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满族布衣诗人兆勋诗歌研究

2015-06-05韩丽霞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韩丽霞

摘 要: 清代满族布衣诗人兆勋,铁保称其为清代北方诗派的代表诗人。兆勋有《牧亭诗录》、《不堪持赠吟》等,铁保评价他“诗宗贾岛狂”。对他的诗作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兆勋诗歌追求险怪寒瘦、幽深奇异的境界,在清诗中别具一格。

关键词: 满族诗人 兆勋 杨钟羲 《雪桥诗话》 《熙朝雅颂集》

清代满族诗人兆勋,铁保称其为清代北方诗派的代表诗人,评价他为“诗宗贾岛狂”。对兆勋的诗作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兆勋求险怪寒瘦、幽深奇异的境界,在清诗中别具一格。

一、兆勋研究概述

《钦定八旗通志》:“《牧子诗录》一卷,《不堪持赠吟咏》一卷,兆勋撰。牧子是编《诗录》一卷,盖其旧友福增格为之编次,乾隆戊寅序而刻之,末附有诸诗家评语及所赠诗。其《不堪持赠吟咏》一卷,则为兆勋晚年续刻而成。”[1]

铁保《熙朝雅颂集》卷八十九收录兆勋39首诗作[2]。

法式善《八旗诗话》:“兆勋字佑扆,一字牧亭,又号牧牛子,满洲人。有《牧牛子诗录》、《不堪持赠吟》。尝自谰其诗云:‘余诗如寒蛩吟衰柳,其声涩而凄;又如青草池蛙,分明聒噪,而夕阳雨后,却是少他不得。其《不堪持赠吟》自跋:‘半窗冰雪,残腊将归;老境寂寥,偶作一二短章,不过湖边茅屋下消遣不净妄心。学殖荒陋,不敢谬拟韩子;而梦中抚掌者,那得有孟郊其人耶?果如释氏有再生之说,定补偿今生不读书公案。”[3]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四十一简介兆勋,收录其《不堪持赠吟》自跋,收录摘句:“歛足卧云岑,高吟抱明月。”“明日送春兼送别,雨中烟柳湿长条[4]”。《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卷五十八介绍兆勋诗作《牧子诗录》,其友福增格为之编次。收录摘句:“月明作秋色,柝响夜操权。”“月照梨花诗梦冷,隔帘人影瘦春灯[4]”。

张菊玲等辑注《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收录五绝《山中春兴》和五律《暮秋即事》两首诗:“兆勋,字佑扆,一字牧亭,又号牧牛子,因先世居长白山之栋鄂地方,又号栋鄂牧子。乾隆年间在世,生卒年待考。他与永忠、永、敦诚等满族贵族的闲散文士关系密切,经常参与他们的诗酒活动。撰有《牧子诗录》、《不堪持赠吟》等诗集。”

李雅超校注《白山诗词》收录兆勋9首诗,其中五律2首,分别为《客馆春夕同絮斋听雪》、《秋夜杂咏》[5]。五绝4首:《秋夜听雨》、《山溪种藕》、《郑村》、《山中春兴》。七绝3首:《山中秋日》、《半园春夜》、《送春日别友》。

张佳生《清代满族诗词十论》评价兆勋诗作:“兆勋诗以景物和感怀为主,格调冷峻,多凄苦之语。”[6]以《秋日病中作》为例。

孙诚《董鄂氏人物传略》:“兆勋,字佑扆,一字牧亭,号牧牛子,又号栋鄂牧子,隶满洲正红旗,姓董鄂氏。其先世居辽东董鄂(今辽宁桓仁),以地为姓。为乾隆年间人,生卒年代不详。因家道中落,寒屋苦读,于学‘钩深剔隐,无所不窥。而为文不尚矩度,顷刻数百言。诗则镂胸鉥肾,不惊人不休也。性喜清幽,远避尘俗,却乐与诗酒为伴,其《偶吟》诗中有‘无琴静亦好,有酒乐何如,‘外人懒与见,惟伴一床书等句。”[7]

