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资源库的构建与研究

2015-06-02奚永旺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

奚永旺

摘要:该文阐述建设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资源库的重要性,以艺术类院校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构建艺术类院校产学研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并利用这一平台,把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中,以扩大特色数字资源的社会共享功能和效用。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特色资源库;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59-04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rt ki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igit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Then it is taking the librar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s an example and constructing the art college library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platform. It makes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base platform. It fix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expands characteristic digital resource sharing of social function and utility.

Key words: Art;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database

1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图书馆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自己的特色信息资源,要利用特色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我国,随着艺术类专业的火爆,艺术类院校的数量逐年有所增加,2002年全国艺术类院校只有597所,2012年增至1679所。除传统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民办高校设立艺术类高职专业则更多。十年间全国艺术类专业院校增加1082所,考生人数增加了97万。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活动的特殊性,除具备普通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外,在体现艺术活动的特色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从而真正做到为院校师生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1]。

当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以各种文字等书目线索资源库为主,缺少全文、图形、音视频及事实型数据库;国内专业学术视频比较少,百度或搜狐等视频缺乏学术针对性。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传统的文献信息数据库之外,还要注重加强全文型、音视频型与事实型数据库等元数据库的建设。只有建设专业的特色资源库,才能逐步缩短国内艺术类院校与国外艺术类高校的信息化差距 [2]。

2 如何构建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

2.1 特色资源库要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优势

艺术类院校区别于普通综合性高校,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3]。

(1)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拥有下沙校区图书馆和桐乡校区图书馆,原藏书结构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主。 2004 年,为顺应时代的要求,浙江传媒学院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2008 年数字图书馆建成。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有效地整合资源、平台、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个性、透明的服务。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数字图书馆以传媒视频资源为内容特色,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供文本信息、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为教师对作业的点评和学生之间作品的交流与展示提供了便利。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藏书逐步改变为纸质文献、电子图书和音像资料并重,并力图保持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的结构合理。同时,浙江传媒学院为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结合ASP网页编辑,在高性能的服务器与网络上,构建一个适合艺术类高校的产学研图书馆特色库网络平台,提供统一的特色资源检索服务系统。以传媒视音频资源为内容特色,包含图片、文字和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各种网络编程技术基础,组建一个基于图书馆资源的开放式软硬件的集成平台,实现了搜索、下载、上传、发布等功能。

(2)浙江传媒学院以全国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为技术需求方,与以广播电视研究所和浙江传媒学院为技术供给方,整合高校与地方资源,采用校地共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促进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的建立[4]。促进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简称产学研)的相互配合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3)以辅助学科建设为中心来组织资源、提供服务,把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提供简单便捷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特色资源,配置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视听空间,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浙江传媒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访学、产学研合作平台、交流生、交换生、短期访学、国际课堂、联合培养硕士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2.2特色资源库平台主要服务内容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主要服务内容为:①建一个开放式专业学术视频基地,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资源中心”。②改造传媒研究共享空间:进行实体环境改造、各种设备配置和技术环境优化,再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视听空间,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③推出特色资源网络服务:引进国际表演艺术期刊数据库、美国电影学院电影目录数据库、视频知识服务系统、数字音乐资源、集成教学图片数据资源、电子报纸数据等资源。④规划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服务:创建电视节目研究元数据共享资源、举办一年一度文化节活动、学生作品库的发展完成递交与建库工作、外文资源的利用培训。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建的传媒特色资源库,包括学生作品、教师作品、校内举办学术、晚会活动、教师精品课程等,自建数据库是图书馆依据自身资源,独立开发建设的特色库, 是未来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如自建的电视节目研究资料库,这些自建资料库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5]。以浙江传媒学院媒介创新学习资源中心为例,该中心包含百部电影、百部书籍、教学推荐、开放课堂、作品集萃等栏目,栏目内容很多都是学院师生参与策划并亲自拍摄的,展示了浙江传媒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水平与能力。另一部分是学校电子数据库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及媒介创新学习资源中心,特别是为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学术论文、超星和书生电子书、英语学习平台、名师讲坛视频等现有资源,符合传媒特色,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3特色资源库平台核心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核心是统一检索系统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所有数字信息资源的集合中心,其内容无所不包,收藏种类也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视频、标准等,尤其是建设数字图书馆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逐步成为主流。如何通过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来实现对所有资源的搜索,是检验数字图书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6]。

2.3.1 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

全文搜索即从文本或数据库中,不限定资料字段,自由地萃取出讯息的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服务系统旨在针对各种不同类型数字资源进行应用检索整合。全文搜索引擎实现了标题、作者、关键词、任意字段等检索,特别实现了对文章中任意字段的检索,使用户能够快捷地获得检索结果;检索内容包括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原文获取等多种服务。导航分类目录是收录各类优秀资源,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系统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作为特色资源库平台的核心组件,与其他应用系统(如资源调度、馆际互借等)无缝集成[7]。以中国知网的全文检索为例,每天都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次全文检索,同时支持简单检索与高级检索,是全文搜索与导航的领军先锋。

2.3.2 元数据搜索

元搜索引擎(META Search Engine)接受用户查询请求后,同时在多个搜索引擎上搜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在提高搜索速度、智能化处理搜索结果、个性搜索功能的设置和用户检索界面的友好性上,查全率和查准率都比较高。如图1所示。

