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融入初中教育中的意义、定位与路径

2015-06-02叶金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初中美术

叶金容

摘要:将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既是民间美术传承不息的需要,也是初中学生美术修养的需要,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又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应当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适当地选择和穿插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充实美术课堂,重点是要普及基本的鉴赏知识,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理论,鼓励一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成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人。

关键词:初中美术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是普通劳动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和日常的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与生活相融的美术形式,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像人类的“基因”一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民间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得到了教师、家长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把散落在民间中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带进课堂,是宣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是拓宽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美术实践和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拟结合多年从事初中美术教育时思考的结果,就民间美术进入初中课堂的重要性、功能定位和主要路径作一些梳理和分析,提出一些观点,供同行们参考。

一、民间美术需要通过融入初中教育而得以传承弘扬

民间美术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有绘画、雕塑、服饰、建筑、手工艺品,甚至是一些风俗、器具、生活方式也可以成为其表现载体,堪称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经过五千年发展,流传下来并比较得到大家认可的中国民间美术包括:年画、剪纸、蜡染、扎染、彩印花布、刺绣、织锦、风筝、泥塑、彩灯、土陶、花瓷、香包、布老虎、面具、玩具、竹编、草编等。传承这些民间美术,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成就与特点,从中感知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才智,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为民间美术的发扬光大奠定最根本的群众基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留给人们通过师徒相传、口口相传、家里祖传等方式来继承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何传承并弘扬这些宝贵的民间美术,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要认真应对的现实问题。

初中教育不同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小学教育,也不同于以应考为主的高中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基本能力的形成。无论是将来进入普通高中和大学,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并开始就业,初中阶段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基础而重要的作用。抓住这样一个阶段,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美术通过初中美术课堂而进行基本的普及,对民间美术的代代相传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后继无人,与一定时期忽视了民间美术在人人都要经历的初中教育的地位不无关系。唯有在初中这个中国最普及的教育平台上,把民间美术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了解,才能因此而获得其传承下去的群众基础,发现有兴趣、有潜质的民间美术传承人。

二、感知民间美术有利于初中生的快乐成长与提高美术素养

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往往是学生比较耳濡目染的内容,是人与物、用与美、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的有机统一,具有较强的手工性、原真性,极大地区别于机器重复制作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探究。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质朴特性与初中生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因此,也更容易走进初中生的生活和创作。民间美术创作美的过程也是创造欢乐的过程,学生在赏析和参与民间美术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体验并感受美术的欢乐,实现身心的更加和谐发展。通过民间艺术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到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使用手和大脑的乐趣,是深受欢迎的在“玩”中学的教学方式。

将民间美术引进初中课堂,是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完善,也是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升华。初中生处于比较叛逆好玩的阶段,传统的美术教学有太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让民间美术进课程,鼓励学生从最熟悉的东西入手,甚至是自己动手学习并完成美术作品,会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学习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他们放松心情,热爱生活。

民间美术还具有很强的乡土特色。让学生在初中课堂上感知民间美术,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感受本土文化,领略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启发他们珍惜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

三、初中课堂民间美术教学的重点

民间美术内容繁多,难易不同。有的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如蜡染、织锦等,仅能给学生以欣赏为主,了解其基本特点。有的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间较多,如陶艺、编织等,可以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学,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艺和方法。也有的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而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剪纸、染纸等,可大量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因此,初中课堂上的民间美术教学,应该依次递进,实现三重目的。

(一)普及鉴赏知识

民间美术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要引导学生首先在知识层面上掌握民间美术,学会如何去发现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造型、色彩、材料,在通晓其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体会和鉴赏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首先要引导他们分清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种类,了解每种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民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质朴率真、随意大方。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寓义、基本表达方式。

(二)掌握基本理论

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色,知道民间美术的创作题材源于生活,其作品大多是与生活有关的实用物品,多采用常见的材料,制作的技术相对简单,但实用性很强。要告诉学生,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劳动之余,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件件工艺品或者其他作品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热烈而丰富的,反映在作品上是一种热烈的色调,夸张的造型。

(三)操作与传承

要多一些关于民间美术的操作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感知民间美术,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深入认知。要通过操作课让学生学会根据制作对象的功能、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达思路。在锻炼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民间美术的传承人。要鼓励那些对民间美术表示出浓厚兴趣,在操作中表现出独特潜质的学生,大胆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民间美术上,争取成为民间美术的掌握者、发扬者。

参考文献:

[1]贾洁.如何实现初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的结合[J].考试周刊,2013(92).

[2]朱俊青.初中美术教学与民间艺术相融之谈[J].文理导航,2013(4).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初中美术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