兆勋诗宗贾岛,追求幽深奇异的境界,在清诗中别具一格。其《牧儿》诗曰:“野花簪箸笠,蓑衣报晓露。牛背一声笛,吹瘦斜阳树。”又有《山中春兴》诗曰:“开窗快举尊,青山与我侣。寂寞邻家看,杏花寒不语。”反映了作者钟情于自然风物的志趣。其《暮秋即事》诗云:“不咏大刀头,幽怀怅未休。一林黄叶雨,千里白云秋。空馆留渔伴,寒溪饮牯牛。浩歌谁共赏?斗酒妇能谋。”则表现出诗人有志报国无法实现的怅惘,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嘲解。

兆勋与同族、同宗的铁保、玉保昆仲及诗人福增格等友善,互有赠答。诗作有《牧子诗录》一卷,有旧友福增格为其编辑,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作序并刻印,集后附有诸诗家评语及所赠诗。参领白衣保称其诗境如“雨花春晚,萝月秋深”。铁保有《兆处士牧牛》诗。玉保赠诗亦效其体云,“闻说牧牛子”。堪称是对兆勋家境及性情的真实写照。

二、兆勋诗歌研究

《雪桥诗话》卷七收录并评价兆勋的诗作:

铁冶亭《雪夜读牧亭》诗云:“牧亭遗稿半凋残,一穟昏灯抱影看。读到孟郊清绝处,雪花如手打窗寒。”玉阆峰《题家牧子诗集后》云:“闻说牧牛子,奇穷乏往来。鹑衣风落絮,茅屋壁生苔。宇宙诗肠隘,烟霞醉眼开。胡琴何处碎,白首老金台。”“午夜披残稿,高吟得未曾。思深虫语砌,室暗鬼吹灯。刻镂心如发,摩挲句有棱。何人铸贾岛,学步愧难胜”。牧亭名兆勋,字佑依,一号牧牛子,有《牧亭诗录》一卷,赞侯侍郎为之编次,乾隆戊寅序而刻之。其《不堪持赠吟》一卷,则晚年续刻也。自跋云:(见前)[8]

该则收录兆勋的6首诗,分别为:《秋夜听雨》、《春夜客中即事》、《山溪种藕》、《郑村》、《山中春兴》、《送春日别友》等6首诗。同时收录白衣保的诗句,杨钟羲其诗作“意象寒瘦,与牧亭亦复笙磬同音”。

铁保《读乡前辈遗诗感赋》:“何处牧牛子,穷愁并断肠。夕阳一声笛,天地久低昂。性证寒山净,诗宗贾岛狂。冰花结成字,展卷梦魂凉。”[9]据铁保和玉保的诗歌对兆勋的评价,可看出兆勋家境贫寒,性喜清幽,远避尘俗,却乐与诗酒为伴,手不释卷,尤喜贾岛的诗歌,擅长选取寒瘦的意象,营造幽冷的意境。

根据前人评价,结合对兆勋诗作的分析,可看出兆勋诗歌以冷色调为主,而这种冷色调既是他的诗境,又是他心境的自然流露。他的诗所选季节很多在秋季,即使他选择春日,也不是春花烂漫的风景,而是别有一番愁绪;所选时间以夜晚为多,即使所写为清晨,也带有阴冷的意味;所选地点,以山中、郊外居多。

(一)分析杨钟羲《雪桥诗话》中收录的兆勋诗作

《郑村》:“明月照花阴,归禽栖野树。暝色暗空村,犬吠烟生处。”在万物消歇的时候,明月照着花阴,归禽栖于野树。“花阴”和“野树”营造出阴冷的意境。尤其后两句,一个“暗”字,将暮色笼罩中村庄的寂静展现出来,不料,犬吠声打破了这种寂静,使得意境更为幽冷。

