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6-03崔守元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崔守元

摘 要:阅读能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的重要基础。从课程教学中,阅读又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首先为学生建立一个基础,在初学语文课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的方法是,一初读感知,二细读体会,三反思体会。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延伸,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这习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无论是课程改革以前,还是课程改革之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被看作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重要的手段,也是学习语文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重视朗读 重视合作 重视感悟 敢于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187-02

阅读能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的重要基础。从课程教学中,阅读又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首先为学生建立一个基础,在初学语文课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的方法是,一初读感知,二细读体会,三反思体会。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延伸,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这习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无论是课程改革以前,还是课程改革之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被看作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重要的手段,也是学习语文的必要途径。我是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一名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略有所得,在这里与各位教育同人共同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1 重视朗读

在阅读能力培养中,朗读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我所面对的都是小学基础教育,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厚,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以夯实学生基础为主。学生要想真正的理解一篇文章,就要从“读”字中入手。由于小学生没有太多阅历,知识面也很窄,感悟能力差,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否则单凭学生自身,难以体会到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范读是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教师的范读下,学生能很快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比如是欢快还是高昂、平缓还是低沉。故而,教师范读能使朗读训练变得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会随之提高。小学生正处于少儿阶段,模仿能力非常强,在教师的代领示范下,学生会很快入境,有的学生还能将教师的阅读过程摹仿得十分逼真。时间久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就多了。那么读书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范读时要全神贯注,将自己与作品融为一体,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技巧,使语调丰富多变,从而达到打动学生内心的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实践也表明,通过朗读,学生能最快地领略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有能够富感情地,代表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觉,因此,让学生饱含感情的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读出音韵、读出音境、读出情趣。例如朗读《再见了,亲人》第一自然段。按照课文本身表现出来的内容气氛,朗读时运用快、中、慢三种速度来表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这些内容叙述志愿军战士与大娘惜别及劝慰的情景,根据内容气氛要进行缓慢阅读。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工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 积极合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合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如此、家庭如此、我们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如此。《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搭建舞台,给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合作学习恰好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舞台,学生活跃发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变得热闹活泼,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打开思路。此外,合作学习对培养集体意识也十分有利。班级不等于班集体,作为一个班集体,不能缺乏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合作学习通常以2~4为一个小组,偶尔会多些,老师将任务分配给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更要团结一致。除了集体意识外,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是有帮助的,在合作学习中,当众多学生的思维汇集在一块时,必然会碰撞出新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完成教学内容,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种形式,并不只局限于课内阅读中,要把它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相结合。要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千万别把合作学习变成一种形式化,那样只会事得其反。现在的学生都非常注重个性,注重与众不同,往往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细心聆听他人的想法,将自己的所得充分的融合与吸收,我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大幅的提高。

3 重视感悟

无论是我们所学的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目的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学习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这挖掘出来,并把它理解吸收,最后形成我们自己的所得,把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一种能力,这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表明,学生在独立感知课文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做些符号批注,对象包括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等,并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这样才能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对启迪思想、精华灵魂和张扬个性是十分有益的。调动感官,促进感悟。人类认识世界首先依赖感觉。感觉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在深入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积累文化积累和反复吟诵,阅读时,可运动声音、录像、画面等多种手段,综合发挥听觉、视觉、加上嗅觉、触觉等的作用,来体验文章的丰富内涵。语言文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来描述客观事物,而学生阅历不足,有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这给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运用音、像、画等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将文字变为浮现在眼前的画面,从而降低文字的抽象性,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这是一种不错的感悟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月光曲》一文之前,可播放音乐《月光曲》,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妙,这是“感”,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感性体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抽象的文本,把音乐的起伏与课文所描写的画面对照起来感受,体会贝多芬谱曲时心中所蕴涵的情感。这就是悟,是理性思考的过程了。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自如地体会到贝多芬的创作的《月光曲》的思想境界了。这种直觉反馈对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借助多种媒体的运用帮助学生在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效果尤其明显。因为诗歌具有语言简练、意在言外的特征,给阅读者留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4 敢于质疑

“学贵有疑”,敢于提出质疑,能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大胆的质疑能使学生探求新的知识的动力。由此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素质提高很有帮助,教师应该讲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在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散文《荷叶》中“怎么样才能感觉到极高极高处阳光的呼唤?”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连续提出三个问题,这样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示知欲,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对此老师要及进启发引导。这三个疑问,即是而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生命的探寻,感悟人生要脚踏实地、顽强奋斗,才能享受到那极高处的阳光。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它更加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它还强调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学生产生问题才可能积极地通过学习去解决问题,因此,设法时学生产生问题,这才是成功的教学方式。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来看,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来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方法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照顾到了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內动力,从而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学习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当前教育的要求,应当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提倡质疑,促进学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其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诉求,不要以说教为主,发抹杀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只做辅助指导,以达到理想效果,以上就是我的浅知拙见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朱慕容.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4.

[3] 杨艳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68.

[4]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8.

[5]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