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原型论视角的“道”的英译
2015-06-05刘孔喜杨炳钧
刘孔喜杨炳钧
(1.湖北民族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445000;2.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翻译原型论视角的“道”的英译
刘孔喜1杨炳钧2
(1.湖北民族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445000;2.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基于家族相似性的翻译原型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翻译原型的整合性和翻译样例的无限拓展,主要思路是从翻译原型范畴观来探讨翻译定义、翻译原则和翻译标准等翻译本体问题。在寻求文献理论依据的同时,翻译原型论系列研究尝试实施《道德经》首章首句“道”的英译问卷调查实证研究,通过调查译界专家学者对若干译文的评价来验证翻译原型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译界学者的翻译批评视角与翻译原型论视角下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样例观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印证。
翻译原型论;实证研究;翻译标准;翻译样例
引言
自2004年初步提出翻译原型论,在思考、提出和论证翻译原型论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者分别从哲学、认知心理学、翻译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不断寻求理论依据来逐步丰富翻译原型论的构建。[1][2][3][4]理论阐述表明,翻译原型的形成取决于翻译样例的整合,某些原语样例或译入语样例先入为主地进入了读者和译者视野,甚至有些样例会成为不太容易改变的样例,因为有代表性的样例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具有刻板性。[1][3]为使研究更完善,尽可能避免偏颇,进一步扩大翻译原型论研究的影响,寻求更多更权威的启示和依据,本研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问卷调查和访谈国内外翻译研究领域学术造诣深厚的翻译专家和《道德经》译者对《道德经》有关翻译的评判,重点分析译文本的接受状况,从专家的角度验证翻译原型论的有关思想,发现不足。用问卷调查的途径来验证翻译理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最早有姜秋霞、张柏然对文学翻译“等值论”和“再创造论”的一项调查和分析。[5]胡庚申在提出生态翻译学的初始阶段,也曾尝试进行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研究。[6]这两项研究均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1 实证调查方法与步骤
1.1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是,通过作为专家学者的读者对《道德经》通行本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英译以及“道”的英译的评价性调查,从中了解这些专家的观点态度,分析把握译者的翻译取向与读者的接受取向,进一步验证翻译原型论的有关思想并发现不足,以此探讨翻译原型论的现实理据。
1.2研究问题
本调查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专家型读者对“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名词“道”的英译如何评判?
(2)专家型读者自己如何翻译“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含名词的“道”以及动词的“道”)?
(3)专家型读者的翻译观及其对《道德经》译文的翻译批评标准是什么?
1.3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为国内外翻译界知名学者、教授,包括少量翻译学方向的博士与博士后。这些学者或是注重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或是立足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或是熟悉哲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是典籍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或本人就曾翻译出版过《道德经》英译本,或是发表出版过《道德经》翻译的研究论文或论著。
