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木梯寺造像残存

2015-06-05高波

雕塑 2014年6期
关键词:木梯塑像泥塑

高波

内容摘要:甘肃省武山县木梯寺残存的泥塑佛教造像,以宋代塑像保存最为完好。造像造型独特、优美,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极具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本文就造像的创作技巧、风格、塑材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泥塑:造像

甘肃省武山县,原属古丝绸之路南路通道,是通往巴蜀与中原交通的要隘重镇。距县城西南方向30km处的马力镇,坐落着一个村庄——杨坪村,这里四面环山,悬崖峭壁林立,在村北柏林山上,开了一座山门,通往寺庙的绝壁上搭建一行木梯,行人攀梯而上,方能进入半山腰的寺庙内。由于必须攀梯而上方能人寺,故名“木梯寺”。

据明代重建木梯寺序记载: “龙川东北有名山日木梯寺,初建于汉,自唐迄今,历代经营,内有十殿九洞二砖塔”(现二塔已无迹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较“伏羌大佛”略小)。在寺门顶上悬挂一方木匾,高0.84m,宽1.50m,左侧竖行书写楷书:“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丁未初冬口口谷旦”,右侧尾题: “例援修职佑郎吏部铨选训导丙午岁贡杨学震薰沐敬撰并书”。在悬廊右侧门道上又有木匾一方,宽1.18m,高0.7m,左侧行书: “壬子重建木梯寺山门同”,右侧尾题: “清征仕郎已酉科选拔李荫芬敬撰书”。殿门两侧挂木楹联,上联: “谁是指迷人全洗我佛一伸手”,下联: “此方知道处是待凡夫早回头”;廊门两侧挂木楹联,上联:“拭目视法门要出迷津须向此门进去”,下联: “前头看道峰必由正路都从这岸寻来”。在山门走廊外墙上,嵌有一砖雕匾,正中阳刻有“木梯古寺”4个隶书字,上方阴刻: “大清光绪丁未菊月同从姓弟子重建”,为楷书。

据地方统计资料显示,寺内现存窟龛18个,殿堂4座,造像80余尊,壁画234幅2100m-。寺庙存留文物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尤以5、7、16窟的规模最大,保持了原作风貌。造像风格含有魏唐遗风的意蕴,其中的宋代作品堪称全寺精华。这是一处开凿时代早,具有重要价值的佛教石窟寺。据有关史料记载,木梯寺始创于北魏时期,经唐、五代、宋、元等历代续凿,明、清、民国时期的重建和修缮,逐渐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一处十分重要的佛教艺术胜地。

寺内窟龛大多集中于桐树湾中。建筑物和部分洞窟散见于桐树湾和松树湾各处,较为分散。全寺地势险要,风光秀丽。据明代重修木梯寺序记载,木梯寺石窟原有“九殿十洞二砖塔”。全寺现存窟龛和殿阁19个,历代造像80余尊,壁画234幅约400m2。尤以第5、7、14窟中的唐、五代及宋代石胎泥塑佛、菩萨、弟子等造像保存较为完好。这些作品内容广泛,雕饰多变,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木梯寺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其地处大西北偏僻小县,交通不便,再加上当地经济文化欠发达,故未能引起学术界更广泛的研究与关注。故撰写此文,希望就造像的精华表现,与各位业界人士共同探究与分享。

木梯寺石窟造像虽经历代修复重塑,但以原貌形式保存下来的泥塑作品已寥寥无几,现在看到的塑像大多为近现代的重塑作品,技术十分拙劣。所幸其中留存下来的古代塑像尤以宋代的泥塑佛像最为独特。这些作品保存完好、造型生动,这也是在木梯寺中,艺术性最高的造像群,即7号石窟的“泥塑佛像”。

该石窟的“门”呈正方形,高宽约3m。窟内建造有左、右、正中3面壁体,每块壁下筑有供神坛基。整体石窟高度约4.5m,宽约7m,深5m。正面壁体长7m,为窟内最大壁体;左、右壁体长度各为4m。

石窟内有佛、菩萨、弟子造像共8尊。在正壁体坛基上,塑有一尊主佛,主佛的左右各塑有一位菩萨伴随。

正面壁体的主佛造像高约2m,头部为低平螺纹肉髻,长方形脸,白毫相,大弯眉。双眼略作下视,高鼻大耳,颈部刻弦纹,袒胸,内着僧祗支,衣带于腰间打结,外着双领式袈裟,左手掌心向下,五指直伸贴于左腿上,右小臂略抬,五指直伸,掌心向下,结跏趺坐于方形座之上。(图1)

右侍菩萨造像,高约1.5m,颈部以上残毁(头为后人补塑),服饰与左侧菩萨相同。不同的是左臂抬起,手掌心贴在弓起的腿关节处,右臂支搭于台上,左腿弯曲成三角形,足踏小台,呈休闲游戏姿态,坐在莲台之上。 (图2)

