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我不状物
2015-06-02
想做纯粹的艺术家,拒绝被贴上各种身份标签,李婷婷的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既有着传统水墨绘法的运用,又十分鲜活地散发着“当代精神”。自从2007年获得人民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以来,李婷婷屡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群展及交流活动,去年12月开幕的“听听:李婷婷个展”更是获得了广泛好评。李婷婷的作品中不见人物;而她画中的物品仿佛散发着魔力,让人驻足。当这位年轻艺术家说出“我不状物“这样的话,我很是吃惊。然而,细细听过她对自己艺术探索的阐述,相信读者们会和我一样豁然开朗。
I ART:你这四五年来是否有一个大致创作方向,期间又是否经历了变化?你是否有多个创作方向?
李婷婷:最近几年我一直都在努力,希望能用水墨这种材料来表达我的想法及我所理解的当代艺术。题材上,涉及的都是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一把椅子,一对沙发,一件柜子……都是我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东西。这几年我学习书法碑帖,获益很多,相对应地在作品画面上也有变化。
I ART:从艺术身份上说,你认为自己是中国艺术脉络的传承人之一么?还是说认为自己是一个跳脱传统,体系外的独立艺术家?
李婷婷:我从来都没想过要传承什么或者要沿袭什么,我深深喜爱前人留给我们的艺术财富,也充满敬畏与景仰。但我更希望以当下、今天的个人经验或者个人体验来完成我的作品,我不想主观地去传承谁或者沿袭了谁,因为毋庸置疑,我骨子里流淌着的都是受华夏文明滋养的鲜血,一举一动,一笔一划都透露着它的痕迹。我思考更多的不是传承,而是当下。作品不能游离于时代精神,让所谓的“传统”在当代鲜活起来,这是水墨艺术家值得深入挖掘的东西。我希望我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家,不沾染谁的影子,不被老祖宗的光环束缚,不被划分,不被归类。很难,但一直在努力。
I ART:你也曾接受了传统的水墨技法训练么?您是怎样将其融合于自己独有的创作手段中的?
李婷婷:我从小接触毛笔宣纸,小学就开始花无数时间精力去学习“国画”,一直到我23岁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上研究生,我的导师黄华三先生改变了我的思想,我们笑称为被洗脑。他带领我发现一个新的世界。材料还是原来的材料,可是气息面貌全变了。那年我在细长条的宣纸上画了无数瓶子出来,没有叙事性,没有文学性,没有历史,没有政治,没有规章制度,也没有为寻找“意义”而产生的纠结,作品一下子就变的纯粹,放松,这对于我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水墨这种材料有无限的可能性,画久了慢慢地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在创作里面,手工的痕迹太玄妙,也太美妙,我有时候会着迷。当然技术不能当作炫耀的武器,绘画完全不是要练就技术而已。
I ART:你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当代生活中才有的物品,其中有西洋风格明显的家具。它们在水墨语境下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不知您是如何决定被描述的对象的?描绘这些西洋家具又有着怎样的意图?
李婷婷:这几年作品中的图像大多来自于我的家中,沙发,水晶灯,柜子,浴缸等等,是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熟悉的东西总会触动我,让人想要去表达。但是我不状物,不是要具体描绘某一事物,我也不想要意义,不想有意图,有的人总是会问,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达的思想是什么,我希望抛开文学性,叙事性,地域性等等,仅仅有个物像而已。这个物像可以是我创造的,也可以是观众想象的。
I ART:你的绘画中充满静物而不见人物形象,能针对此方面讲讲您的创作概念吗?我观看您的作品时,感觉仿佛是观看着‘谁的肖像画,虽然这个人物并没有出现。您赞同这样的解读么?
李婷婷:每个人读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在里面,艺术其实是人内在的意识。作品会唤起观者的内在意识。不同的读者,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读作品,可以近距离地感受水墨在宣纸上的晕染流淌,也可以一扫而过,捕捉作品瞬时带给你的感觉。有时候我不希望太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什么,或者我要做什么,我希望模糊这些显性的概念,让观众有足够的空间去想。曾经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告诉我,她很喜欢沙发的作品,但是她总是不能长久的面对作品,她觉得孤独,这种感觉让她害怕。观众身在其中去感受它,体会它, 这种解读性就会变的非常地广泛。
I ART:你是否愿意被认为是女性艺术家?还是更希望被看作是仅是艺术家而已?
李婷婷:我希望仅仅是艺术家,不愿被归类划分,不愿意被贴上女艺术家的标签,我努力摆脱女性易有的小情调、小清新、希望以更宽阔的面貌来呈现艺术,不被贴标签最好。
I ART: 如果我没弄错,你刚刚做了母亲。进入母亲这个身份给您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么?
李婷婷:作为新进的妈妈,刚刚开始一种新的人生体验,生活节奏完全变了,具体这种改变如何体现在作品中,可能需要慢慢来感受。
I ART:不知道为什么,观赏你的作品之时,总隐隐感觉与西方近当代绘画有某种精神上的关联,例如里希特、培根或者是Peter Doig的作品。你的学习生涯中是否也吸取了西方艺术的经验?有哪几位西方大师对你影响较深么?
李婷婷:最近几年我总喜欢四处走走,到欧洲,美国去看看各个博物馆,各个艺术区画廊,感受当代艺术的氛围,我对于一切艺术形式都充满兴趣,我愿意试着去理解与感受,经常觉得看展览就如同经历头脑风暴一样。我希望跳开中国画或者如今称之为水墨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作品,去创作。在泰特、蓬皮杜、古根海姆、MoMA等等美术馆举办的特大展览中,我发现,好的作品大多都超越了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等等,不会被它们束缚,或者那些背景呈非显性存在。这些艺术不被封闭,我希望自己也能自由,自由的仅仅是使用了水墨这个材料而已。我一直努力着这样做,在西方的艺术家中对我影响比较深的艺术家有CY Twombly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原作是在慕尼黑的一个博物馆。看到原作时我彻底惊诧了,震撼,当时我真的想哭。超大朵的玫瑰花,奔放自由的笔触,不遮不掩一股脑儿呈现出来,我毫无防备地被他俘虏,觉得他的自由的力量带有魔力,我愿意跪拜,愿意追随,这是我最爱的艺术家。那年回来我创作了一件沙发,带有他的影子,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件作品。
I ART:能否说说你接下来的创作计划和方向?
李婷婷:我的创作没有特别明确的计划,我接下来要往哪里走,我不确定,因为,只要提起笔来就有无数的可能性。(采访:李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