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2015-06-02周建良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体会生物

周建良

摘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组织和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提出自己的体会:结合教材灵活设计探究内容;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讲授法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多开展一些课后探究活动;手脑并用,在动手、动脑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生物 探究性学习 体会

新课程要求生物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发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探究性学习,力求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课程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探究性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灵活设计探究内容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更好地“用教材”,才能让教材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检索人教版四册初中生物教材,不难发现,科学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可以说,现行初中生物新教材重视科学探究过程的内容,比比皆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在探究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书本介绍了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是怎么做的?给你提供相关的器材,请你设计一个试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另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通过引导学生对其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纠正实验的不足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材中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对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很有好处。

二、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万能的方式。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要依靠多种教学方法,用一种方法来教所有的生物知识显然是低效的。较明智的做法是,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例如心脏的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这些涉及理论性强的知识,使用讲授法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无法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运用讲授法,去讲授知识的难点、盲点和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领悟知识。

例如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鉴于学生对心脏的感性认识较少,学生光靠阅读和讨论效果也不好,探究就更困难了。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心脏的模型和挂图,让学生对心脏获得感性认识,同时教师编心脏结构的顺口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又如,讲“神经的构成”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对大家感到陌生而抽象的神经进行类比呢?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当教师拿出一根露出铜丝的导线时,学生就很容易答出,电线相当于神经,电线胶皮相当于神经的结缔组织膜,铜丝相当于神经纤维,功能也相似,都能传导。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多开展一些课后探究活动

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再加上受时间、材料等的限制,使很多探究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应多开展一些课后探究活动。

例如学完种子的结构和萌发后,我有意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玉米种子的放位对出苗有无影响,哪种放位(尖朝上、平放、尖朝下)更易出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通过此类课后学生探究的活动,将课堂知识渗透到课后实践,既可巩固有关种子结构和萌发方面的知识,又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根的向地性生长,懂得农业生产中种子的放位对出苗也有影响。

又如,在学生学完绿色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后,结合我们当地塑料大棚种西瓜的实际情况。教师有意设问:塑料大棚内的西瓜如何授粉?有些学生马上说:人工授粉。教师趁机布置课后作业,让家里大棚内种西瓜的学生利用周末各自领几个同学帮家长为西瓜授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既懂得了单性花,又会辨认雌花和雄花,还会为西瓜进行人工授粉,这堂课的知识一经探究和实践对接,学生自然熟烂于心。

可见,激发和启迪学生去探究,会使课堂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又顺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手脑并用,在动手、动脑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手操作,更需要学生去动脑思考。结合科学方法的特点不同,可将探究性学习分为以下三大类:

1.动手探究:主要运用观察、测量、记录、实验、制作等操作性的科学方法为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并记录家人的一些性状,制作泡菜,测量胸围差,制作膈肌运动模型,栽培一种常见的植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等。

2.动脑探究:主要运用假说、推理等思维性的科学方法为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解读并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等。

3.网络探究:主要利用网络信息为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收集和交流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收集和交流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创设一种让学生能积极、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眼观察”“动手做”“动口交流”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去体验、去感悟,乃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体会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