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2015-06-03康琦川
康琦川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学校和教师对农村初中化学课程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通过对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完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切实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完善对策
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始终与城镇初中教学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农村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也是进一步拉开农村与城镇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初中教育的重视,促使众多学校与教师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改革,达到推动农村初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完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农村初中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
1.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激发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但在当前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教师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与限制,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激发。
具体地说,教师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还是一味地按照教材与考纲开展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作教师的独角戏,没有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缺乏实践操作
与此同时,缺乏实践操作也是当前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教师并没有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观察化学现象,使得学生获得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教师与书本的讲授,始终是一种浅层次的感性认识。
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为例,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述,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只停留在文字的描述上。这就导致学生虽然从理论上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却在进入实验室后无法利用相应的仪器制造二氧化碳,也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如何推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
1.转变意识与观念
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意识与观念,必须从意识与观念上做好引导,才能让教师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中有意识地去改变与改革。
换言之,政府要加强引导,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让素质教育理念逐步取代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应试教育理念,使其能够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而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推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目的。
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就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以“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选择合作交流法开展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去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能够更主动积极地进行化学学习。
2.加强农村初中化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农村初中化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而言,正因为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较低,导致教师没有相应的意识和能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无法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无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农村初中应该加强对初中化学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要组织教师进入城镇学校去旁听和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扩大对农村初中的投入,要为其输送具有更高专业素质与能力的优秀教师,利用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初中任教,达到优化农村初中化学师资队伍结构的目的。
3.加大对农村初中的财政投入
当前的农村初中化学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不仅由于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较低,同时也因为农村初中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没有足够的条件支撑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初中的财政投入,要逐步完善基本的化学实验设施设备,让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到较为专业的化学实验室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去观察化学现象、学习化学知识,在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农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政府做好主导工作,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建设,为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进一步推动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需要正确掌握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并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有意识地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策略,推动初中农村化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甘茂盛,张建明.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2]王国伟.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