,佛教文化是藏族的主流文化,其中藏传佛教在藏族群众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藏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影响着藏族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宗教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一些境外势力以宗教和人权的名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质疑,使藏族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到负面影响。

三、增强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现状和原因分析,在改革进程中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增强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1、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占领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与核心,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首先,必须在领导干部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提升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上层建筑的核心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次,开展基层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藏族群众了解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防止外来思潮对群众思想的干扰和腐蚀,防微杜渐。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互联网的宣传和管理工作,构建健康、开放的网络平台,向藏族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宣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改革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地区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论坛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不正确的言论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打击。通过网络观察网民群体的思想动向,了解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需求,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的放矢。

2、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青藏铁路的开通,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对于西藏的优越性,需要大力发展西藏经济,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西藏人民医疗、教育、居住条件,缩小西藏与内地的经济差距。必须使西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并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青藏高原资源丰沛,民族工业底蕴深厚,在改革进程中,需要融入现代经济理念,引进现代科技,着力发展民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借助西藏自身的资源优势,推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西藏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使西藏与社会主义祖国共同步入经济全球化的舞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保障,只有使西藏地区人民尽快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充分感受现代社会改革浪潮冲击,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才能有效增强藏族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3、加强政治民主,推进民主与法制,深入基层解决人民实际困难。坚定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证改革进程中西藏人民群众的团结、和谐、平等与互助,实现高效的民族区域自治。坚决清除各个部门的腐败现象,加强政府工作的群众监督职能。树立政府威信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加强民主制度宣传等。西藏政府部门在改革中必须以开放的态度,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藏族群众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审慎执法,依法行政,树立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切实维护藏族人民的利益。深入基层解决人民实际困难。比如,设立基层的医疗网点,建设学校,方便偏远地区的儿童入学,有效化解用工矛盾,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合理解决资源占用问题等等。在政府工作过程中宣传党 的政策,维护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4、发挥藏传文化的主观能动性。藏族文化辉煌灿烂、历史悠久,在藏族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藏族人民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感根植于历史传承的藏族文化。如藏传佛教集藏文化、汉文化、印度文化之精华,历史悠久,代代传承,在藏族人民中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好藏族文化的交流工作,对藏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尊重,会增强藏族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在民族文化方面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规定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倡导各族人民政治上团结与合作,相互尊重宗教信仰。因此,需要动员宗教人士力量,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与解读,以时代发展的需求诠释佛教的内涵,提高藏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努力做到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通过各部门领导干部、理论学者的共同努力,全方位地提高藏族群众的思想觉悟和修养,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通过深度剖析藏族文化中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契合点,对群众进行理论指导和心理引导,帮助群众在藏传文化的背景下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归属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提高藏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和重要性,更好地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可以增强藏族人民的凝聚力,维护祖国和西藏的和平与发展,确保西藏人民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与祖国保持经济同步发展。增强藏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需要适应改革进程中的复杂局面和多元化影响因素,从理论宣传、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入手,以开放的心态和国际视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积极占领舆论阵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与法制,弘扬民族文化,提升藏族地区的综合实力,维护西藏的安全、稳定,缩小经济差距,促进文化融合,实现西藏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利昂·P·巴拉昂达.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10年版.

[2]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其对策》《西藏科技》 2011.04.

西藏自治区哲社项目 “增强藏族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及实施路径研究”,批准号 14BKS003,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 “增强藏族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及实施路径研究”  编号ZDCYPY201201 阶段性成果.

Abstract:There i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at socialist ideology identity to safeguarding national and Tibet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ibet .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dentity of socialist ideology has its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ibetan people's socialist ideology identity status, crisis, and reasons, this paper proposed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Tibetan people's recogni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Keywords :Tibet, socialist ideology, identity

猜你喜欢

认同感藏族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神奇瑰丽的西藏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