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化下的石湾陶塑

2015-06-05常硕

雕塑 2014年6期

常硕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记载了中国文明的进程。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商代中期则产生了早期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素有“石湾陶、景德瓷”之说。何为“石湾陶”?这是指诞生于广东省佛山石湾地区的陶塑艺术。

一、石湾陶塑的历史发展溯源

广东的石湾陶塑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联合在石湾镇东大帽岗东侧的河岸,挖掘出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夹砂陶、软陶、印文陶和磨光黑陶碎片。经碳14纤维测定,此次出土的陶片下层年代距今约4900年至5000年,树轮测定年为5500年至5700年。由此可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于石湾地区的岭南先民已经在利用大帽岗一带的陶泥烧制陶器。同时,从出土陶器表面印有叶纹、绳纹、网纹及云雷纹等纹饰推断可知,在注重陶器实用性的同时,岭南先人的审美意识与塑形技法的个性特征已初露端倪。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使经济、文化、手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人口增多,农耕区域扩大,带动了制陶业的兴起,并开始出现专门制造艺术陶器的手工业匠人。随着社会经济与封建等级观念的巩固与完善,阶层等级之分日益明显、严格。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身的社会地位、财富与权势,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宏伟的宫殿、坛庙、宅院、甚至墓地,并将大量色彩艳丽、纹饰精美、造型独特的极具装饰性与艺术性的陶构建应用于建筑之中。此外,秦汉时期尤重丧葬,“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使得人们对陪葬明器尤为看重,从而对陶器的发展亦有了极大推动。20世纪中叶,石湾地区汉墓出土了大量陪葬品,如陶水田附船模型、三合式陶屋模型等。从出土器物可知,此时期石湾地区陶塑发展迅速,品类增多,造型简练,技法娴熟,地域风格显著,民俗生态鲜明。

至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石湾艺术陶器的生产盛于此时,其陶塑制作的工艺水平与之前相比又更进一步,并开始形成较大规模的制陶手工业。唐代出土的陪葬品清晰地体现了当时制陶的工艺状况,雕刻、捏塑、印模等工艺交织出现于同一件器物之上,釉料应用也日趋广泛、普遍。“唐八百,宋三千”,两宋时期的陶、瓷制造业盛极一时,从事陶、瓷行业的窑场遍布全国。陶与瓷界限的区分已逐渐淡薄,从“陶”与“瓷”的划分变为了“陶瓷”制品。日用器皿、建筑构件、玩赏杂件等陶瓷品种急剧增多,题材、造型也日益显得丰富多彩。石湾陶塑艺术语言在极具民俗气息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融于陶瓷创作之中。

在经历数个朝代的经验积累与探索创新之后,石湾陶塑的艺术风格及工艺水平于明清时期走向了高峰,明、清两个朝代是石湾陶塑大发展的时期。清初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载: “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日:‘石湾缸瓦,胜于天下”。据民国时期李景康先生的《石湾陶业考》所述, “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107座陶窑,容纳工人6万余人……”这个时期的历史状态说明,石湾陶塑作品不仅品类丰富、题材多样,在作品塑造上更是以岭南文化为中心。融汇了戏曲故事、宗教信仰、人文情怀等民俗文化,从生活中提炼、升华,以适度夸张的艺术形态、形神兼备的造型姿态,把人文情结和自然物质相结合,将生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形象生动的案头摆设、玩赏杂件、建筑构件无不体现出其民俗生态文化的凝练和共生,表达了当地人们共同的精神诉求。

二、民间生态文化对石湾陶塑发展带来的影响

石湾陶塑的工艺造型以生活为基础,始终没有脱离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民间文化是由社会大众创造的,自古至今就是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民众通俗文化,它立足于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内容包含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民俗信仰等多个方面。石湾陶塑不同于景德镇的官窑,它属于民窑烧制,诞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盛于民间,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产物。由此,陶塑作品不受局限,兼收并蓄,自虫类旁通,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有的艺术特色。艺人们通过贴塑、捏塑、捺素、刀塑等创作技法,创造出具有特定形态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他们对人文情怀的阐述与生活理想的诉求,表达出了创作者对世界和对生命的感悟。

传统石湾陶塑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浓缩了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融合了地域性本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审美取向,反映了民众的情感意识。陶瓷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造型艺术形态。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及实地考察,总结出石湾陶塑所包含的题材门类,大体可分为:人物仙怪类、鸟兽鱼虫类、瓜果器物类、山公亭宇类、瓦脊壁画类。

