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中的三星
2015-06-02徐徐困意
徐徐困意
在智能手机中有这么一个品牌,从广场舞大妈到商务精英,从追韩剧的女神到网吧游戏屌丝,它可以说遍布中国各个阶层。这个“伟大”的品牌就是三星。三星电子成立至今76年,其间发展可谓跌宕起伏,甚至遭遇过灭顶之灾,却屡次力挽狂澜,反倒逐渐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储存芯片生产商、TFF-LCD显示器生产商、液晶电视生产商和手机生产商,在业界被称为“打不死的三星”。
三星能够走到巅峰,并非一蹴而就。通过学习与模仿,三星很快就掌握了相关技术,接下来就是积蓄力量,一鼓作气,超越对手。事实也是这样,当对手正陶醉于华美的成绩单时,三星的战车呼啸疾驰。不过,这一路狂奔也让三星在业界存有较大的争议,涉嫌剽窃别人的技术成果,处境尴尬。2011年,iPad 2发布会上,拖着病躯的乔布斯还不忘对三星冷嘲热讽。在一个名为“2011山寨年”的短片中,他集合了在过去一年中山寨平板电脑的厂商LOGO,其中有谷歌、三星与黑莓等,而三星的LOGO被摆在最中间醒目的位置,意味深长。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人的冷嘲热讽其实也是三星进步的最大动力。如果三星决定推出什么产品,那么它就会大手笔地予以支持,旗舰Galaxy手机就是如此。2012年,在iPhone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国,三星将其广告预算提高了四倍,从7 800万美元增加到了4.01亿美元。这比苹果多出6 800万美元,比Android市场中最接近它的竞争对手还高出2亿多美元。而这还仅是其全部广告预算的一小部分。这种促销手法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三星就抢走了苹果的很多市场份额。
但是,随着苹果的大屏策略对三星造成了打击,三星进入2014年后,业绩下滑之快令人咋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三星2014年上半年发布的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5在上市后的三个月内销量1 200万台,相比前代Galaxy S4减少了400万台,少于三星预期的40%。报道还称,三星高估了Galaxy S5的市场需求,其总体销量低于预期,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仅达到了此前预期的一半。为挽救颓势,三星在去年9月份发布Galaxy Note 4,这部手机从第四财季开始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三星的颓势。除了Galaxy Note 4,三星还于11月在中国推出了全新的Galaxy A系列中端手机,希望借此扭转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趋势。不过,由于较一般的配置以及较高的售价,让Galaxy A系列并没有火起来。
如果面对苹果的打击,三星还可以应付的话,那么国产智能机军团的崛起将可能冲破三星的帝国堡垒。随着小米、华为和酷派等多家手机厂商发力海外市场,中国手机已成为全球霸主三星的劲敌。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2014年第三季度,三星以7 810万台的出货量及23.8%的市场份额仍位居首位,但同比出货量下降了8.2%。而来自中国的小米,却给出了相当惊人的成绩:三季度出货量1 730万台,显著增长了211.3%,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2.1%飙升至5.3%。在出征海外的新生国产军中,华为成了一面旗帜,被国人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希望,“华为即将取代三星”日益成为媒体主流观点,华为高层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了要超越三星的雄心。作为中韩技术派标杆企业,华为与三星的死磕必然长期存在。虽然上坡的华为和下坡的三星离势均力敌的平衡尚远,但华为要攻击三星命门的移动业务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在国内市场上,凭借着低价格高参数的性价比优势,2 00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市场几乎依然是国产的天下。但这种中低端市场的冲击还远远没有达到“击败三星”的地步。新生国产力量的崛起固然值得赞颂,但吹捧过头就变成了捧杀。什么是捧杀?过分赞扬和吹捧,会导致被赞扬者招致他人反感。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过度营销的反作用。对小米等国产厂商来说,不黑不吹才是最恰当的立场。不过,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媒体话语权日益分散的情况下。
对三星来说,苹果以及中国手机厂商的夹击给三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属于外患。除了外患,三星也内忧不断,其精神领袖—会长李健熙身体状况一直令人堪忧。到目前已经接受了数月的恢复治疗。三星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公司权力的交接,独子李在镕将接替李健熙的位置,顺利完成过渡对三星来说也至关重要。三星集团高级副总裁李久恩解释说,申宗均对三星电子在手机业务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不会贸然将其撤掉。看来三星是想求稳。
就现在看来,内忧外患的三星的形势每况愈下。在来势汹汹的苹果登陆部队,以及以小米为首的国产集团军的冲击下,三星急需利用新旗舰突围。日前,Galaxy S6毫无疑问担任了突围先头部队。但Galaxy S6真的能胜任吗?相信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