为方便操作,调查问卷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和回收,调查数据真实、可查询,且便于保存。因通讯信息收集不够,加之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受访谈的学者几乎都是中国学者。调查历时大约一年,向国内外翻译界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发出了近百份调查问卷,收到有效回复43份。
此外,受专家空闲时间少等条件限制,设计中尽量压缩问卷容量,减少问题,所以笔者归纳出12个“道”的英译词(如Dao、Tao),然后请专家直接给该译文打分。打分之后向专家提一个问题。这样,该问卷属于复合设计,包括一个开放式问题和一个封闭式问题。
1.4研究材料
由于以全译本为材料进行调查难以操作,本研究选取《道德经》通行本首章首句中“道”的英译为材料。又鉴于研究对象均为翻译界知名学者,调查问卷制定得更简洁,没有做任何解释和文献提示,一是缩短翻译学者们在问卷上的时间花费,二是更好更真实地考察翻译学者如何根据自己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经验来做出翻译批评及翻译选择。问卷中第1题需要对“道”的12个英译词打分评价,这12个英译词是从100个《道德经》通行本首章首句英译中归纳而来,选取译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前12个英译词来做评价对象。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2.1问卷回收情况
调查共收到有效回复43份。在这里我们要对所有回复邮件的学者表示由衷的谢意与敬意!这其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一辈学者,有经历生死考验大病初愈的学者,有工作繁忙身兼数职的学者。无一例外,他们都本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回答问卷,支持和鼓励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在对专家回复的统计与整理中发现,共有9位学者回复邮件但未回答问卷问题,各自说明了原因。这9个问卷在统计时没有计算,但意义重大。他们没有回答问卷的原因包括以下六类:(1)受试为非英语专业研究者;(2)对《道德经》没有研究;(3)不认为翻译的质量可以通过这样的问卷进行评判;(4)译文无从比较;(5)打分缺少理据;(6)从事翻译实践,不对其他译者译文做评价。
其实,这些学者的不回答本身也是一种回答,表现出了他们对待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的学术态度,更有利于我们反思。其中,有学者“不认为翻译的质量可以通过这样的问卷进行评判”,从一个方面印证了翻译这个活动的复杂性。
根据原型论基本思想,“好”与“坏”标准本身是权宜之计。语言内层面就已经涉及很多方面,语言外的因素更难以穷尽,译者和读者就在不断寻找最佳样例和选择样例。“译文质量不可以通过这样的问卷进行评判”或“译文无从比较”,都间接说明判断原型最佳样例需要有特定的标准。原型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家族相似性结构,它们的语义结构中意义交叉重叠,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用来定义原型范畴。
对于“道”这样的古典哲学概念,翻译选择太多,翻译标准也并不清晰,“道”的意义便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扩展的、边界模糊的范畴。译者和读者总是围绕着一个动态的原作原型和译作原型,试图在“模糊”中寻找一个相对清晰的范畴。而不同的读者是否认为有翻译原型范畴存在,是否找到能够划分范畴成员的标准,则在于认知参照点的差异。不打分,即是原型范畴不确定,没有找到认知参照点的反映。
2.2专家评分结果及分析
在37份明确回答问卷所提问题的邮件中,统计发现仅有19位学者明确对现有的“道”的英译词进行评价打分,这其中又有4位学者只对“Dao”,“Tao”或者“Way”打分,对其他英译词均不作评价,不打分。因访谈学者中直接打分的人数较少,不采用统计工具,只需做粗略统计和描述。打分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翻译专家对“道”的英译评分详情
从表1可见,除providence无人给予最高分5分外,其余11个均有学者给出最高分。得分情况体现了不同学者的翻译标准。其中,下列情况需特别关注。
