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在多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
2015-06-05刘树军
张 睿,谭 岩*,邸 军,刘树军
(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在多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
张 睿1,2,谭 岩1,2*,邸 军1,刘树军3
(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目前已公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同时,Hp感染与胃肠外疾病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是探讨Hp感染与多种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9年8月-2011年8月本科病房共首次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膜性肾病(MN)36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35例、IgA肾病(IgAN)46例、膜增生性肾炎(MPGN)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活检前4周内未服用过抑制或根除Hp的药物,肾脏体积大小正常,血肌酐<115μmol/L。各种肾病患者中MN组男17例,女19例,平均(42.41±13.43)岁;MSPGN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39.52±9.03)岁;IgAN组男19例,女27例,平均(38.92± 12.64)岁;MPGN组女1例,45岁;FSGS组男4例,女6例,平均(40.35±16.31)岁。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主要材料
兔抗人Hp多克隆抗体、DAB显色剂(丹麦Dakopatts公司);FITC标记的兔抗人多克隆Hp-IgG抗体(美国Abcam公司)。
1.3 方法
①取经快速尿素酶实验和组织学HE染色证实存在胃Hp感染患者的胃窦部黏膜组织作为阳性对照标本。②B超引导下肾穿刺于右肾下极取肾组织,冰冻切片,厚度1μm。③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组化按常规实验步骤进行。④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样本均数检验用t检验,样本率检验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对照标本间接免疫荧光示胃腺腔内及部分腺上皮细胞呈绿色荧光强阳性(3+)。间接免疫组化示胃腺腔内及部分腺上皮细胞呈棕黄色阳性。
2.2 肾活检标本
2.2.1 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36例MN、35例MSPGN、46例IgAN、1例MPGN、10例FSGS肾活检标本,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未检出Hp抗原,肾小球内的其他部位亦无阳性发现。24例MN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或肾小动脉壁可见阳性标记,分别显示黄绿色荧光(强度为2+)和棕黄色染色,其中2例管型阳性,2例肾小动脉壁阳性;2例MSPGN和2例IgAN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阳性标记,分别显示黄绿色荧光(强度为1+)和棕黄色染色;4例FSGS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阳性标记,分别显示黄绿色荧光(强度为2+)和棕黄色染色,其中1例肾小动脉壁阳性;1例MPGN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阳性标记,分别显示黄绿色荧光(强度为2+)和棕黄色染色,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间接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炎患者肾组织Hp抗原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见下图1-11。
图1 膜性肾病(MN)
图2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图3 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
图4 IgA肾病(IgAN)
图5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
免疫组化结果见下图:
图6 MN(SP,×200)
图7 FSGS(SP,×200)
图8 IgAN(SP,×200)
图9 MSPGN(SP,×200)
图10 MPGN(SP,×200)
图11 胃粘膜阳性对照(SP,×400)
2.2.2 将膜性肾病、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三组进行比较:各组肾炎患者肾组织Hp抗原表达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2.187;P<0.001);两两比较:膜性肾病组分别与IgA肾病组、系膜增生性肾炎组比较,肾组织Hp抗原表达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IgA肾病组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组比较,肾组织Hp抗原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样本量少,无法计算其与其他组间Hp抗原表达结果的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研究发现人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键致病因素。随后随着对Hp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它不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内疾病的关键,还发现它与许多胃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冠心病、高血压、胰腺相关疾病、肝胆疾病、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尤其是1997年Nagshima等[1]研究提示Hp可能参与了MN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Hp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但这种抗原究竟是Hp循环抗原还是Hp类似抗原仍不明了。Ko等[2]推测部分肾病的发病可能与Hp介导免疫反应有关。但侯菲等[3]却得出了相反研究结果,认为Hp感染与膜性肾病无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两种标记技术显示MN组、FSGS组、MPGN组在各组肾炎患者中肾组织Hp抗原阳性率最高这与先前研究[6]的两组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是一致的,但各组均未发现多克隆抗Hp抗体与受试者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起反应,而只在部分患者的肾小管、管型和肾小动脉壁发现阳性反应,但交叉反应是否与部分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尚不能定论。Hp抗原表达阳性率在MN组、IgAN组、MSPGN组三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这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说明Hp感染与MN有关。而且在FSGS组、MPGN组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也都发现明显的阳性反应,虽然无法确认其统计学意义,但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验证。
目前推测Hp感染与肾病发生的关系可能为Hp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如产生循环抗原或Hp类似抗原等[1,4,5]。但Özgür TANRIVERDI[7]提出糖尿病肾病合并Hp感染者比不合并Hp感染者尿蛋白明显增加,考虑Hp感染对肾病的进展有促进作用。因此Hp感染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是其始发因素还是进展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Hp感染参与肾病发生的确切机制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确认,Hp感染在肾病的发生中的具体地位也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明。总之,Hp感染的意义以及与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Nagshima R,MaMa K,Yuda F,et al.Helicobacter pyloIi antigen in the glomemli of patients with membranous nephropathy.Vircbows Arch,1997,431:232.
[2]Ko GH,Park HB,Shin MK,et al.Monoe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Helicobaeter pylori crossreact with humantissue[J].Helieobaeter,1997,2:210.
[3]侯 菲,王 彦,杨 林,等.幽门螺杆菌抗原与膜性肾病关系的探讨[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1):53.
[4]Gasbarrini A,Franceschi F.Autoimmune disease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Biomed Pharmacother,1999,53:223.
[5]Yokoyama H,Yoshimoto K,Wada T.Membranous nephropathy[J].Nippon Rinsho,2004,62:1856.
[6]张 睿,谭 岩,等.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01):141.
[7]Özgür TANRIVERDI.Associ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ith microalbuminuria in type 2diabetic patients[J].Turk J Gastroenterol,2011,22:569.
2014-05-20)
1007-4287(2015)02-0266-03
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200905194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