《春夜客中即事》:“客馆邻萧寺,春灯红冉冉。模糊睡起僧,打钟不记点。”写旅居在外,客馆紧邻萧寺,寺院的春灯红红地照着,给客舍之夜带来几许温暖。这首诗充满生活情趣,写睡眼惺忪的僧人,刚刚睡起,就惦记着敲钟,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连几点都忘记了。为兆勋的诗作增添了一抹亮色,变为暖色调,显露了乐观积极的情绪。

《山溪种藕》:“岸柳环溪渚,童子采拳蕨。春风二月忙,藕花种明月。”拳蕨即蕨菜。《说文通训定声》:“蕨,初生如蒜苗,无叶,专似鳖脚,亦似小儿拳,故曰拳菜。”明月:犹言次月。《陔馀丛考·明月·去月》:“次年曰明年,次日曰明日,而次月未有称明月者。左传,郑人相惊,以伯有为厉,齐燕平之月,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洩,然则次月亦可称明月矣。”山间小溪四周,长满了柳树,在垂柳袅娜的岸边,一群儿童采摘着拳蕨。“春风二月忙”,一个“忙”既写出了儿童紧张忙碌的劳动景象,又衬托出了春风给山溪和岸柳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藕花种明月”,“明月”在这里表示下个月,即三月,似乎又有所指,将儿童早出晚归、繁忙的种植场景勾勒出来,真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儿童山村早耕图。

《送春日别友》:“吟怀离绪酒难消,花落松斋倍寂寥。明日送春兼送别,雨中烟柳湿长条。”面对离别,感伤的酒很容易使人沉醉,这种醉意久久难以散去。在落花的松斋,使得寂寥加倍向诗人袭来。明天,说再见的不仅是春天,更有在暮春时节将要远行的朋友,春雨潇潇,烟雨迷离,淋湿了柔柔的柳条,柳条显得愈发修长,犹如离人的愁思,被柳条牵引得更加绵长,让人不禁想起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可见,兆勋善用凄苦之语,表现寂寥之境。

《秋夜听雨》:“凉宵山馆寂,野客衣冠古。背影坐秋灯,垂头听夜雨。”头两句的形容词达到了诗人追求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凉宵”,一层秋雨一层凉,凄凉的秋夜,山馆死一般的沉寂,“野客”带有萧索的味道,他穿戴着古朴的衣冠,给人无比沉重的感觉。秋灯照着孤独的背影,低着头,想着遥远又悠长的心事,听着夜雨嘀嘀嗒嗒敲打着窗子。秋雨下的景物,涂抹上幽冷的色彩,一如诗人的心境,比秋雨还要幽冷。诗人在感慨平生,抒发自己的寂寥与凄苦,形成孤瘦凄紧的风格。

通过杨钟羲收录于《雪桥诗话》中的诗作分析,结合兆勋的诗作,可以看出兆勋的诗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写景物的,另一类是感怀的。在描写景物的作品中,如《山中》、《客馆春夕同恕斋听雪》、《秋村杂咏》二首、《村居即事》、《初夏》、《秋夜豆花亭》、《郑村》、《牧儿》(即使是清晨,也带有冷色调)、《春夕赠狮峰隐者》、《春夕僧舍》、《春夜客中即事》、《春日》、《山中春兴》、《春日自题窗壁》、《春夕客中忆郑村杂咏》二首、《半园春夜》、《河上》、《送春日别友》、《野寺看花》,既有乐观明朗的暖色调,更多的是阴冷寂寥的冷色调。在感怀的作品中,如《感年》、《感怀完颜明远村》、《秋日城西远望》、《秋日晚过香岩寺》、《暮秋即事》、《秋日病中作》、《秋夜听雨》、《春日玉麟洞口》、《山中秋日》,诗人感慨平生,叹遭际的坎坷,抒发自己的凄苦之情。可见,杨钟羲对兆勋的诗作评价是准确的,他的诗主要追求险怪寒瘦、幽深奇异的境界,时而也有明朗的色调,这样就更全面了。