第一,“Dao”得到6人的最高分评价,也受到6人的最低分评价,总数均占受试人数的最多数,这表明“Dao”这个译法争议最大。
第二,除了打分这个环节,针对问卷第二题“如何翻译‘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专家们提出的译法差异大,赞成以“Dao”译“道”的很多,不认可这个译法的也很多。这与上述第一种情况呼应。
第三,对God这个译法的评判很激烈,多数专家对这个译法普遍评价不好,更有两位学者直接给出0分,彻底否定这个译法。
第四,用way来译“道”所获得的评价情况较好,这是惟一一个没有人打最低分的译法,没有直接打分的学者中,有3位表达了可接受way这个译法。这表明这个词受肯定程度较高,笔者曾讨论过关于way译作“道”的理据,[7]该结果也可看作一个重要证据。
表2 翻译专家对“道”的英译评分频次
从表2可以看出,得1分的频次与得4分的频 次较低(2.67及2.42),得2分的频次最高(3.25)。这说明,总体上看,多数专家对现有的译法普遍不大满意。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专家对译文给予最高分5分的总体频次与得3分的总频次相当。这又说明一个道理,某些译法在一些专家看来具备了最佳样例的条件。
如果要初步计算各个样例的平均得分值,也就是说要计算所有参与评分的专家的总体认可情况,那么可以采取得分分数累加并除以12的方式考察,求得每个译法的平均得分值(如表3所示)。
表3 专家评分分数累加结果及各译法平均得分
从表3不难看出,两个译法的平均得分最低,即God(2.75)与Providence(2.83)。虽然不少专家看好Tao或Dao,但从平均得分值的高低来看,最高的是Reason(5.25),而Nature与Tao(Tau)的平均得分相当(4.33)。这说明,从交叉重叠的角度看,最显著的是Reason。这意味着如果把Reason当作最佳样例,应该能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其次才是Nature,然后是Way。相反,平均得分较低的不太可能在这些专家当中被当作较好的样例,更不可能是最佳样例。这12个译法中,参与邮件访谈的专家对它们的认可度从高到低前三名与从低到高的前三名分别如下:
从高到低:
Reason>>>Tao(Tau)/Nature>>>Way
从低到高:
God<<<Providence<<<Infinity总之,上述结果分析,体现了专家学者对“道”的英译词评价观点:(1)无论是作为译者还是作为读者,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并没有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单个核心概念“道”的英译评判有一致意见。(2)他们自己的译文和对他人的译法的评判结果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5分最高分和1分最低分分布在所有译本上,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并印证了翻译译本的样例观,任何译文都只是译作样例之一,有优秀与普通之分,但并没有什么定本。(4)对同一译本打5分的人数没有达到10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没有大家心目中共同认可的“完美译作”,译本的“家族成员”关系相对较平等,各译本具备的“家族相似性”特征相差不大,没有哪一个译本具备所有的共性“成员特征”。
这些专家学者即使不了解翻译原型论的有关思想和概念,但在实际的翻译评判中还是与翻译原型论中有关样例的论述相吻合。译者的主体性、原作意义的开放性对翻译活动有巨大的影响力,翻译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同理,翻译批评也受类似因素影响。各翻译样例具有家族相似性关系,呈阶梯式分布。
2.3专家关于“道”的翻译
在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中,共有27位专家回答了问卷中的第二个问题,即:专家自己如何翻译“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这些专家大多数发表了看法,明确给出自己的译法。具体情况概述如下。
第一,将“道”英译为Dao或Tao的有19人,相对比较集中,占回复问卷中回答第二个问题的专家的70.4%,略超7成。而问卷所采用的100个随机选取的《道德经》译本中,以Tao译“道”的达到57人,占57%,近6成。这说明,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译者,大多数倾向于用Tao或Dao来译“道”。中国学者(本问卷仅有少数国外学者参与)与外国学者(问卷涉及的100个译本的译者仅有个别中国学者)相比,更倾向于以Tao或Dao来译“道”。
