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三学课堂模式”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2015-06-05程莉
程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33-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我校正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预学”——“共学”——“延学”三步的“三学课堂模式”教学。在我的“三学课堂模式”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着力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创设情境导入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重视以“激发兴趣”来创设学习氛围。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一开始创设情境,先放一段录像,湛然的天空倒映在清清的溪水中,五颜六色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丁冬,丁冬”的流水声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就在孩子们陶醉其中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之前看到的一切美景都消失了,这个场景将孩子们一下子从仙境带入一个可怕的世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们愤怒了,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学习课文寻找原因,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要。在心理情绪状态下,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领会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二、在“预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首先创建学习小组。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与自主能动性,打破传统的座位形式,把班级的52名学生分为9个小组,孩子们面对面而坐,老师可以挑选或者由学生推选一名小组长,每组成员按照优、中、后进生来配置,让学生互帮互助。
2.根据学情设计合理的预学单任务。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预学单任务:
①标出课文自然段。
②给课文生字注音,把带拼音的字读正确。
③在课文中画出词语,认读正确。
④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流利,读正确。
⑤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这几项任务三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负责巡视指导,这样的任务难度不大,目标明确,学生按照预学单便于操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共同进步。
其实自主学习并不难,它并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专利。通常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的,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也就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逻辑加深。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属于正常现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记号或通过小组学习交流获得收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就会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共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在让学生看完录像感受到村庄的变化后,学生就会主动质疑:村庄为什么会消失?是什么原因?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通过“读、画、查、说”等不同形式给学生充分读书、议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从中领悟到学习方法。学生质疑、议论、读书、答疑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求知的心理欲望得到满足,解疑的成功过程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所以鼓励学生质疑、议读、解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新知,大胆表达,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树立了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四、在“延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想象是延伸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人的知识、意愿、智慧、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非常重要。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启发孩子们想象,你想对小村庄说些什么?如果要让小村庄变样,大家都要来保护环境,这时你会怎么做呢?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写一写读此文之后的感受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保护环境的读物,从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想象激起孩子们去寻求新知识的欲望,并鼓励他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努力。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渗透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目标的途径——那就是课堂教学。只有抓好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落实好三维目标,体现新课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