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实践
2015-06-02张慧田卫平李丽
张慧 田卫平 李丽
摘 要:该文探讨了校园文化在校园体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在教学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校园体育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亚文化。当前的校园体育实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校园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都对体育实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 体育文化 关系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075-02
1 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广义的文化体现在地理、历史、人文、科学等等多个层面上。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沉淀,每个学校也必将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有校园文化[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基本功能是进行着对受教育者身心层面进行直接影响的活动。传道授业解惑是学校的基本功能之一,而这种功能在很大一方面上是对受教育者心理层面来进行影响。学生通过参与学习学校组织的文化课程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逐渐使得心智得到发展。在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对学生的身体层面的影响来促使其正常发育,这一影响的通常途径是相关的体育课程。
在当今的校园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出现失衡[2]。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很少有空闲时间在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而在学校中的体育课程的规划的不合理也导致每周仅有的几节体育课程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保证学生的正常健康需求。在另一方面,体育精神的实践在高校中效率很低,在空余时间,很多的学生宁愿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上网游戏上,也不愿拿出来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在当前学校对学生的身心培养已经失衡的先决条件下,如何突破单纯体育课的局限性,来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实践体育精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想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作为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其自身的文化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群体中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对学生是具有引导性的,而且其影响是多层次的。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体育精神和物质的总和,也就是指以校园为活动空间,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运动的各种手段为前提,多样的体育锻炼为内容的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对学生而言,它能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使其全面发展。有研究认为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4]。而依托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和延续性将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实践联系起来,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促使他们从根本上来遵循这一“行为指南”。
2 校园文化的特性与体育实践的关系
校园文化有三个重要特征,每一个特征都对体育实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互动性
具体而言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互动,例如师生互动。良好的互动性是学校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师生间的互动不仅能较好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在另外的方面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在体育实践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必须的,在最基本的体育课上,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传授,学生演练的方式就是一种基本的互动。而在其它方面,例如师生间的比赛,日常的项目经验交流等等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体育实践如果仅仅局限于体育课的形式,则会加大身心发展的失衡。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和其它课程一样是种压力。而课外的师生互动,则是因为兴趣使然,体育实践如果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进行,起到的效果将是巨大的。
2.2 渗透性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师生无时不刻都在他们的言行举止、思维理念中诠释它。正是因为它是无形的,所以它的作用经常被忽视。事实上,校园文化如同春風,在无形中对师生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校园体育实践中,最重要的不是体育课程的多少或者是质量,而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师生对体育实践的理解,实现他们从被动接受体育教育到主动实践体育精神这一思维转变,而校园文化的渗透性无疑能对这一转变产生很好的效果。师生对体育的思维发生转变之后,他们的体育实践就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程了,生活中,处处是体育场,处处是竞争,而体育精神中的公平竞争,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都将无形渗透到师生的生活中与教学实践相互渗透,形成一种良性交融[5]。这不仅能强化校园生活中每一部分的实践,更从整体上对校园文化进行了进一步诠释和完善。
2.3 传承性
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它不是一个人,一代人而形成的。它是随着时间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如同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下一代人对它的补充完善都使得校园文化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为学校能够实现影响师生身心发展这一基本功能提供了支持。校园文化的传承性如同一种遗传因子,在学风,学术研究等等方面能作为行为指南,而对于体育实践也是意义重大。体育实践的核心在于体育精神,而体育精神中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是指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以最大限度来达到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这些正向的精神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中的顽强拼搏,创新凝聚等理念也是和体育精神相符合的,在历史的传承中,他们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完善。所以,校园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校园文化为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时空环境,使校园体育文化得以弹性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支撑和拓展了校园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6]。校园文化的传承将影响到体育的实践,而体育实践的成果也会对校园文化进行不断修正与完善。
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7]。校园文化互动性为校园体育实践提供了方法,其渗透性则为体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其传承性则与体育实践的核心体育精神密切相关。
3 校园文化对实践体育精神的新思路
利用校园文化对校园体育活动的影响来实践体育精神,将是一个新的思路。而要实现这一思路,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这也是所有的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师生互动,将教书育人只是当作例行公事,久而久之造成师生间的关系日渐生疏,这极大的影响到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另一种情况则是有些研究型的教师太过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中的互动,这样会长期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一种敬畏感,从而产生距离,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一位好学者、好教授,但严格来说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要想从校园文化的互动性上来进行体育实践,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营造出一种互动的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修养。其次是要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诙谐,轻松,民主的环境中来传道授业解惑。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有更好的接受度,同时也敢于提出问题。互动性还体现在课余的时间中,师生的互动不能仅限于体育课。在课余的时间,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间的各种比赛,竞技活动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助益的过程。学生能参与到体育实践中来,对于老师而言,在互动中学生的反馈也是其修正教学方案的重要参考标准。
3.2 意识转变
利用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和传承性,要努力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学生不愿进行体育锻炼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他们没有这样一种意识,没有这样一种习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这无疑对校园的体育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8]。
要实现意识转变,要从两个方面下手。首先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终身体育以及体育的核心体育精神的内在。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在学业繁重的当代,身体健康是学习的基础。这里也体现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在阐述这些理论给学生的时候,只有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才真正愿意去倾听,去了解。其次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对体育实践的理解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这一现象在如今的90后中尤其明显。我们应改变过去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方法,从主观上来“授之以渔”,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享受快乐。这也要求教师认识到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注重因人施教,循循善诱。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必须适应外界体育大系统的要求。旧的校园体育文化整合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了,这就要求建立新的整合机制,不断更新自身内在的结构[9]。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在校园活动的各个层面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当前的校园体育实践中面临着各种问题,利用校园文化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三个特征对体育实践进行整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它的核心在于以注重师生关系为基础,循循善诱,差异化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龙兴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路径浅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6-57.
[2] 杨德安.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三要素” 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6):101-103.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沈阳东北书店,1949.
[4] 陈友民.试论现代大学体育精神[J].江苏高教,2010(5):63-64.
[5] 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10-13.
[6] 劉玮,黄玺新,刘希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及教职工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 352-354.
[7] 贾爱萍,夏祥伟.试论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2):1-4.
[8]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中国体育报,1995(6):21.
[9] 于蕴,虞荣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