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禾

2015-06-02刘亮程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柴垛柴禾西化

只要是农村人,谁没有见过柴禾?但是有谁像刘亮程这样关注、思考这不起眼的柴禾,而且是它漫长的“一生”?在常人看来,柴禾仅供烧火做饭或取暖,但在刘亮程的眼里,它是有细节的,有故事的,有生命的,它慢慢地衰变、朽烂直至“死亡”。这普通而又宿命的柴禾,引导我们的思想走向丰富,走向远方,给我们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全新的眼光。

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们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待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 文章第6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2) 结合全文,说说“柴禾”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

【参考答案】

(1)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的情绪。

(2) 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对柴禾的描写表现了人们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

柴禾作为象征意象,象征了家与传统生活方式,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2014年,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6的时候,其广告文案“Bigger than bigger”比手机本身还要轰动。这句话,苹果大陆官网译为“比更大还更大”。众多网友在笑痛了肚子之余,将其恶搞为:“比‘逼格更有‘逼格。”

“比更大还更大”,这样的表述,若给诗人、评论家余光中见了,必定要批评“英文没学好,中文却学坏了”。余先生在1987年撰写文章指出:“英文的影响,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他认为,“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道地中文“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必将面目全非”。

语言文字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中文而言,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变化。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交流频繁的世界,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不免相互影响、相互混杂。这几年,英文词典中收录过gelivable(给力)、lianghui(两会)、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这样的词汇,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NBA、GDP、CPI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余先生说自己出身外文系,并非语文的保守派。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可能是难以避免的趋势,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

英语,作为全球最通用的语言,是中学生天天在学习的一门学科。这个阶段,正是“中文没学好,英文也没学好”的阶段。不妨看看余光中先生对中文英文差异的理解,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或许会有深一步的认识,对不同语言的学习,或许也会有些许帮助。

猜你喜欢

柴垛柴禾西化
狼狈为奸
远去的柴垛
远去的柴垛
狼和狈的故事
消失的柴禾垛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
母亲的柴禾垛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
母亲的柴禾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