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高校的职业化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2015-06-02李博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化转型院校

李博

摘 要: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正处在职业化转型时期。但在这些高校的职业化转型过程中,其政策、观念以及高校内部中都还存在着一些阻碍,究其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促使地方高职高专院校竞相升格为本科院校,与传统的本科院校同质发展。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培养出来的人才出现了“过度教育、学非所用”等问题,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使地方院校不能很好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该文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方面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职业化 转型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45-02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的必要性

1.1 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

第一,人才培养规模。根据中国就业网的最新数据显示,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总数为629.19万人(非全部地区),2014毕业生数量约为700万,毕业生总数大于各行業人才需求总数。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没有明确的区分和区别,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不完善、不合理,导致一些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第二,人才培养类型。根据中国就业网2014年第一季度统计市场需求数据显示,职高、技校的市场需求人数136.27万人,专科需求人数106.45万,本科需求65.83万,硕士以上需求3.97万。数据表明,市场的需求大量指向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的人才产出量并不能与市场需求量相吻合。从市场需求量和院校数量对比来看,学术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过剩。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化转型可以迎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加就业,推动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改善,同时也利于合理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结构。

第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国就业网2014年第二季度统计市场需求数据显示,市场对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增长;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缺口最大。

实际上,“用工难”与“就业难”是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一对相对概念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教育所提供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的技术型的人才匮乏的矛盾非常突出。市场需求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迫切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推进职业化转型。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2000年以来“专升本”的七百多所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尽快推进职业化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和市场紧密对接,以便让毕业生能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1.2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化转型就是顺应市场、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需要地方高校在学校管理体制、人事聘任制度、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缺乏开放性和完整性,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化改革丰富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1.3 顺应了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的世界潮流

目前,应用型的实科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已经逐步形成学术性和职业性双重制教育体系。1数据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为20.6%,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因而德国的大学毕业生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硕士。即便在20.6%的大学毕业生中,也还有相当大的比例属于德国高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就是说,其学业仍属职业教育范畴。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教育在研究知识、传递知识的同时,也面对市场做合理的职业化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之后,学校的办学定位的分类分层与分化也必须要正面面对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转型,以顺应世界的潮流。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与转型困境

2.1 政策导向不明晰

国家政策的导向不明晰。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也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望与导向。然而,我国的教育评价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科型人才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并没有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一份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估所有的本科院校;一份以本科院校为主要对象的高考考卷考不同层次、类型的考生,评估、高考的单一化误导了价值追求的单一化”。[2]为了符合这种单一化的评估标准,一些学校宁可削足适履也要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从而丢失应用教育的传统,放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

2.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这些差距的表现也致使不同地方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高校的实力与发展转型力度不均衡,导致的结果是,不是所有地方高校都能推进职业化转型。但是几乎所有地方都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国家政策中要求至少600所高校职业化转型有相当大的难度。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的路径选择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注重从高水平学科导向社会及学生需求导向转变,职业化道路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转变,要使学校从传统的校园中走出来,在治理结构、服务能力与水平等层面上体现现代化、职业化的特点,从而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3.1 国家政策重点支持职业化教育发展

首先,国家要对高等学校进一步放权。虽然高校在内部管理中已经获得了一些自主权,但是在与社会市场的对接办学中,政府管的依然过多过细。比如,放宽专业设置的限制,设置新专业以及开设的数量的审批程序以及审批要求放低,如此才能使得地方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利于高校办出特色。

其次,政府要借鉴企业科研税收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给予优惠政策,从而推进校企合作;同时,在政策上对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给予鼓励和支持;鼓励地方高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地方政府积极主动与地方本科院校共建教育资源,做好统筹整合。[3]

最后,注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各类职业学校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会发生变化,打造灵活的学体制。逐步实现资本投入社会化,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实行股份制,市场的强大的竞争力会使高校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为了社会的效益,为了自身的发展建设,更加努力地深化改革。只有学校运行的好,企业才愿意投资,从而实现高等学校逐步实现“市场化”,最终交给市场管理。[4]

3.2 科学合理地进行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化转型,不能搞“一刀切”战略。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适合职业化转型,也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职业化转型,因为存在有部分院校和部分专业具有研究型的性质,不适合职业的道路。其次,要推行试点改革,确定学校改革的合理数量,针对少量的、有实力的,或者已经具备良好的实验、实力基地的高校进行改革,实力小的高校可以进行合并后再进行职业化转型。最后,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型高等教育与普通学术型高等教育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完善学生学习通道,促进职业型与学术型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3 转变传统的“轻职教重科教”理念

首先,要明确“普职”两条腿均衡发展的理念,大力提高职业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其次,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最后,要转变“轻职教重普教”的陈旧观念。这些除了要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积极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从政策和制度层面逐渐配套,真正在社会上形成尊重技能、崇尚高素质劳动者的风尚。

3.4 对接当地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使本科院校与产业对接,充分利用当地及其周边的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基地,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办出特色。

參考文献

[]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2-15.

[2] 钱国英,徐立清.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顾永安.高校强省与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基于对高校分类指导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3-25.

[4] 赵杰,钟丽萍.浅谈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途径[J].教育教学管理,2014(12):19-20.

猜你喜欢

职业化转型院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转型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沣芝转型记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