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2015-06-05陈翠凤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更好地帮助他们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改革语文的阅读教学,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阅读教学改革获得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解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缺乏创新性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大多已陷入了程式化的境地,缺乏创新性。有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繁琐的分析,把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肢解”成若干个零碎的片段,让学生去记忆一些琐碎的知识点和抽象符号。试想,这样的教学过程,新课标所要求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咀嚼文字、品味语言、领悟情感的教学目标不就难以达成了吗?此外,长期进行如此程式化的教学会大大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削弱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缺乏实质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合理的范围内搭配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但如果过泛、过滥,只重视形式化的教学,而忽视教学的内容和实质,则会适得其反。但纵观当今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的教师在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却陷入了一种狂热的“迷恋”,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时尚和标准来追求,也有部分专家和教研人员把是否运用多媒体手段作为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标准之一,这是一个需要积极纠正的认识和实践误区。
(三)阅读教学缺乏生成性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严格遵照备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教案的规定“动作”,用教材、教案预设一统课堂,一统学生的思维。但课堂不应是静止不动的场所,而是充满变化和生成。而生成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尊重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两两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唯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重要的。因而重视不同学生的人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基础上,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更好地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感动、感悟。
执教《鹤群》一文,在进行学生分享阅读感受的教学环节时,学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有的从思想内容上强调要向鹤群学习它们的团队精神,有的从进化论的角度强调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有的从精彩片段的描写中强调了作者的语言魅 力……。上述这些不同理解,是基于学生在自身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教师应该要给予尊重和肯定。
(二)拓展阅读内容,增强教学实效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尽可能扩张阅读的时空,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如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好有关这篇文章的相关预习工作,预览文本,搜集信息,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知识,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利用拓展材料突破文章教学的难点、疑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习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整合,从而较为准确而深入地理解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不应戛然而止,而应趁着学生意犹未尽之时乘胜追击,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增强教学实效。
执教《藤野先生》一文,在教学前,预先给学生布置了相关的学习任务:(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搜集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及其作品。(2)试对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客观的评价。在教学进行时,由于有了前期的预习铺垫,学生在此分享环节时,有的从鲁迅先生的家境谈起,赞叹他刻苦的求学精神;有的从他弃医从文谈起,敬仰他在黑暗中探索救国救民的勇气……阅读教学结束后,向学生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祝福》《狂人日记》等,如此一来,学生对鲁迅先生会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并从心底里真切地萌发出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热爱、敬佩之情。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生成性教学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预设生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相关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在教学导入、教学环节承转的环节,还可以是学生可能出现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关键环节等。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背景素材(文本、图 片、音乐等)的提供、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置等,创设类型多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想象,在探究和互动交流中学习和提高。
在执教《三峡》一文,看到学生对学习本文的兴致不高,为了让学生准确了解把握三峡山水的景物特征描写方法,进而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导入中临时生成了一个“导游体验”的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参考导游词范例,写一段情文并茂的三峡导游词。
阅读能力是一个学生日后走上社会的立身立命之本,是所有谋生能力的根基。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实施灵活、科学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拓展阅读内容,增强教学实效,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生成性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陈翠凤,女,1978年生,云浮市罗定市黎少中学,中学语文一级。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