左侍菩萨造像,高1.7m左右,束发带小花冠,长圆脸型,额间有白毫相,细弯眉,斜目,平鼻,小嘴大耳,颈适中,上身袒露,左肩高,右肩低,戴项圈、臂钏、手镯。络腋飘带从左肩向下斜披,肩前打结,下着长裙,左臂下伸,手掌贴座支撑,右臂自然斜伸,手掌心贴腿并放,左腿弯曲于台上露足,右腿弯成三角形,足斜下伸踏于小莲台上,游戏坐于莲台上。(图3)

左壁坐佛高约1.8m,螺纹髻,前有肉髻珠,略长方莆脸,额间白毫相,弯眉,双眼半睁下视,高鼻,四瓣嘴,大耳,身着僧祗支,腰间束带打结,外着袈裟,左肩垂有衣带钩,左臂前下伸,手掌心向上贴放于腿上,右小臂略上抬前伸手掌向前,大拇指与中指相捻,余3指自然伸作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

一侧的胁侍菩萨像,高约1.8m,束发戴小花冠,长圆形脸,弯眉,斜眼、直鼻,小嘴大耳,粗颈,上身袒露,左肩披巾于右侧腰前打结,颈饰项圈、臂钏、手镯,下着长裙,左臂残毁(近年已修补),右臂下垂,手握披巾,赤足立于莲台上。

右壁佛高度约1.8m,造形服饰特征与正壁佛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佛像双手交于腹前,掌心向上托一物(似水果状)。

右侧胁侍菩萨高约1.8m,造像特征与左壁高菩萨同,上身斜披巾在左肩处打结。裙在双腿前弯曲,线条呈下垂纹。

外侧主佛像高约1.8m,波浪纹式发髻,前有肉髻珠,长方形脸,额间白毫相,弯眉,平眼微睁,鼻略高,小嘴大耳,细颈,内着僧祗支,外着圆领袈裟,下着长裙,双手拢袈裟内略斜左于胸下,赤足立于圆形小台上。

这些泥塑造像历经千百年,其表面虽已变色发黑、局部残缺,但泥质表面仍细腻光滑,并坚硬如石。当近距离留意观看.便会清晰地发现塑像本身残留的色彩痕迹。从泥塑局部的断裂处,也可以看到其中所掺杂的各种纤维材质等,这属于古代匠师独具特色的塑造技法之一。据记载,当时的泥塑采用的是特制的“三合土”,可以使泥像塑完之后的表面显得光滑细腻,干透后坚硬如石。古代匠师不但能够根据山体、地质结构因地制宜,同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以熟练的技巧和深厚功力完成整个塑造工程,使这些塑像能够长期被保存下来。

木梯寺所属的地质结构属第三纪砂砾岩,其岩石结构颗粒粗大,结构松散,不易进行雕刻。在修造龛像时,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洞窟中较为垂直平整的岩面,无论是打桩悬塑、涂泥彩绘,其造像基本采用了泥塑的手法。泥塑与石雕是两种不同的“雕”与“塑”的制作技法,因所使用的材质不同,所达到事物艺术效果又各有所长。比起石雕来,泥塑的可塑性更强,它可以使艺术工匠们更加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灵活的塑造手法,使塑像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我国早期的佛教塑像,明显受到来自印度等多国造像元素的影响。自唐代始,佛教造像开始出现民族化倾向,而受外来造像模式的影响则越来越少。随着民族化进程的加快,佛像造型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7号石窟的宋代泥塑造像,正是体现佛教本土化塑造进程最好的代表性作品。人物形象上,从早期采用印度袒肩或者通肩的形式,变为北魏末期士大夫阶层“褒衣博带”式的服饰风尚。菩萨服饰也由着披巾交叉于胸口的形象转换为女性的服装形象。如云冈、麦积山、莫高窟北魏后期各窟的佛教造像,着装都与当时民族服饰相一致。这使得佛像造型形象逐渐世俗化,诞生出了一种体态造型窈窕优雅、仪态飘逸、韵味无穷、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造像典范。这在木梯寺7号石窟的代表性泥塑佛像、弟子像上,都得到了清晰的印证。

木梯寺泥塑造像,无论是佛像或弟子像,所营造的整体气氛更多的已经不仅仅是呈现一种寺庙内习惯性的庄严肃穆感,而是渗透着一种充满民间凡尘意味的“亲和力”。尤其是7号窟的两尊侍奉菩萨塑像,面貌充满了民间女性的风韵神情,其含蓄、优雅而又不失庄重,那似乎沉浸在美好遐想之中的姿态神情,展示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好意境。木梯寺残存泥塑所体现出的这种宽厚大方、仪态优雅、隽永飘逸、韵味无穷的造像风格,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思想相交融,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木梯塑像泥塑
萌芽
民间美术——泥塑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浮尘
好玩的梯子
宋志浩作品赏析
塑像和井
泥塑作业
一只苹果
一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