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疯狂的课后班

2015-06-04

南方周末 2015-06-04
关键词:榆树教育局课外

课上内容课外讲,个别老师把育人的义务当做敛财的权力,一年课外收入23万。

有老师变相威胁家长,暗示学生参加自己办的课外班,不参加就给脸色看,给“小鞋”穿。

矫正课后班,仅让老师收手还行不通。

南方周末记者 王剑

发自吉林榆树

南方周末实习生 喻琰

每天放学,吉林省榆树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榆树二小”)五年级学生唐小英都是先出教室,再进老师办的课后班。这已是第三个年头。

2014年,教育部联合五部委发文,禁止课堂内容课外补、学校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教师在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等行为。

同一年,榆树市教育局就在职老师有偿补课开展专项治理。2015年3月,榆树市教育局局长在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上表示,要重点纠正教师违规办班补课、非法招收住宿生等为师不德问题。

参加课后班的不止唐小英一人。通常,学生由教室列队而出,在校门外排成新的队列,准备再次走进校园外的“教室”。

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榆树市市区内的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培英小学、实验小学、榆树二小、第七小学等均出现这样的景象——放学的学生分散成数支小队,待人数齐整,由一两位时常戴着口罩的成年人领着,走向学校旁或明或暗的课后班。

不止在榆树市,课后班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是教育部门年年喊打的目标。2013年,教育部祭出“解聘”狠招——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堂内容课外补,向所教学生收取补课费的,要依据教师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然而,课后班依然疯狂。

“几乎每个老师都在办班”

“接送班”“长托班”“辅导班”……名目繁多的课后班挂牌营业,遍布学校四周。据榆树市教育局统计,社会力量所办课后辅导班约有七十多个。这只是官方数字,更多课后班甚至连招牌都不敢挂。

课后班分两类,即在职老师办班和社会力量办班。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校门口的小队伍中通常包含这两种,分辨要领在于,社会力量办班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年级,学生个子高矮不一,由于各个年级放学早晚不同,多是分批接送,学生数量因此不集中;而老师办班的学生队伍由于多是来自同一班,其身高较为统一,数量较集中,一队有二三十人。

在培英小学和榆树二小,南方周末记者各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家长,除了少数不清楚,其他家长均证实老师办班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家长直言,课后班已是公开的秘密。

唐小英所在的课后班距离学校不足百米,约80平米大小的房间坐着50多个跟她一样来补习的学生。这种课后班由老师操办,主要是照顾学生下午放学后做作业。

据第七小学附近多位居民介绍,一位王姓老师在学校东侧租了两间民房办起了长托班,有约30个第七小学学生。民房离学校仅一路之隔,进屋银色门常常处于关闭状态。院内有一墙隔开男女学生两个生活空间,屋内摆着十来个上下铺。一妇女说,要进长托班,得缴2000元。这种长托班,除了辅导学习,还安排寄宿。经该小学多名学生证实,这个长托班为王老师所办。

五年前,榆树市实验高中有三名教师因办班被查处;如今,这一现象并未根治,多位实验高中学生称,“依旧有老师在办班”。一高二学生说,老师办班大多是在周六日补课,8节课300元。和他一同补课的仍有20个同学。

榆树二小多位家长说,“可能除了校长,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办班”。第四小学旁一位社会辅导班机构负责人说,“四小五十多个班,大概有六七十名教师在参与”。不过,此说未获证实。

老师办班多隐身于民居。在培英小学旁的新东方家园,有居民抱怨课后班的孩子太吵闹,小区楼道墙上被乱写乱画。

在招揽生源时,多数办班老师采取暗示的方法,家长也能心领神会。“现在学校老师多是跟班走,一跟就是三年或六年,得罪不起。”培英小学一家长说,起初她家孩子没补课,有段时间回家抱怨老师总不提问他,也不表扬他。“孩子上学需要鼓励,你一鼓励,他劲头才足。”后来该家长找老师报了班,孩子在课上屡获表扬。

部分老师的开班方式更为直白。榆树二小一家长曾接到教师的劝补电话,“你孩子成绩不行,来我班补习补习就好了。不补习还学什么习?”

培英小学一知情老师证实,2013年,该校两位教师因办班争抢生源而大打出手。

2010年,时任榆树市教育局局长李申利曾斥责,“个别教师课后办班,课上内容课外讲,更有甚者,威胁或变相威胁,暗示学生参加自己办的课外班,不参加就给脸色看,给‘穿小鞋”的现象,认为这是“把育人的义务当做敛财的权力”。

老师“提成”,社会班补缺

唐小英的母亲周兰曾考虑过价格更为低廉的社会力量办的班。权衡后,还是去了老师那里。在周兰看来,调座位、评优秀、选班干部,甚至课上提问和批改作业都是老师的“权力来源”。“现在老师办班,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周兰说。

相比社会办班,老师办的课后班有天然优势,家长对老师的班也更有信任感。

要求化名的社会力量办班者赵仁说,在老师办班日益隐蔽的情况下,虽然孩子因老师辅导而获得进步的成效并不明显,但家长依然心甘情愿。

赵的课后班离四小仅一街之隔,开班7年,如今班里的人数有42人,为历史最高。这份成绩源于与老师合作。对老师介绍过来的学生,赵会给一定提成,但他不愿透露具体金额。

同属社会力量办班的李丽在榆树二小附近开了个课后班,她不得不与老师“合作”。除了支付正常的房屋水电费用,李丽还有笔额外支出——按照每生每月40元给老师提成,这笔钱类似于“保护费”,“保护”自己的生源不被办班的老师挖走。

2012年的一天,李丽发现学生来了不久便转走。经打听,得知去了老师所办的课后班。说起此,李丽无奈又气愤,“老师只要说一句‘你家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不好,给你推荐家靠谱的补习班,一般的家长便会把孩子转走。”

