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济发展方向探析

2015-06-02于明

关键词:经营模式发展方向

于明

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兴起和不断壮大的高校经济。本文着重研究高校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对高校自身成长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利用经济杠杆,为高校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助力,完善自身造血机能,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校经济 校园周边 经营模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 发展方向

目前高校经济也成了经济发展的一片沃土,面对这块大蛋糕,大量的社会资金也在不断的涌入高校,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无论是校内校外,都相对形成了一个商业圈,且已逐渐形成规模,为提供就业、勤工俭学岗位,拉动消费,推动高校发展壮大和地方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

1 高校经济现状

1.1 高校经济目前已作为一个经济热点引起各方的关注,围绕高校师生的各种生活学习科研教学需求,而衍生出的各种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区域经济效应还是相当可观的。从经营品种上看,涵盖日常生活用品、医疗卫生用品、电子产品、食品、文化用品等类型。行业包括零售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服务业、通讯业、医疗卫生业、快递业、建筑维修等行业。从经营形式看,有超市、便利店、小摊点、连锁加盟店等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在校大学生消费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消费总量也日益增长,并且消费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此外高校扩建或搬迁,新增专业和扩招学生,就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教学设施、教辅设施等的投入,这样就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商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2 高校经济规模与总量。有数据表明: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收入已占到城市经济的40%;德国海德堡学院经济收入已占到城市经济的65%;国内,北京海淀区依托北大、清华等大批高等院校发展的学院经济圈,已经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利润增长点。而以“985”“211”高校为中心的经济圈正俨然成型,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不容小觑。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校区有一万七千名学生,年人均消费10000元左右,人均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50%用于外出就餐、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也就是每年有近亿元的资金在校内外流通,由此带动的高校周边物业租金一直都呈稳定上升态势。

1.3 高校周边经济

高校周边经济是高校经济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很好的与企业相结合,获得的经济效果将会不言而喻,从而带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产生蝴蝶效应,拉动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就高校本身来说,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科研成果、历史传统做积淀,不但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发挥更好优势之外,还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顺利的产生经济效益,定准高校自身在拉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用创新的理念、思维指导推动自身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

1.4 面对如此一块大蛋糕,高校在利用这些经济优势上似乎动作不大。具体表现如下:

1.4.1 校内经济由于各部门管理权限的原因,利益保护。外部资金进入比较难,即使进入了,高校设置的条条框框也相对较多,难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高校是育人的场所,完全商业化,与教育的理念也相悖。而高校自身的资金相对有限,也只能满足师生的一般生活需求。

1.4.2 有些高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也引进了社会资金,如公寓、食堂、超市等由社会资金经营,由于价值观的取向不同和社会资金的短视行为,产生诸多问题,如收费过高、服务质量不高,学校无法干涉、内外腐败等,无法实现双羸的结局,反而造成了两败俱伤。使得学校不敢继续下去、社会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

1.4.3 高校本身和社会对于高校经济的如何发展也没有真正的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高校过于用功于教学和科研,社会只看中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交集很难融合。往往是由现实推着走,走下去就走,走不下去就停,有的甚至回到老路上。

1.4.4 由于利益的驱动,高校内各职能部门各自经营,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有后勤经营的超市,也有其他部门经营的便利店,有后勤经营的食堂档口,也有其他部门经营的西餐店,在高校内部呈现出多家争食,相对无序的状态。

2 如何发展高校经济

政府应对高校氛围的建设有所规划,让高校相对集中起来,汇聚人气,形成高校文化圈,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升,政府对此要有相应扶持政策。北京大学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效应和知名度,就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应,推动了IT产业的发展,使得联想、清华紫光、方正等高水平的大公司纷纷选择在北大周边建立,这是各大高校应该学习的。作为各大高校,应该提升层次,而不是停留在外围经济上,并通过经济带扩大,让高校经济与社会经济进一步融合。

2.1 政府宏观调控

2.1.1 目前高校在校学生数达700多万,这样一个庞大的年轻的消费群体所产生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同时高校周边的房地产也成为香饽饽,房地产商乐此不疲。有的地区高校周边的家庭式公寓正成为校园经济的最新热点。此外,由于毗邻大学校园,周边的商业网点如休闲、娱乐、餐饮、零售、快递等,也不断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大学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稍加规划的商业氛围,就可以拉动周边经济,带动百姓消费。目前国内有的城市将高校园区和高科技产业区统筹布局,以高校教育产业为导向,立体式多元化发展教育培训、会展、休闲旅游等各式产业,同时对就业、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将起到推动作用,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繁荣。

2.1.2 对政府的建议。随着政府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到高校周边,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时尚服饰、房地产、快递等行业也将会得到快速的拓展,高科技产业也将利用高校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汇聚到高校周边。从而使第三产业比重大大增加,也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实现国家所倡导的优化产业构的构想。

①政府要高效利用开发高校的“外部性”资源,充分认识到高校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强联手,促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实现双赢。

②以高校资源为依托,以机遇为主线,加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围绕高校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圈。

③理顺各级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少一些行政干扰,多一些扶持,加强高校周边环境的管理,为高校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地方政府应正确审视高校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影响,有效合理应对负外部性的影响,最终实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目的。

2.2 高校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

笔者认为,高校的经营模式应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是国家目前所倡导的经营模式,就是把高校内现有的经营行为进行整合,把由后勤经营、其他职能部门经营、个体经营这三股流合成一股流,成立专门的管理公司,规范经营行为,双向目标,分类改革,做大做强高校经济,形成反哺学校、服务师生、提高职工待遇的多赢局面。对校内经营资源进行整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 要统一思想,从上到下,都要认识到高校的发展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不能被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所左右,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2.2.2 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绩效和目标管理为导向,分开管理职能与经营行为,不能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分类改革,明确目标。

2.2.3 先练好内功,增强自身造血机能,状大自身实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逐步走向社会,进而实现减少学校资金支持,反哺学校,服务师生的目标。

3 未来高校发展的模式

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把大学的功能归纳成以下几点:①知识的创造源。②人才的培养库。③文化的传播者。④经济的增长源。⑤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不错,高校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份额已被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证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具有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支撑点。而创新也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高校的知识资源在区域经济创新中又有了新的解读,一是要求知识资源在质和量的标准上要有提升,二是要求知识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延伸,高校不仅为社会提供合格适用的人才,还要与市场经济活动建立起有效联动机制,成为经济实验田,一方面了解市场需求,主动修正培养目标和方向,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经营模式发展方向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