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层特稠油蒸汽驱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5-06-02赵新法于蓬勃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技术对策蒸汽驱影响因素

赵新法 于蓬勃

摘 要:该文以辽河小洼油田洼38块东三段深层状特稠油蒸汽驱试验为例,从油藏地质条件、油藏工程参数设计、注采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深层特稠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回字型注采井网设计,注汽干度、注汽速度等注入参数优化设计,地面管网保温、分层注汽、泡沫调剖等注入方式优化设计,井筒隔热、井筒环空排干、井筒环空注氮气等控制系统热损失设计,高温泵、无接箍泵等适合蒸汽驱举升工艺设计,形成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的系列技术对策。

关键词:蒸汽驱 深层层状特稠油油藏 影响因素 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028-01

1 洼38块东三段蒸汽驱基本情况

小洼油田洼38块东三段油藏埋深-1240~-1430 m,平均孔隙度22.3%,平均渗透率1066×10-3 μm2,单井有效厚度最大达56.6 m,平均21.5 m,净总厚度比为33.6%,20 ℃原油密度0.98~0.99 g/cm3,50 ℃地面脱气原油粘度7477~38700 MPa·s,凝固点13.64 ℃,平均含蜡量1.98%,胶质+沥青质含量33.56%。

洼38块东三段2007年起开展蒸汽驱试验,蒸汽驱开发方案主要参数设计如下:井网井距:反九点井网,100m×100m;注汽速率:1.8 t/d·ha·m;井组采注比:1.2;井底蒸汽干度:大于50%;油藏压力:3.0~4.0 MPa;结束方式:蒸汽驱5年后转注水开发,生产2年。

2 蒸汽驱开发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东三段深层蒸汽驱试验5年,蒸汽驱阶段油汽比、采注比等技术指标未达到设计值。

2.1 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主要因素分析

2.2.1 油藏地质条件影响

分析影响蒸汽驱效果的原油粘度、油层埋深、油层净总比、孔隙度、起始含油饱和度及渗透率等5组地质参数,结合各井组见效时间,注汽井单层厚度6 m左右,储层孔隙度25%左右井组效果最好,储层物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及注采井连通性差井组效果差。

2.2.2 油藏工程参数影响

(1)开发井网设计。

东三段蒸汽驱试验采取的是“反九点”井网,从井组受效特点看,部分井组二线井见到明显汽驱效果,但受东三段窄条状油藏特点限制,原井网边部采取不规则井网,受效井数少,不利于提液,无法满足蒸汽驱采注比要求。

(2)注汽速度设计。

东三段蒸汽驱试验单井注汽速度设计重点考虑满足深层蒸汽驱井底干度需要,但是深层蒸汽驱受油藏条件制约。提液难度大,采注比低,如洼38-18-15C井组日注汽量156 t/d,井组阶段采注比仅0.78,阶段油汽比仅0.08。

2.2.3 注采工艺技术影响。

(1)井下技术状况。

试验区油井平均吞吐7.6轮,多轮吞吐造成固井质量差,管外窜槽、套损等问题突出。

(2)井身结构。

先导试验注采井网中32%为侧钻井,侧钻井难以实现分层注汽,影响蒸汽垂向上吸汽状况,侧钻生产井内径φ127 mm,φ70 mm大泵(接箍外径φ103 mm)无法下入,导致蒸汽驱过程油井提液受到限制。

3 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对策

3.1 优化蒸汽驱油藏工程设计

3.1.1 选择合理注采井网

蒸汽驱井网设计既要尽可能使注入的蒸汽向多点均匀推进,提高面积扫油系数及有效热利用率,又要满足实现真正蒸汽驱开采的采注比大于1.0的要求[1]。对深层特稠油蒸汽驱同时面临井底干度低及举升难度大这两个制约因素[2],实施中必须保证一定的注汽速度以保证井底干度,对应井网结构必须满足临界排液能力。对东三段油藏充分考虑井网二线井见效实际情况,采取类回字型井网,提高采注井数比,保证采注比达标,促使蒸汽腔形成及扩展。

3.1.2 优化注汽參数

蒸汽驱首先要保证井底蒸汽干度,对于深层层状油藏,埋藏深及油层厚度相对较薄的因素导致注汽热损失大,因此操作过程中尽可能以足够高的注汽速度保证井底干度。同时选取的注汽速度必须与油藏实际的排液速度相匹配,保证蒸汽驱有效采注比。蒸汽驱过程中要不断摸索最优注汽速度,随着注入时间延长,地下温度场、压力场发生变化后,相应的注汽速度要适时调整。

3.2 优化注采工艺

3.2.1 多手段控制热量损失

蒸汽驱热损失包括地面热损失、井筒热损失和地层热损失,热损失的大小是决定蒸汽驱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深层油藏蒸汽驱影响尤甚[3],降低热损失主要对策有:地面管网采取高效保温材料,高效隔热管、井筒环空排干、定期补氮等措施减少全系统热损失。

3.2.2 强化油井提液

一是将泵下入到油层中下部,既放大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量,同时避免气锁、闪蒸影响。二是采取高温泵、无接箍泵等适合高温蒸汽驱举升工艺技术,提高泵效。

3.2.3 加强蒸汽驱调控

一是采取井筒内封隔器分层注汽,改善垂向吸汽剖面提高热采效果。二是采取蒸汽泡沫剂控制蒸汽驱窜流、提高扫油体积系数。

4 结论

有利的油藏地质条件是保证蒸汽驱效果的前提,合理的注采井网、注采参数等科学的油藏工程设计是保证蒸汽驱效果的基础,成熟的配套注采工艺技术是蒸汽驱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文章.稠油注蒸汽热采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 任芳祥.深层巨厚稠油油藏立体井网蒸汽驱机理初探[J].特种油气藏,2011,18(6):61-65.

[3] 柴利文.中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试验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5,12(6):44-47.

猜你喜欢

技术对策蒸汽驱影响因素
CO2辅助蒸汽驱对四种钢的腐蚀性能影响模拟
提高杜229块蒸汽驱驱替效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齐40块蒸汽驱热能综合利用分析与评价
传递原理在稠油复合蒸汽驱方案优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