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现状研究

2015-06-02陈英

关键词:民办高校现状

陈英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教育引导等方面值得借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民办高校现有的课程设置、考核措施的弊端日益显露,对此,如何提升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水平,使其更具有灵活性,更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程考核方式 现状

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从多方面认识学生,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又能反映出民办高校教育课程现有的弊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此,下文将以经管类专业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为例作进一步分析。

1 民办高校课程考核种类

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以教材理论知识为框架,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应掌握技能的需求,实现学生完成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的蜕变,兼具理论知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一般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①知识检验型:当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将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原理、法则、规章制度等)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检验。②应用型:以理论知识为背景,面对列出的实验要求,学生主动(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设计实验,从现象观察、结果分析到撰写报告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考察其知识的应用情况。③综合检验与应用型。经管类专业涉及众多科目,例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领导学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当一段时间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教师可依据所学内容设置综合类实验要求,以检验学生的综合掌握能力。

2 民办高校考核方式现状

随着教育环境发生改变,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成绩由多部分构成,一般来讲,其包括平时成绩、其末考核成绩、实验成绩三部分。

2.1 平时成绩考核。其主要是考核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遵守情况等,其占最终成绩的20%左右。

2.2 期末考核成绩。这主要是以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内容与往年考核内容并无太大差异,实验操作也是课堂教师重点讲解的部分,总体而言,难度较低,其占最终成绩的60%左右。

2.3 实验考核成绩。部分民办高校对实验性质较强的课程,多采用这种方式考核,其主要是平时作业的布置,即学完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设置统一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发到教师邮箱,其成绩判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四个标准,占最终成绩的20%左右。

3 考核方式弊端分析

①考核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民办高校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实际,围绕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评价,但其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而在考核中,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考核方式,很难保证公平性;其所设置的考核要求过于简单,忽视了社会对此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容易导致学生对考核不重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②比试所占比重较大。无论是平时考核、期末考核还是实验考核,学生的笔试成绩均占成绩的比重过大,这使得学生对考核认识不科学,有的将复习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方面,忽视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对自身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动手操作的培养。③考核标准过于笼统。民办学校所设置的考核方式均依据教育大纲逐步开展,因其民办性质,在考核方式上不敢过于创新,因而与公办学校如出一辙。但这使其丧失自身特色,及竞争优势逐步下降。经管类专业实验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但在考核中,其停留在实验操作的表层,实验操作内容多是以往教学案例,学生积极性不足,实验课变得“五花八门”,远离了其考核的初衷。

4 提升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措施

①坚持考核方式多样化,做到“因才考核”。不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因而在考核方式中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在经管类实验课程考核过程中。教师应逐步细化考核指标,从实验操作具体流程,学生理论知识运用,实验报告分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降低笔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部分考试可采取开卷考试,通过观看相应的电影、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演讲等,实现考核内容更加灵活化,加大语言表达、实际操作、课堂表现等成绩比重,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依据考核指标全面提升自身素质。②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新型考核模式。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其学生上网查询信息资料,与教师、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获取本专业的社会就业信息,因此,学校在考核时,应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创新考核模式。例如,在考核实验操作过程时,对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上网查询与参考相关书籍)、实验创新的理论基础等进行考核,这将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开发其潜能。③结合实际情况,实现考核内容具体化、丰富化。目前,各民办高校关于课程设置的考核内容过于笼统,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考核中,平时考核、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内容多以理论知识考核,即对所学内容的“转述性”考核,如果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答案较有条理,便可获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与经管类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因此,民办高校应将考核内容更加具体化,除了对理论知识考核之外,加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考核,包括知识应用,团结合作,思想道德等,可围绕某一知识开展相应的比赛,将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内容,从而实现考核内容丰富化,从不同角度完成考核内容。

5 结束语

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考核方式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考核方式,充实考核内容,借助网络技术等方式实现考核新模式,改变以往考核方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从而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琳.语言类课程考核模式探讨[J].语文学刊,2014(21).

[2]陈宪泽.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学园,2014(31).

[3]孙雅娟,焦阳,潘颖.Photoshop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4]李冬梅,陈东彦,宋显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考核方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7).

课题项目:

武汉工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2014Z03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现状研究——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现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