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015-06-02周宗鹏
周宗鹏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其中有一条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业的改革,提倡缩减学生的学习时间,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虽然作为一门文科,但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读写锻炼,却忽略了学生的实践锻炼。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开展大量的实践性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地在课堂上,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大量实践性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性的语文活动中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大量实践性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开展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朗诵、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学习思考,能够将较为抽象的语文知识化为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知识的学习积累,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阶段,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进行思考,学习到新的知识。开展实践性语文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表现自我,体会课文内容情感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进行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到快乐和情感的把握。学生进行模拟表演重点不是学生需要演绎的多么好,而是学生能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体验。如,在学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演绎来进一步的体会聂将军伟大的精神。对于学生的精彩演绎,教师要持肯定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夸奖,并且能够指出学生表演存在的小缺失,这样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生活
在我们的新课标中,有一条是强调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广泛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多带领学生进行生活的体验,在实践中探索真理。教师让学生体验生活,增强实践能力还可以结合学校和家庭等,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带领学生进行春游、秋游等活动,让学生能够领略自然风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在特殊节假日里结合家庭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意,然后让学生进行日记总结,能够总结自己的表现和感想,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了生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体会,能够在互相交流中促进彼此的成长。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要真正地重视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将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由此可见,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质量,不能按部就班地模仿专家的教育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时操作。
参考文献:
[1]高鲜为.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学周刊,2013(03).
[2]禹旭红.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
[3]殷作富.关于语文知识分类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06).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