第二,主张译为way的有4人,其中包括任教于台湾辅仁大学的英国学者雷敦和教授(Edmund Ryden)。这个译法与100个《道德经》英译本中所统计到的情况一致,“way”这个译法是除Dao或Tao外最受学者欢迎的,尤其受到西方学者的欢迎。
第三,主张译为law的有2人,其中刘宓庆译为“natural law”,卓振英译为“ultimate law”,还有2人明确表达了不赞成音译的观点,但没有提供译法。
3 分析与讨论
以Dao或Tao译“道”在现有译本中似乎可以当作优秀译作样例,但在有关《道德经》的思想在英语世界广为流传之前,这个译法恐怕还不能算翻译。这也是有学者明确反对音译的原因。有一些专家在答复问卷时阐发了对此类相关问题的翻译观,不仅是对“道”的翻译,对文化典籍翻译甚至整个翻译研究都有启发意义。以下略举几个。
刘宓庆认为:“‘道’如果是老子说的,就指自然规律。natural laws/(the)laws of the nature/the law of all nature(万事万物的规律)等等都符合老庄的原意。但儒家的‘道’是孔孟之道,主要指儒家的教义(Confucian doctrines)、主张(Conf.ideal)、信仰(Conf.belief)等等。儒家的‘道’比道家的‘道’涵义窄一些。法家的‘道’指他们(韩非、告子、商鞅)立志要实行的法制、法理、法规等等。所以你要看是谁在说。”刘宓庆还特别说明:“道家老子的意思是说,永恒的自然规律是不可以用语言来陈述得清楚、完备的,如果可以用语言来陈述得清楚完备,那就不能说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了。比如宇宙的起源人类到现在为止就说不清,人类连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都说不清呢。第二个‘道’字是动词,就是‘说清楚’。第一个‘道’字可以译为‘natural law(s)’,第二个‘道’的英语可以用‘make(out)a clear account’,当然也可以用形容词accountable(可以解释清楚的)。”
这说明,典籍翻译中务必要先对研究对象有清晰的定位,定位分明才有理可循。在第二次回复中,刘宓庆明确问题,专谈道家老子的“道”的概念。刘宓庆没有直接选择音译,而是从语言哲学观和宇宙观来挖掘分析“道”的丰富涵义,并给出相对应的英译词natural law(s),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中西对话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传播、交流我国的思想文化?
音译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意译效果又如何呢,杨晓荣在回复问卷的邮件中也给出了具体的观点:“关于名词的‘道’:首先,我不会用音译。音译不解决问题,因为还要跟上一大堆解释,译了等于不译。也许今后它的音译会被英语世界接受,但在此之前,至少我不用。其次,‘道’的含义很深,很丰富,译文至少不能把它的含义限得太窄。表中有些译法反映了对它的从某个侧面的理解,但仅仅是某个侧面而已。第三,‘道’是个常用字,正因其常用,才显出平凡中的不平凡。所以,它的译词也不宜太冷僻。关于动词的‘道’:不难理解,按常规即是。”
杨晓荣的上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翻译原型论中我们所倡导的观点。首先,音译是否被接受,关键在于音译在多大程度上具备了有关外界条件,成为这个翻译范畴中的参照点而受到绝大部分译者、绝大多数读者的认识与认可。其次,翻译总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尽可能穷尽原作样例与译作样例,以期达到最佳样例的整合,当前的任何译法,只能看做“某个侧面而已”,只能视为翻译样例之一。
对于“God”这样的翻译样例,中国学者又如何看待呢?表2里已显示,对《道德经》翻译有过深入研究的两位学者潘文国和林巍不约而同地对“God”这个译法打0分,且0分这个分数段本问卷中并没有设计。这表明,这些学者对“God”这样的翻译样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包括擅长哲学途径进行翻译研究的吕俊也持相似观点。邮件中,吕俊回复说:“……你的问题我只能说tao是最好的。dao是现代汉语拼音,西方已接受威妥玛式拼音了。God是最糟的。因为老子的东西用西方的上帝来译是荒唐的。way也是受圣经影响,但可接受。”
经辅仁大学杨承淑引介,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惟一一位西方学者、台湾辅仁大学的英国学者雷敦和(Edmund Ryden)详细回复了邮件,还提供了他自己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译本中的译法:
Of ways you may speak,
but not thePerennial Way;
By names you may name,
but not the Perennial Name.