2.3.3快速检索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来定义文献检索类型,将定义结果存储在“快速检索”中,快速检索功能帮助用户像利用搜索引擎一样检索,用户也可自定义多个快速检索集。

2.3.4统一检索

统一检索系统是针对现有数字资源异构问题带给用户的检索障碍,而开发的一个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用户可在一个友好统一的界面和查询环境下对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统一进行检索,并以统一的界面显示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简化了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

2.3.5多面关联搜索

用户检索其中一种资源时,同时显示其他相关资源信息;检索一方面内容的同时,将获得其他各方面信息的内容(图书、期刊、专利、视频、论文、标准、报纸等),如图3所示。

以上资源检索都基于元数据平台,利用可视化的用户体验,实现包括元模型添加、删除、修改、发布等维护功能;并且能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已有元模型的分类、统计、使用情况、变更追溯等。多用户的操作,导致平台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尤为重要,因此平台的支撑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

2.4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支撑条件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的网络技术支持相当重要,本文拟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平台后台数据库,结合ASP网页编辑,构建一个适合传媒特色的特色库网站。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对于关系数据库都是共通的,可以用来读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在系统平台的选择上, 我们选用Micro soft Windows 2008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是专为强化下一代网络、应用程序和 Web 服务的功能而设计,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拥有 Windows Server 2008,可在企业中开发、提供和管理丰富的用户体验及应用程序,提供高度安全的网络基础架构,提高和增加技术效率与价值。选用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 IIS) 作为Web 服务器,选用简单、灵活、扩充性较强的Visual Studio 作为数据库前台开发工具,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资源库,能满足多用户需求,保证数据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师生共计一万多人,通过可视化平台,可以同时支持1000在线人数,各自通过账号登陆,对其进行分布与统一管理,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达到学校大多数师生的点击搜索需求,满足学生足不出户也可获取自身所需资源与服务。

3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

如何把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中,形成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笔者认为,①应重视宣传、推广和使用。通过信息发布、宣传、培训、主动联系学院部门骨干教师与学生,发挥更大效益,通过新生始业教育,使特色库资源成为师生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学习资源中心平台,使用自己校内一卡通账号登陆,完全实现了以上功能。②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和相关部门联动,制定相关规则与办法,鼓励师生自主上传具有传媒特色作品,包括作业、参赛、获奖、讲座、演出等。③建成传媒特色的资源库,为学科发展提供科研支撑服务,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强化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信息能力,把握传媒研究动向。④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区的现代教学环境、配置活动桌椅满足各种需求。⑤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结果的跨越,调动学生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得以在校园网上延续。⑥整合学习——实践——研究环节,科学构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8]。浙江传媒学院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跟下沙开发区共建的,早在2007年底就投入运行,新建的孵化中心就相当于它的“保温箱”,通过两年的时间,把小企业孵化好了,再送进产业园。这两年的孵化过程,是对大学生创业的一种资助,更是一种竞争性的选拔。⑦ 通过区域联盟与网络服务,推广传媒特色资源的社会辐射面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特色数字资源的社会共享功能和效用。浙江传媒学院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立18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广播电视实用人才[9],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使学院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⑧以个性化用户需求为导向,与合作单位相互扶持,发挥资源和技术的双重服务能力,强调多渠道、全媒体资源、静态和动态有机机会的资源建设模式,保障数字资源服务能力的持续发展。浙江传媒学院在2015年3月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不仅顺应了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和中国影视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将对我国影视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浙江省桐乡市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稳步推进电影学院的发展,并积极筹建浙江国际影视制作基地,打造南方影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影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实验示范区。

4 结束语

(1)高校图书馆特色库资源平台建设任重而道远。其中,艺术类院校产学研特色数据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资源库的有机合成、合理分配利用都需要长时间的搜集。音视频文件、平面作品、摄影、绘画等资源也要逐步完善。

(2)要提高用户的一站式检索技术,需要借鉴学术搜索平台等[10],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同时集成多种传媒特色信息资源与服务,形成一个以重点学科服务为主体的科研支持环境。

(3)通过基于引进与协作自建的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来创建以媒体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多功能的信息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环境和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转型与变化、如何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新的服务方式也逐步展开,通过构建图书馆数字化特色资源库,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能力和文献保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应在经费的投入与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对艺术类院校予以支持,以促进特色资源库平台的后续性发展[11]。

参考文献:

[1] 刘泓.谈艺术类院校图书馆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J].艺术探索,2006(6):149-150.

[2] 阮海红,郑金莹.论特色数据库库的创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3):13-15.

[3] 项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级创意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5):11-13.

[4] 于洋.以产学研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 (3):25-28.

[5] 马静.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实现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3):9-12.

[6] 杨杰.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教育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6):7-8.

[7] 杨槐. 高校数字图书馆设计与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5.

[8] 刘素芹. 艺术类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探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2(2):15-17.

[9] 元玉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23-26.

[10] 彭林军.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3):24-26.

[11] 李小丽.树立典型走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道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7(7):79-82.

猜你喜欢

数字化建设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外语语言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