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

2015-06-02刘久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9期

刘久红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它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教师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学院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识课,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本门课程,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呢?该文主要探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通过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精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高职 ;自主学习;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44-02

Abstract: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the core of the students life-lo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teachers in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s a public required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eneral lessons , we should be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autonomous learning this cours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through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correcting students' misunderstanding; By organizing teaching, guid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room assessment, promo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so improv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improv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tonomous learning; computer teachin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当今社会科技知识爆炸性增长、现代化生产结构激烈变化、劳动力市场频繁波动,学会学习是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学会学习首要条件是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具体包括自主学习的自我定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2]。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院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即:1)拓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计算机新技术、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3)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重点是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4)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各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建立高效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端正学习态度,纠正认识误区

笔者通过课堂组织的随机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本门课程还存在以下一些认识误区:

计算机就是玩游戏、QQ聊天、听音乐、看电影、上网等活动的娱乐工具。没有发挥出计算机更大的作用——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效率与品味。

高中时相关的知识就学过,重复学习没意思。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与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差不多,但绝大多数学校都在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信息技术”这样的升学考试不考科目,所以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水平普遍不高。

与自己专业无关,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所以这门课程没必要开,没考虑到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现代职业人这是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

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让学生认真学、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首先要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1)列举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纠正学生片面的把它作为娱乐工作看待。2)分析生活中、日常办公计算机操作的典型工作任务,请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让学生意识到还有很多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要学、可学。3)举例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工具地位,意识到不管是什么专业,都要掌握好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将来工作的需要,都应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2 精心组织教学,引导自主学习

2.1 “翻转课堂”,确立课堂的主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掌握得越好。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是先教授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将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设计成一个或者两个小项目进行训练[3],没有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境设计实训,学生学完后还是不会用计算机解决学生、生活、工作的实际问题,因此,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练习的灌输式教学流程,它没给学生留下创造、想象、主动探索的空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以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实践操作,在实践练习与实训中掌握操作要领,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从知识灌输向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学习转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设计。

2.1.1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课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4]。问题情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富有启发性、诱导性和针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计算机作为现代人学习、生活必备“工具”之一,我们可以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情境,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Word时,我以学校正在组织的“寝室校园文化艺术节”“校篮球赛”“校园十佳歌手”等活动为主题,“翻转课堂”布置制作宣传海报制作的学习任务,引入文档的编辑排版操作,用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索。整个任务学生通过素材收集、文字格式设置、图片编辑、综合排版等一系列任务的自主探索学习,老师适时指导,将Word中文字、图片编辑的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并运用与实际需求,使学生真正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功能。

2.1.2 设计实践练习,强化学习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强化课程的学习目标,必须尊重学生的起点、掌握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学习思路。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训练密度,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实训练习的设计犹为重要,其实训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分组练习和项目实训等多种形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实践练习,都要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创设有意义的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现实出发去思考和探索,唤醒蕴藏在学生心里的潜力,启发和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在课堂中逐步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努力通过学习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提高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PPT版块时,我精心准备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几个主题:校园文化生活、主题班会、本专业的学习指南、周边景区旅游等,4人一组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请学生收集相关素材、分工合作、通过网络学习探索PPT制作,老师适当给予指导、最后请学生上台展示、汇报自己的作品,使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的舞台,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学习能力。

不过,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社会、时代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精心准备实训项目,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2.2 网络化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依赖于教材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课程教学,网络时代网络化教学能够使教师随时随地对课程知识进行积累、重构、提升,使学生可以脱离教材、课堂随时随地进行课程自学[5]。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空间课程、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课等网络学习平台应运而生,极大地富丰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模式,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内学习扩展到课堂外随时随地学习;从老师完整的课程内容教学到自主的选择学习模块,使学习更能满足个性需求。计算机应用课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空间课程、MOOC、微课、QQ学习交流群、微信群等)将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案例、素材、视频等)传至学习平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充分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反思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学习,老师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与自主学习能力。

3 重视课堂评价,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评价是检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情况,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它是自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6]。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如何?是否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老师还需补充哪些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信心,教师要讲究评价艺术,评价方式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学生互评三者结合;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定位,老师评价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展示优秀富有创造性的作品,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强化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学习Word版块的表格制作时,给出一个参考模板,鼓励学生大胆修改,设计自己的个人简历,每当收到学生一件件独具个性,特色鲜明的作品时,对那些表格栏目设置合理、字体设置美观、段落处理精确得体、表格边框底纹设置大方、页眉页脚灵活多样的作品,我都会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还鼓励学生之间互评,找到并学习其他同学的亮点。实践证明:有效科学的评价和教师的肯定,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高职教师肩负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创立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2] 何基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75-78.

[3] 樊晓卿,刘常炜.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3):21-22.

[4] 范亚南.创设情景,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J].新课程(上),2012(1):41-42.

[5] 钟丽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17):229-230.

[6] 卫玮,李中杰.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