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3—15世纪英国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2015-06-05宋岷源
宋岷源
摘 要: 英语发展到今天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历时演变。13—15世纪是英语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期间英语经历了由卑微到兴盛再到普及壮大这一发展轨迹。与之相反的,作为上层语言的法语和拉丁语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却由盛而衰,并逐渐被淘汰。三种语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与当时英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值得一探究竟。本文将影响语言发展的13-15世纪的英国历史因素做出梳理,找出影响英语语言命运的关键因素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 英国 英语 影响因素
引言
如今英国是指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王国。但中古英语时期的英国和今天的英国概念大不相同。当时的英国主要就是英格兰地区。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主要是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他们把来自日耳曼语系的英语带入这一地区,使英语成为当时英国的主要语言。按照历史划分方法,公元13—15世纪在历史上处于英国社会发展的中世纪,语言发展的中古英语时期。对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时期的划分,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虽然年份划分不同,但都包含13—15世纪这一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是英语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影响英语语言发展的事件。不同的划分年份背后对应的都是是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一个事件就能造成对语言划分阶段的不同分界点。本文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这一时期英国发生的中大事件做出梳理,找出影响英语发展的关键因素。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交际工具。人类利用语言相互交流对于自然的各种认识,社会阅历与经验。那么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第一时间地反映在语言中。13—15世纪是英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三百年时间是英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英国上下的重大事件。诺曼底王朝建立以后,发展到13世纪,封建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发展相对稳定。至15世纪的这三百年时间里,英国社会的语言文化深受社会发展因素的冲击,一度曾经占据上层地位的法语和拉丁语逐步衰微。最受歧视的,只有下层的普通大众讲的最低贱的英语淘汰了法语和拉丁语,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成为英国的上至官方下至平民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由弱势转为强势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探索。本文将从社会因素、语言因素和传播载体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在中古英语时期13—15世纪发生的对英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1.社会因素
1.1民族融合及社会发展为英语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诺曼人用武力征服英格兰人之后,威廉一世及其后继统治者都保留了英国原来的习俗,没有要求统一语言。当权的统治者们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在统治时期尤其加强对王室贵族的监督、控制,注意削弱大贵族的实力。为了与旧有势力抗衡,王室还特别扶植英国当地的新贵族,大力发展封建经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国家政治局面安定,各民族融合发展,经济文化也空前繁荣,为英语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能。此后的四百年时间里,原有的撒克逊人不再把统治阶级的法国人当做入侵者。基督教在建教之初就主要以拉丁语的形式传播。随着其在英国的发展传播,拉丁语也成为英国语言的一大分支。因此,此时的英国,法语、英语、拉丁语三语并存。大量法语外来词及拉丁语融入英语词汇之中。
1.2英国民族意识觉醒是英语发展壮大的直接原因。
13世纪之初,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失地王”约翰失去了其在法国的领地,诺曼贵族也跟着失去了在法国的领地。他们没有条件返回法国只能待在英国,这减少了王室和贵族使用法语的机会。同时英法两国之间摩擦不断,两国关系逐渐疏远,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陆陆续续为争夺领地进行了将近百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民众在当时的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到1377年在位)的影响下,仇法情绪上升,民族情绪爆发。在仇视法国的民族情绪背景下,法国在英国的影响力变小了。这是法语在英国开始走向衰败,英语发展壮大的直接原因。在上层社会中甚至出现了“英国人的英语”的口号[1]。法语地位直线下降,人民开始普遍认为讲英语就是爱国的标志,这无疑极大加快了英语战胜法语的速度。
1.3上层阶级对英语的承认。
