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农广校: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2015-06-05卫亮
卫亮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清区分校成立于1981年,2002年加挂“济南市长清区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现为处级全额公益事业单位。建校35年来,长清区农广校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扬农口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培养中专以上学历人才15000余人次,常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近10年长清区农广校承担农民教育培训项目60余项,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等实用技术培训班700余期,培训农民群众50000余人次,传播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40余项,极大地提升了全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长清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近年来,长清区农广校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先后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被济南市农业局评为“农业广播教育先进单位”;2011—2013年连续三年被山东省农广校评为“全日制中职办学先进教学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先进单位”;2014年被省、市农广校评为“优胜学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推广项目被评为“济南市长清区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长清区农广校被区委、区政府领导称为“小单位,大作为”。
一、突出重点,开展三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工程。2013年,长清区被确定为山东省三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区”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余名;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工程县(区)。长清区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开展“田间课堂”培训80余期。2014年,长清区农广校在省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举办了为期45天的经营管理型培训班和生产技能型培训班,全区35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参加了培训。张夏镇学员亓明贵接到培训通知,从青岛千里赶回长清参加培训。两年来,长清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50人,认定307人,位居全市首位。
(二)开展中等职业教育。2011—2013年长清区农广校连续三年业余中职招生突破200人,其中2013年业余中专注册320余人,位居全省县(区)校第一位。长清区农广校大胆尝试,2010年举办了济南市农广校首批全日制中职班,2012年举办了济南市农广校首批送教下乡业余中职班,五年共招收培养中专学员550余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农广校全日制中职办学先进教学点”。中职班的开办,也给当地群众增收带来效益。2010级学员万克敏是万源蔬菜生产合作社理事长,通过参加中职班学习,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蔬菜种植核心区由原来的600余亩扩展到1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种植蔬菜面积2000余亩,2014年合作社实现了销售收入800万元,销售利润160万元,盈余返还近40万元,合作社人均收入万元以上。万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济南市现代农业“十大特色品牌基地”。万德镇坡里庄村茶叶专业中职班52名学员将学习到的技术运用到生产中,茶园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效益也越来越好。
(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农民点菜,专家下厨”,为农民群众烹制农村实用技术这道大餐。一是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推行菜单式培训,两年来举办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0000余人。二是在2014年相继与文昌街道办事处、五峰山街道办事处、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区旅游局等街镇、部门联合开展50余期农民培训班,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三是2014年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四期,圆满完成200人培训任务。四是邀请省、市校在长清区开展了十几期送教下乡培训班,培训农民1600余人次。五是开展“空中课堂”建设。长清区广播电视台开办了“农业空中大讲堂”和“农业风采”栏目。每年播出农业专题讲座150期,传播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知识50余项,农民听众达40余万人次。六是为孝里镇马岭村、张夏镇宋庄村等全区12个村庄建起了农民科技书屋。
二、特色立校,体系与教师队伍共建
(一)狠抓体系建设。完善的办学体系是长清区农广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建校30多年来,农广校不断探索实践,摸索了一套适合长清当地实际的三级办学体制。一是区级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目前,长清区农广校拥有独立的办公区域。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齐全,固定资产达50余万元,保证了教学需要。2013年多方筹资10万余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维修,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培训环境。二是向下延伸,逐步健全壮大街镇农广校,积极开展“五有”建设,推动街镇农广校发展。“五有”建设即:有人,每个街镇都配备一名以上专兼职农广校校长;有地,街镇农广校办公场所相对固定、独立;有职,街镇农广校校长均享受街镇部门正职、实职待遇;有权,街镇农广校在工作中直接向所在街镇分管领导汇报请示工作;有事,街镇农广校每年必须承担相应的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三是在有条件的村庄(社区)建立了“长清区农广校科技服务站”。目前长清区农广校在全区建立村级科技服务站点100个,建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0余个,进一步扩展了农广校办学体系,壮大教育培训队伍。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是长清区农广校第二个办学特色。一是狠抓专职教师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农广校对专职办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深造,鼓励在职的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打造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双肩挑”的“双师型”干部队伍。长清区农广校现有编制内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有国家创业培训师2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7人。陈洪常、靳伟祥老师入选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师资库;多人荣获省、市“教学能手”称号、“全日制中职办学优秀班主任”称号。二是狠抓兼职教师队伍。按照“人才对路、专业对口、质量过硬”的原则,确定兼职教师的需求量和专业结构,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高水平教师、农村能工巧匠、农村土专家等充实到农广校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建立涵盖农、林、水、机、畜、菜等方面60余人的农民教育培训专家导师团。
三、文明建校,打造优质学校文化
(一)提升宣传工作水平。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把农广校打造成农民教育培训行业的金字招牌,除了要把工作做实干好,还要树立农广校服务品牌。为此,长清区农广校制定了《信息宣传工作方案》。2013年以来,学校共在《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山东省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网、《济南日报》、《齐鲁晚报今日长清》、《长清报》及长清电台、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发表稿件200余件,300余篇次。
(二)提升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长清区农广校虽然人不多,但作为独立的党组,党员占到干部职工的90%。为此长清区农广校十分重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载体,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整治教育,转作风、提素质、树形象,打造廉洁从教、务实工作、为民服务的农广校。二是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文明科室评比、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种形式的争创活动。长清区农广校多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成为2014年全区8个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之一。三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促进干部职工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培养高尚情操、高雅情趣。2014年,农广校被长清区委、区政府评为“四德工程建设示范点”。
(三)提升制度建设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二是加强教育教学和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班管理办法》、《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制度建设。制定了《长清区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跟踪服务制度》,通过电话回访、召开座谈会、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创业培训学员、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一对一“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
2015年1月,在长清区农广校系统工作会议上,济南市农广校朱利校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班子好、体系全、顺大势、大发展;能打铁、自身硬、有典型、求创新”36个字总结了长清区农广校工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的取得属于过去,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持续重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任重而道远。只要农广人不懈地努力,农广教育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清区分校 卫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