现居长春的刘云,2012年曾在榆树市开办一家外语培训班,坚持两年多还是关了门。他说,关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给老师的提成稀释了利润。

也有机构至今惨淡经营。李同是榆树市榆西大街上一家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他所在的机构处在榆树二小附近。这家开张于2014年的培训机构,有一栋可用于课后班的四层楼房,但到目前,入住学生数为零,唯一在用的床铺是他自己睡。李同猜测,造成如今窘境,是生源被老师抢走了。

五倍工资的课外收入

榆树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科科长王玉春坦承,老师办班的一个强大动因是利益驱动。

根据新东方发布的《2014中国基础教育白皮书》教育行业篇内容,“中国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已达到惊人的6502亿元人民币”。

榆树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小学老师说,“学校有位老师,办班前月工资两千多,还有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办班两年,不仅还清了房贷,还买了辆二十多万的车。”

以唐小英所在的课后班为例,住宿生每学期2000元,接送生每人每月500元。班上有22名住宿生和30名接送生,该老师一年课外收入约23万元。而他一年的工资收入,还不到办班收入的1/5。

高收入的另一面,是经济上的低成本投入。自2008年开始办班的赵仁说,“办班不难,租间民房雇俩人,每人月工资一千多元,一人负责接送,一人负责辅导。”按照榆树的租房行情,租一间90平米的房子年租金一万元左右。

榆树实验高中有三名老师办班,把28个学生塞进了10平方米的房间里,补习十天收费约25万元。不过,这三名老师后被教育主管部门处分。

据榆树市教育局统计,2012-2014年共查处教师乱办班、非法招收住宿生案件16起,对违纪老师处以“交流到农村学校”(17人)、“行政警告”(16人)、“行政记过”(15人)、“辞退”(2人)等。

该教育局一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该局一直没有放弃纠正老师课后班问题。虽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提倡举报,但学生家长对此心有顾忌。

不止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言语谨慎。“怕影响自家孩子上学。”一位家长说,他曾看到长春市有家长因举报老师办班而被查出来的新闻报道,最终,那位举报人的孩子因受不了学校的“青眼有加”而被迫转学。对于家长的顾虑,榆树市教育局承诺会严格保密举报人的相关信息。

教育局禁补课却遭围攻

通常,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老师办班,但现实中,查处情况并不理想。

史岩是榆树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科的一员。他指着手上的伤疤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有一次检查过程中,一名高中学生抡起一把椅子向他砸了过来,正好砸到了他的手。对于教育部门的正常查处工作,该学生很生气,“你们为什么不让我学习?”这件事也让当地教育局有关人士对课后班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办班补课有其强烈的社会需求。

榆树市实验中学高二学生李树便是教师补课的支持者。除了周日,他也参加了寒假补课。他家并不富裕,父母月工资加起来共4000元,一家人挤住在平房里,为了他上学,至今还没购置新房。在李树看来,高考是鱼跃龙门的好机会,而补课是前期必要的投资。

和李树拥有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史岩记得2014年上千高三家长围堵教育局。事情的起因是,榆树市教育局从当年开始禁止高三补课,而在此之前,高三并不在禁止之列。在长春及周边省市仍有地方可以补课时,家长们质问:“为什么我们补不了?”史岩回忆道,“那天(教育局)楼里站满了人,连去卫生间都困难。”

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之下,老师办班变成一件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这种需求随年级的增加而愈发强烈。

对于考试压力相对较小的小学来讲,老师办班也给家长提供了便利。

唐小英的母亲周兰说,“课后班被你们曝光后,以后孩子放学去哪儿?”周兰和很多学生家长一样,因工作,无暇及时接孩子,于是,把孩子留在老师办的课后班里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一位全职妈妈也称,要不然,一天的时间都耗在孩子身上了。

唐小英所在的课后班里22个住宿生多来自农村。该市教育局义务教育科科长张树林说,榆树是产粮大县,农民多出去打工,据统计,2014年榆树劳务输出约40万人。每年留守儿童约10万人次,这些孩子需要人来监管。于是,课后班、长托班顺势疯长。

猫鼠游戏何时停

王玉春认同老师办班有其社会需求,但在办的过程中,一味发展班的人数就变了味。

2011年以前,教师办班多是以周六日补课、假期补习的方式呈现。这一状况在2009年尤为突出。黑班和黑车、黑彩一并被列入“三黑”,写进当年榆树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到2011年,新的苗头蹿了出来,当地教育局将打击的重点放在违规招收长托生。可在查办过程中,教育部门因没有执法权,常陷入入门难的尴尬。“有时到了门口,进不去,只能搬个板凳,在门口等着。”王玉春说。

到了2015年,老师办班的现象越发隐蔽,打击的重点转移到“在职教师介绍生源”上。为了取得更好的打击效果,当地教育局准备联合公安、工商等多部门治理社会上违规办班的现象。该工作方案已于两个月前确定下来,拟2015年7月开始执行。

“到时想把这股风气完全打掉。”榆树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李晓禹说。

在采访过程中,南方周末记者听到多人多次提到“榆树城市小”的说法。赵仁担心,在这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整治老师办班的行动效果会大打折扣。

除“堵”之外,张树林亦建议“疏”。如今,当地教育局已经开展的疏理措施包括开通校车和建立寄宿制初中。张认为,这有助于维持农村学生的稳定,侧面帮助解决老师办班的暗流。但打击之余,如何满足老师办班背后的社会需求,将是今后工作必须考虑的重点。

(应受访者要求,唐小英、周兰、赵仁、李丽、刘云、李同、李树为化名)

猜你喜欢

榆树教育局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榆树苗木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心底的榆林
奚爱国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四年级阅读训练材料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