1.人物仙怪类

人物仙怪类陶塑是石湾陶塑中最为常见、数量最大的品种。汉代墓葬出土的陶屋模型、水田附船模型等器物中,已经有了人物雏形。至明代,专以人物为题材的石湾陶塑方才出现。明代石湾人物陶塑较少,以佛、观音、土地爷等宗教形象为主。清代为瓦脊的繁荣期,此时石湾陶塑的人物造型题材更为丰富,数量也急剧攀升。除各种宗教人物外,还出现大量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人物、小说戏剧人物与民间故事人物等。清代后期,瓦脊行业趋向衰落后,艺人们纷纷改为制造单件陶塑作品。石湾人物陶塑艺术特点鲜明,一是线条简洁、个性鲜活,二是生动传神、富于动感,三是巧拙得当、夸张适度。明代及清初的陶塑作品大多风格简练粗犷,以简洁、圆活、刚劲的线条,刻画出生动鲜明的生活形象。此时期人物塑像基本上为整体施釉,不注重细节刻画,尤其是面部肌理与表情刻画较少。清中期,其塑造风格逐渐转变。至清末,陶塑线条趋于细致,人物的动作形态及面部表情,乃至衣纹褶皱都被刻画得越发细腻。从作品的整体施釉变为将面部和裸露的肌体部位排除,露胎而不施釉,转而采用黄赭色陶土来突出表现人体肌肤的艺术特质。通过对衣纹褶皱、人物眼神等方面采取适度、夸张的塑造手法,来体现人物的动态表情,借以突出人物内心思想的流露。

2.鸟兽鱼虫类

鸟、兽、鱼、虫也是石湾陶塑中较为常见的创作题材。早在汉代,便有猪、牛、羊、狗、鸡、鸭等器型出现。随着石湾陶塑的日渐成熟,鸟、兽、虫、鱼题材陶塑也可区分为现实类和传说类两种。现实类的造型元素即为我们日常所见,确实存在于自然界的物种;传说类则以龙、凤、麒麟等瑞兽造型者居多。

3.瓜果器物类

此类器物多为陈设之用,也有与实用相结合的器物,如葡萄壁瓶、荷叶笔洗等。多选取如“瓜瓞连绵”“花好月圆”等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瓜果题材进行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特点,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山公亭宇类

山公亭宇始于清末光绪年间,是石湾陶塑独有的一种传统工艺,又称陶瓷微塑。其题材主要有人物、鸟兽、亭台楼阁、车马篷船等,此类陶塑多用于盆景之中,作为装饰配件供盆景点缀之用。

5.瓦脊壁画类

瓦脊,又称花脊,是装饰在屋脊上面及其两端的建筑装饰构件,分为正脊(正殿屋脊)和看脊(后廊顶脊)两种,在结构上均由几块雕塑接合而成,常为一块上的图像内容表现一个主题、一个故事或一个主要人物。瓦脊的题材多样,有人物、花卉、动物、建筑等,这些雕塑内容大多共同出现于同一构件之上。构件主题内含故事情节,如戏曲故事、历史小说、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及现实题材等内容。就其创作形式来看,早期为单体创作;之后衍变为以情节连贯的故事进行群体创作,形成组雕。人们由下观之,如观赏一幅立体的卷轴图画。清中期,瓦脊制造行业发展至鼎盛阶段,行销两广及东南亚,至清代末期走向衰落。石湾烧造的壁画,是使用陶泥施釉彩后烧制而成的一种建筑构件,用于装饰园林庙宇的影壁,以高浮雕式造型风格出现。石湾影壁的壁画由数块陶塑构件拼合而成,题材同为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等,尤其以花鸟、龙凤、双龙戏珠等图案居多。石湾影壁最早产生于明代中叶,清末民初时因社会变革、建筑潮流改变等因素而日渐式微。

三、在民间生态文化作用下石湾陶望的存在价值

无论何类石湾陶塑风格,均源自于民间,蕴含民间文化精神,是人文风俗与地域特征的缩影,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陶塑艺人对作品的刻画具有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双重的表达含义。不仅反映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生态背景影响之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价值取向,也展现了石湾陶塑艺术的审美文化形态,以及与当地民俗生活的影响与交融下所释放出来的那份独到的艺术品味。

石湾陶塑诞生于南粤地区,其艺术创作灵感深受岭南剪纸、岭南盆景、岭南雕刻、岭南绘画等岭南艺术风格的浸染,在石湾陶塑中都可以找到这些艺术风格的影子。石湾陶塑继承岭南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经历了从造物实用到满足人们审美追求的过程,充当了承载大众文化生活需求的物质载体,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艺术创作倾向。它从中国南粤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之中兴起和发展,因而其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民俗生活的影响。其造型吸收了民俗生活中的理念与观念,符合大众普遍认同的审美情趣,并结合岭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陶塑造型的民俗美感。

在技艺方面,石湾陶塑无论是从配泥、拉坯、配釉、煅烧,到捏塑、贴塑、捺塑、刀塑,人文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质始终印刻在陶塑艺人们的心间。这种自由、鲜活的艺术特质,使石湾陶塑的技法呈现出丰富多样、灵动活泼之风貌。石湾陶瓷作品注重人物、动物等情感、神态的雕琢与刻画及色彩的渲染,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四、结语

总而言之,石湾陶塑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千年文化传承的艺术体现,亦是民间文化、地域风貌与人文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生活研究领域,石湾陶塑属于民间生活的产物;于人文精神的角度审视,它则属于民族文化、美学意蕴传承与发展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极具原生态气息的文化产物,石湾陶塑深受广大民众所青睐,具有深厚的艺术审美影响力。其浓厚的民间文化属性,必将根植于中华大地这片土壤之中,被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