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教学效率
2015-06-02李兴林
李兴林
摘 要: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必须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口算数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简单探讨了对小学生口算数学能力进行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优化
口算能力是笔算与估算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加强,要求学生能够口算一百以内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乘除。若想对小学生口算数学能力及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口算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大都以形象为主,其往往对具体实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在进行“十以内的加法”计算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铅笔、橡皮、尺子等实物,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摆放计算,通过数数的方式进行加法的口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感觉。
二、理清口算算理
口算算理是对口算依据、规则、合理性以及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过程,通过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学生能够对口算的技巧进行熟练的掌握。计算理论是对计算方法的过程解释,而计算方法则是对行为进行的规定。只有当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口算的原理,才能够对口算的计算方法进行完整的掌握。因此,必须进行算理的训练,帮助学生对基本口算原理及算法进行掌握,培养学生灵活性的思维能力。
三、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
当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时,其情绪及思维都处在极度活跃期,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够十分敏锐真切地感受、理解问题。比如说,在进行“加和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找出多种计算方法。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做任何评价,鼓励学生采用其喜欢且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加深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的口算数学能力。
四、进行多样化的口算练习
在进行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时,教师要对练习的方式进行创新,确保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永远保持对口算练习的新鲜感,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口算练习活动。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对吹泡泡游戏的讲述,让学生对零的减法意义进行理解,将数学知识融入教学情境中,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接力赛、听算、口算卡片等方式对学生口算能力进行提升。
总之,通过上文的探讨可以看出,若想对小学生口算数学能力以及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首先,要培养学生口算数学的兴趣;其次,要理清口算算理;再次,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最后,要进行多样化的口算练习。
参考文献:
[1]李志云.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14(01).
[2]武晓玲.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