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源记》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2015-06-05赵莹莹

课外语文·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教学建议综述

赵莹莹

【摘要】《桃花源记》历来被奉为经典之作,我国当代对此文的研究较多见于内容的深入研究以及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桃花源记》的研究做一个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研究《桃花源记》对更好地带动学习有着深远之意。

【关键词】《桃花源记》;研究;综述;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饮酒诗文、田园诗文的先河,现存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两篇。其中《桃花源记》是他的经典名篇,不仅收录在《古文观止》,同时收录在现行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上三个语文教材版本皆是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教材,由此可见,《桃花源记》一文在我国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桃花源记》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界学者对于此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界说,影响较大的有体裁争议、桃花源真实性与寄托乌托邦理想的争议、陶渊明隐逸思想倾向的研究、桃花源人与渔者在诚信上的价值研究。另外,研究最多的是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上的推陈出新。下面就谈谈这篇古文的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一、研究综述

(一)体裁争议

《桃花源记》在体裁上的争议主要是它的文体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的争议。我国古代学者对于“小说”与“散文”不作区分,笼统地用“古文”或“文”来加以概括。另外,鲁迅将《桃花源记》认作杂传类作品。因此,《桃花源记》长期以来被归入“游记类散文”或“传记类散文”。[1]然而近代以来,对于文体争议越来越多。早在1995年萧东海就曾提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而非散文。2011年杨秋荣详细指出,《桃花源记》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志怪小说,并以陶渊明对神异鬼怪之书的浓厚兴趣进行佐证。

(二)真实性与乌托邦理想的争议

彭伊立等人曾就桃花源的真实性进行探讨,分析东晋时代背景下太守、武陵渔、刘子骥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并推断出该地是酉水流域“武陵蛮”生活的地区。[2]反对者认为,桃花源实则是隐逸精神乌托邦,如黄文凯《桃花源记》并诗阐明政治影射和隐逸精神乌托邦的建构。陶渊明渴望“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之境。[3]

(三)隐逸思想倾向研究

数据库最早记录的关于陶渊明隐逸文化思想研究的是2001年邓安生从儒道两家论述陶渊明隐逸文化的根源,隐逸文化哺育了陶渊明,他认为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况味,是陶渊明借助想象希冀改变社会现实,陶渊明个性解放而隐的隐居使他存其身而保其真。另外在黄文凯的论文中也以隐逸精神为主线论述《桃花源记》并诗。[4]

(四)诚信价值研究

桃源人曾请渔人保密,然而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背信弃义,透漏出世俗的丑态,急着向太守邀功请赏,这里陶渊明对渔人是批判的。这类研究代表作者姚永玲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诚信教育对当下学生的影响。[5]

(五)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大同小异,多是一线教师对《桃花源记》的教学思考以及设想。如劳少丽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开始,列出教学目标是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列出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这些老师的教学法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诵读法,该方法的确能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学过程大体是诵读、翻译、复述、品位研读以及拓展延伸。

二、教学建议

(一)划清文体

对于目前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对于《桃花源记》的文体划分是有差异的,或者避而不谈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文的认知。建议学者能就文体体裁达成一致,避免教学中存在的空白区,我个人主张《桃花源记》是散文,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人心不古的鞭挞。

(二)诚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6]就目前网上公布的课堂实录而言,教师对渔人背信弃义行为并没有提及或提及甚少,如金陵中学某老师的教学实录,完全可以用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与渔人“诣太守,说如此”的行径作对比,更进一步显现出桃源人的淳朴、渔人的世俗险恶心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问题设置

问题设计应注重启发性,结合学生阶段性心理认知结构设计问题,避免无效问题。这里举出在精读课文阶段,我设计的三个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学生读过课文可总结出是以渔人的行踪作为线索。2.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这里可以让学生思考桃花源的发现过程,即:“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而知道桃花源是意外发现,桃花源的真实性扑朔迷离。3.桃花源里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桃源人与桃源景)?启发学生从两方面思考、回答,并能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桃花源和现实的强烈对比,揭示出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厌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参考文献

[1]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彭伊立.《桃花源记》并非虚构[J].民族论坛,1994(4).

[3][4]黄文凯.隐逸精神乌托邦:桃花源,重读《桃花源记》并序诗[J].河池学院学报,2009(2).

[5]姚永玲.浅谈《桃花源记》中的诚信教育[J].文理导航,2015(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综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