雷敦和在邮件中提出关于“道”的翻译的三种可能性①雷敦和回复的邮件用的是繁体字,这里改用简体字。由于雷敦和的表述方式受台湾地区的汉语影响大,有些表述与普通话不太一样,所以在保留邮件所有意思的前提下表述上有个别调整。:(1)不翻译,只用拼音Dao或Tao;(2)翻译为对方的类似哲学概念,如Principle和God等;(3)翻译为对方的普通名词,如Way。第一种译法的好处是读者看不懂,因此无法将自己的概念放进去;坏处是读者完全看不懂,除非已经了解中国哲学。还有,所选择的拼音是今天的中文,在战国时代,本字不读Dao。第二种译法的好处是帮助读者将中国的概念与自己熟悉的概念加以结合;毛病是读者可能认为中国的概念与自己熟悉的概念意思差不多。第三种译法避免了上述两种方式的问题。不过,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必须加注说明。
作为《道德经》英译者之一,雷敦和的翻译观点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他的观点与上述多位中国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证明在诸多方面中西翻译研究的学理一致性。这些观点与方法,印证了翻译原型论中原型具有先入为主性、整合性等特性。与中国学者的基本看法相似,文化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什么样的翻译最能优先进入译者和读者的视野。
德里达通过拿《威尼斯商人》中翻译为例说明翻译对等的困难,例如剧中season可以翻译成“减缓”,也可以是“加佐料”“调剂”的意思,与“慈悲”搭配的是“救赎”“拯救”“缓解”“补偿”等,德里达通过分析这些词义以提醒人们,习以为常的“确切的翻译”可能是不正确的,甚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8]273西方的“God”与中国的“道”确有相通之处,但应该是“和而不同”,与“道”的意义原型范畴有交集,但又不能成为其范畴内典型成员。
反之,“道”的众多英译如Nature,Direction,Road,Spirit,Principle,Providence,Ineffable,Finite等,虽不能详尽地传达“道”的意义,但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与“道”的涵义显现出家族相似性,均属于其原型范畴成员,当然也就不宜以传统的二元对立的翻译标准对其中任何一个加以全盘否定。问卷调查中,多位学者表达了在音译之外加注的方式来丰富、弥补Dao与Tao的涵义,这就是对原型样例拓展,目的是最终达到原型样例的整合。
4 结语
根据翻译原型论,翻译活动是追求原语最佳样例和目的语最佳样例间最大程度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范畴内成员(译作)呈家族相似性交叉重叠,每一个译作都成为最终整合形成译作原型的样例之一。参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学者们阐释的翻译观,从不同角度印证了这一点。对于《道德经》的翻译,语言、哲学、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结合,必然是“言不尽意”,翻译原型具有拓展性而无法在特定时空内确定,但翻译样例的产生又始终围绕翻译原型而产生。问卷调查中,因参与者多为中国学者,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本土文化的需求,优先进入视野的无疑是音译(加注)译法。这也符合原型认知的先入为主性和刻板性等特性。此外,本研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访谈,启示我们亟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中华经典外译的必要条件,也体现了专家问卷调查访谈的学术价值。
[1]杨炳钧.翻译原型论[J].外国语言文字研究,2004(4):106-111.
[2]杨炳钧.归结与原型:回归翻译本体[J].英语研究,2010(1):42-49.
[3]杨炳钧.翻译的原型论取向——以“道”的一百个英译为样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11-12):23-28.
[4]杨炳钧.翻译原型论的系统功能框架[J].山东外语教学,2012(4):17-23.
[5]姜秋霞,张柏然.是等值还是再创造——对文学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53-56.
[6]胡庚申.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40-44.
[7]刘孔喜.翻译原型论视角的老子哲学术语英译研究——以名词“道”译作way的理据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5(1):102-107.
[8]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Translations of"Dao"from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Liu Kongxi1Yang Bingjun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Hubei 445000;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The Prototyp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ighlights the integral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prototype and its translation exemplars w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translation definition,principle and criteria in light of Wittgensteinian 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science.Among the series of pertinent studies on Prototype Approach,its explanatory power and operability can be verified through theoretical studies in combination with case studies of translations of"Dao"in Daodejing.The present study seeks theoretical evidence of Prototype Approach from exper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ng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finding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resent perspective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translation exemplars within the Wittgensteinian Prototyp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Prototyp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case study;translation criterion;exemplar
H315.9
A
1008-293X(2015)05-0066-07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5.05.13
2015-07-26
刘孔喜(1981-),男,湖北黄冈人,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杨炳钧(1970-),男,云南大理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