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05

医疗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胫骨钢板膝关节

江 昆

(眉山市青神康达骨科医院,四川眉山620460)

·论 著·

胫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江 昆

(眉山市青神康达骨科医院,四川眉山620460)

目的:分析胫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用于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P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解剖钢板治疗患者46例,纳入解剖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74例,纳入锁定钢板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SS评分低于解剖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锁定钢板组术中用药率、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解剖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Ⅰ-Ⅲ型TPH拥有比较优势,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患者康复更迅速,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解剖钢板;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身骨折的1%,好发于老年人群,约占老年全身骨折的8%~10%,近年来因社会环境的变化,TPF发病率有所上升,且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1]。TPF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常累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整复难度大、内固定不稳定,并发症状发生风险相对较高,预后影响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分型、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是当前治疗TPF的常用内固定方法,其中解剖钢板属切开复位内固定,创伤大,可致骨折断端血运不佳,骨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飞速发展,使骨折治疗有了质的飞跃,已有大量报道证实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TPF疗效更好。但关于锁定钢板在Ⅰ-Ⅲ型TPH内固定治疗中是否也有明显比较优势尚无定论,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探讨。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TPF骨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有直接创伤史并出现膝关节病理症状,辅助检查见骨折线;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④年龄18~75岁;⑤为合并原发性功能障碍;⑥未合并其他类型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心力衰竭等;⑦符合手术治疗指征。采用解剖钢板治疗患者46例,纳入解剖钢板组,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23~71岁、平均(38.4±10.7)岁,左侧22例、右侧22例、双侧2例。Schatzker分型:Ⅰ类10例、Ⅱ类13例、Ⅲ类23例。合并伤:交叉韧带损伤6例,副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7例,腓骨损伤10例。并发症:高血压17例、糖尿病7例。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74例,纳入锁定钢板组,其中男52例、女22例,年龄19~74岁、平均(40.6± 11.3)岁,左侧35例、右侧34例、双侧5例。Schatzker分型:Ⅰ类16例、Ⅱ类21例、Ⅲ类37例。合并伤:交叉韧带损伤11例,副韧带损伤7例,半月板损伤121例,腓骨损伤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合并损伤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术前预处理:完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行患肢X线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完成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入院时,抬高患肢,给予冰敷、镇痛,若为开放性骨折,行病原学培养,系统清创、临时外固定与牵引。

1.2.2 手术处理:硬膜外麻醉,据不同类型选择内侧柱、外侧柱或后侧柱入路,若合并严重膝关节内损伤患者,选择性应用关节镜清除关节内积血、碎骨片。若位移不明显,以骨刀修复关节面,若移位、塌陷较明显者,于下方骨皮质处开孔,抬高塌陷关节面,恢复正常的胫骨轴线,并以克氏针临时固定,X线评价复位效果,取自体或异种骨移植。解剖钢板组选择适当的解剖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复位贸易后,以支撑钢板完成胫骨平台外侧内固定进一步复位膝关节,据骨折线长短选择合适型号、长度的锁定加压钢板,C型臂下复位,助手牵引维持,骨折近端、远端做一切口,分离软组织,形成隧道,插入加压钢板,经骨膜与深筋膜之间向骨折近端潜行剥离,近端做1cm切口,2.0克氏针临时固定,再次透视判断固定效果,据钉孔在合适位置做一个小切口,拧入锁定螺钉,也可联合拉力螺钉,透视确定固定效果。术毕,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2.3 术后管理:24h监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5d,持续引流,落实早期康复训练。6周后除去外固定,10~12周行X线复查,据康复情况,应用关节松解术、韧带重建、病灶清除术对症处理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不良事件,包括术中并发症、术后近期并发症以及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术中输血、术中用药、术后精神紊乱、褥疮、切口感染、关节僵硬、骨不连、内固定失败等。

1.4 统计学处理:WINDOWS EXCEL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进行计算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 结果

2.1 计量资料: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SS评分低于解剖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锁定钢板组与解剖钢板组计量资料对比 (±s)

表1 锁定钢板组与解剖钢板组计量资料对比 (±s)

注:与锁定钢板组相比,*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估计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末次随访HS评分(分)锁定钢板组(n=74)S 71.8±10.1 173.8±30.4 15±1 88±5解剖钢板组(n=46)84.9±11.3*228±34.3*17±2*81±4*

2.2 不良事件:锁定钢板组术中用药率、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解剖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锁定钢板组与解剖钢板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Ⅰ-Ⅲ型TPF伤情相对较轻,手术整体治疗疗效较好,关节面整复难度并不大,多数患者可达到临床愈合、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可满足日数生活需要。但有报道称,TPF并发症率发生率高达10%~20%,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获益[2]。刘莅彤等对356例TPF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膝关节周围合并伤、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均可成为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独立影响因素[2]。沈碧城等研究结果显示胫骨平台塌陷程度与术后功能恢复无显著相关性,认为有效的复位与内固定是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3]。

在相同入路情况下,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切口大小、医源性损伤程度、骨折端稳定效果,进而影响术后护理难度、康复训练开展的实现,内固定的选择对康复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3]。本次研究中,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更少,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结果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末次随访HSS评分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也证实了这一点。锁定钢板主要优势:①钢板与螺钉浑然一体,应力传递效果好,固定效果理想;②具有一定的外固定特性,对骨膜压迫力轻,有助于骨折周围微循环恢复,利于断端血流灌注,改善膝关节内环境,预防关节内并发症[5]。

近年来,除以上两种方法外,改良双钢板法、微创内固定系统开始受到医师重视,适应证广,但尚未得到推广应用,且考虑到患者个体化情况,双钢板法、微创内固定系统还常需联合辅助固定,固定系统烦琐,固定效果仍值得商榷。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治疗Ⅰ-Ⅲ型TPH拥有比较优势,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患者康复更迅速,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

[1]吕厚山.膝关一.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93.

[2]刘莅彤,郝健华,刘红姝.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4):318-320.

[3]沈碧城,舒辉威.胫骨平台骨折43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2):164-165.

[4]朱乃锋,陈云丰.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2):1459 -14.

[5]朱雄武.血瘀证与骨折迟缓愈合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J].云南中医学院,2013:33-3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ximal tibia anatom ic p late and the locking p late used in 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Jiang kun
(the kangda orthopaedic hospital of qing shen,meishan,Sichuan 62046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proximal tibia anatomic plate and the locking plate used in 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FP).M ethods: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4,46 cases treated by anatomic plate were selected as the anatomic plate group and 76 cases treated by locking plate were selected as the locking plate group.Th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estimated blood loss,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he last follow -up HSS score of the locking plat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of the anatomical plat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traoperative usage rate,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 total cases of the locking plat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natomical plate group,the difference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Locking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Ⅰ-Ⅲtype TPH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patients recover more quickly,more ideal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Anatomic plate;Locking plate

R471

A

1002-2376(2015)08-0003-02

2015-04-24

猜你喜欢

胫骨钢板膝关节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克氏针、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