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这里停留(上)
2015-06-01果果
荷兰,是一个和风有着不解之缘的国度!
它坐落在地球的西风带上,一年四季西风吹拂。
同时,它濒临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海陆长风经久不息。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让荷兰成为一个多风的国家。
原来,荷兰全境有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是一个“低洼”的国家。
听说,低洼之地有聚风的功能呢!
风生水起……嚯嚯哈嘿!
其实,荷兰的原名叫做“尼德兰”。
“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低洼之国”。
因为低洼,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湖泊!
看到这些湖泊,果果的头顶盘旋着一个大问号——
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工具,将风和水有效地利用起来呢?
“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
“有了!”
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第一座风车。
他们用风车抽出湖中的水,灌溉庄稼,还用风车碾压谷物,磨粉炼油。
风车就像是老百姓的守护神,帮助主人排忧解难。
最大的风车在正常风力下,每分钟可将1万加仑的水提升到4英尺的高度。
这是什么概念?换算一下你就明白了。
也就是说,最大的风车每分钟可将30多吨的水提高1米多呢。
我的天啦!果然是“大力神”!
17世纪时,“大力神”出尽了风头,“他们”凭借巧劲和蛮力,创造出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区。
从此,风车成为荷兰民族文化的象征。
荷兰人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
那场面,动感极了!
也有人说:荷兰的风车,最早是从德国引进的。
开始时,仅用于磨粉——肉桂粉、胡椒粉、亚麻粉……
其功能相当于中国的“石磨”,只是个头大了些,相貌“洋”气些罢了。
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开展,风车不再局限于磨粉功用,而是扮演起水车的角色,并且发挥出巨大作用。
力大无穷的风车可以快速排除积水,帮助荷兰人民加速围海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还对风车进行了改造。
根据当地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有人给风车配上了活动的顶篷,方便风车及时调整方向。这样,风车就可以四面迎风。
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
也许,风车并不是荷兰土生土长的产物。
但是,果果觉得,风车在荷兰的精彩生活,足以让它名扬世界。
果爸说,有些精彩是你想不到的。譬如:荷兰的风车会说话哦!
只要你读懂风车翼板的位置,你就知道,荷兰的风车有“它们”的语言!
荷兰的风车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分别表示三种含义:庆祝、短休和长休。
根据风车翼板不同的倾斜程度,人们就可以了解风车主要想表达什么。
打个比方,如果风车主中了彩票,他就可以足不出户,用风车替自己表达高兴的情绪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荷兰人还通过风车上预先设定的信号来传递讯息。
这是什么样的信号呢?
嘘……
秘密!
咦,有些荷兰风车系着蓝色的缎带。
这是为啥呢?
原来,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有些风车会系上蓝色缎带,表示可以免费参观。
其实,当风车不工作时,风车主还是很愿意邀请大家前来参观的——就像邀请朋友参观自己的豪车一样。
瞧,我的风车,四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这是风车中的卡迪拉克。
瞧,我的风车,整块大柞木一气呵成——这是风车中的老爷车呢!
这些,都是风车主的骄傲。
当然,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蒸汽机、内燃机、涡轮机的发展,风车的功能性越来越弱,留下的更多是观赏性。
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12000座,每台拥有6000马力。可现在,荷兰全境仅存1000多座风车,散落于荷兰的12个省中。
数量大为减少,但风车依然是荷兰不可缺少的形象代表。
无限动力,迷人外表——还有谁能比风车更夺人眼球?
也许,只有那个被风车撞了脑袋的堂·吉诃德先生。
其实,在荷兰的谚语中,人们早已将不理智的人称为——“被风车撞了脑袋”。
这,也许就是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构思的源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