1215年贵族迫使失地国王约翰签下了《大宪章》并召开了议会,开始对国王的权利进行约束。13世纪工商业得到极大发展,商人、自由农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13世纪中叶的时候作为中产阶级也进入议会。当时的贵族为了对抗王权,必须寻求他们的支持,这些介于贵族和贫民间富有的阶层都是操英语者。这无疑增加了这些贵族使用英语的机会。特别是14世纪末英国形成了上下两院制,下议院主要是平民代表,他们在立法、税收及军费开支等核心领域都有发言权。1362年英国议会开始使用英语召开会议。同年,英语被宣布为法律上和法庭中的通用语。1363年,上院大法官在议会开幕式上用英语致辞,从此开启了重要先例。以后民间开始使用英语起草法律文件[2],这无疑为英语官方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382年牛津大学的教授把《圣经》译成英语,并提倡用英语做礼拜,英语地位进一步提升。1399年,亨利四世用英语发表继承王位演说,英语得到官方承认。
1.4黑死病导致的人口下降、劳动力缺乏,无形中提高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地位。
1348年,英国南部爆发了瘟疫,又称“黑死病”。此后百余年间,黑死病逐渐向英国全国蔓延频繁爆发,造成了惊人的死亡率,牛津城一地大约有43%的人死去[3]。全国的教区教士的死亡率最高,其中维卡姆伯堂区的传教人士死亡率达到惊人的60%,全国教士的平均死亡率接近45%[4]。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经常会接触死者或濒死的鼠疫感染者,染病的机会更多。教士的死亡率高于总人口的死亡率。这无形当中削弱了拉丁语在英国的影响力。黑死病造成英国的人口急剧下降,人口发展长期停滞,直到15世纪人口才慢慢开始增长恢复。黑死病固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它也打破了旧有的社会秩序,重新调整了农业与畜牧业的经济布局,人民不再依附于封建主而生存,有了自主择业的机会。这无疑使劳动人民的地位上升,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上层阶级逐渐不排斥学习英语。
2.传播载体因素
2.1印刷术的引进。
1476年,英国出版商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现代印刷术由德国引入英国,在伦敦创办了第一家印刷厂,并开始印制英文书籍。书籍是语言词汇的载体。卡克斯顿的现代印刷术,促进了语言知识在人民大众间的传播。1999年英国的广播公司BBC曾让听众评选100位千年来的英国名人,卡克斯顿打败了牛顿、达尔文而仅仅排在莎士比亚和丘吉尔之后,位列第三,可见他对英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非同一般,因此卡克斯顿还被誉为“英国文学繁荣的助产士”。印刷术是向社会大众普及英语的巨大推手,还带动了英语标准化的发展,加快了其向现代英语的转变。
2.2大文学家杰佛里·乔叟(Jeferi Josour)对英语的推动。
杰佛里·乔叟(1342-1400)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之前英国最杰出的作家和诗人。他被誉为是“现代英语之父”[5]。他的诗堪称中世纪文学中最精美的诗体传奇。他有志于提高英语的地位,其作品大都是用英语写成的,而且他在其英语作品中引用了很多法语和拉丁语,但是没有替代原来的英语,英语的同义词就变得丰富起来。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和诗歌是也是印刷商卡克斯顿的第一批印刷品之一,受到极大欢迎,被人们广泛传阅。
2.3世俗化喜剧的发展。
英国教会一直有排演宗教剧的传统,但是到了14世纪中期,城市间有了民间的舞台演出,他们在大街上、广场上等地巡回演出,用英语台词取代了原来宗教剧的拉丁语唱白。这些戏剧发展迅速,后来传遍全国,遍布乡镇村庄。民间戏剧的发展,孕育新的民族文化。拉丁语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了,促使英语语言和词汇也在社会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极大地提高了英语在社会中的地位。
3.语言因素
3.1英语语言语法系统简单,易于掌握。
古英语的名词有数和格之分;格分为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加上数的单数、复数。一个名词加起来就有8种变化形式。形容词也有性、数、格、和人称的屈折形式。在13世纪法国人统治之后,英语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没有文绉绉的书面语或官方要求的绑缚,劳动人民为了更简单、更直接地交流,把英语一些繁琐的属性去掉了。比如名词格的变化基本消失了,只保留了名词复数的-(e)s或en的两种词尾形式。形容词也失去了的屈折形式,名词也失去了阴性、阳性之分,词尾变化更趋于简单,英语单词的拼写趋于固定,语法规则更是极大简化。在此基础上,英语兼收并蓄,发展壮大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国际语言。
3.2词汇的变化灵活。
英语吸收了数目惊人的外来语,英语常用词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来语。这时期的英国的普通大众吸收了大量的法语、拉丁语等外来语进入英语。英语的构词手段灵活,英语构词法有合成、派生、混合、转化、揭短等方法。当然,更多的词汇是“拿来主义”,英语的同义词最丰富,用法极其灵活。
总之,13-15世纪复杂动荡的英国社会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化直接表现在语言的演变上,这一时期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贵族的身份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基础开始向商业贸易转变,作为工商业界的平民阶层也有机会进入议会阶层成为新生力量。所有的一切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用于沟通的语言。曾经是贵族的象征的法语走向没落,教会通用语的拉丁语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曾经低贱的英语得到充分发展壮大,词汇日益丰富,语法体系趋于完整而简练。1489年英国议会停止使用法语,法语彻底走出了英国官方的舞台。1509年亨利八世登基正式宣布英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
参考文献:
[1][2]J.A.Sheard, The Words We Use, London: Andre Deutsch,1954:210,215.
[3]Philip Ziegler, the Blacke Death, London, 1969:171.
[4]M.M.Postan, The Medieval Economy and Society, Cambridge Vol.1,1975:41-43.
[5]杨克彦.简析英语发展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