另外,《半园春夜》:“如云往事思层层,不睡从教酒量增。月照梨花诗梦冷,隔檐人影瘦春灯。”《客馆春夕同絮斋听雪》:“空馆少欢情,寒灯照影清。樽前酒有色,窗外雪无声。不许牵愁去,偏教送客行。旅怀真欲碎,不睡到天明。”《秋村杂咏》:“堕月悲檐马,删诗守夜灯。多愁还似雁,有妇不如僧。节近花增色,窗寒酒欲冰。自怜贫气骨,耻受外人憎。”“檐马”:即屋檐所挂之风铃。又称“檐铎”。陆游诗:“檐铎摇风破昼眠。”又称“檐铃”。施枢诗:“晓窗风细响檐铃。”这些诗篇体现的是凄苦的心境,营造的是幽冷的意境。

(二)通过白衣保诗作看兆勋诗歌“意象寒瘦”的特点

《八旗诗话》载:“白衣保字命之,一字鹤亭,满洲人。耽诗好游,与兆勋、傅雯为山友,与戴亨、国柱为诗友,西山名刹皆有手迹。晚官荆州,借江山以资笔墨。诗近体为工,七言与丁卯相埒,五言骎骎乎有偏师捣长城之概,非时辈所及。”[3]

杨钟羲称白衣保诗“意象寒瘦,与牧亭亦复笙磬同音”。《游万松山》先把凄苦的心境展示出来,“尘寰苦难居”,既然尘世充满艰苦,实难久居,还是去深谷吧。本来想在深谷中寻求解脱,却是“怪鸟避人飞”,鸟呈现出一副怪异的姿态,与人也是极为不和谐的,“避人飞”,鸟儿似乎觉得,正是人的到来,打扰了它们原本平静自然的生活。《送僧归盘山》,“迤逦开荒径,殷勤扫白云”,盘山之中开辟出蜿蜒的路径,艰难地前进,拨开一层一层的白云。在盘山上,与僧相伴的是仙鹤,因为“林空”,而林空恰恰营造了荒凉寂寥之境,这一意象的选取,将山居的幽冷显露出来。想象着的打坐的蒲团之夜,念经声隔着几道岭都能听见,这一意象同样传达出空寂的意境。《秋雨书怀》渲染了楚天寥廓的秋雨中,“雁低飞”的情景,“穷巷”与“薄寒”对举,“居有竹”与“管无衣”对举,将秋雨的凄凉与幽居的穷困衬托出来。“孤帆落”与“一犊归”,从远景回到近景,将“烟波浩渺”的辽阔与“蓑笠平原”的孤寂结合起来,表达作者秋雨思乡的情怀。

对比兆勋与白衣保的诗作,正如杨钟羲评价的那样,“意象寒瘦”,二者诗作有相近的意境和风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兆勋诗歌以冷色调为主,“意象寒瘦”,这正是他的诗境,更是他心境的自然流露。因此说,清代满族布衣诗人兆勋的诗歌在清诗中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

[1][清]李洵等主校点.钦定八旗通志(第3册)(卷十百二十).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2079-2080.

[2][清]铁保辑,赵志辉校点补.熙朝雅颂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1407.

[3][清]法式善著.张寅彭.强迪艺编校.梧门诗话合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17,517-518.

[4][清]张维屏编撰,陈永正点校.苏展鸿审定《国朝诗人征略》.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612、1181.

[5]李澎田主编.李雅超校注.白山诗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254-255.

[6]张佳生.清代满族诗词十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91-92.

[7]孙诚.董鄂氏人物传略.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252-254.

[8]杨钟羲撰.雷恩海.姜朝晖校点.雪桥诗话全编(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404-405.

[9][清]铁保《惟清斋全集》(据辽宁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石经堂刻本影印原书版).《续修四库全书》第147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