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的实效性在于“行”

2015-06-01尤亮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分制品德志愿

尤亮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投入的人力、精力不可谓不少,德育的首要地位也相当明确,但在实效性上总是差强人意,特别是学生关爱他人、热心社会公益的品行还有待极大地提高。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结合区域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学分制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力求将学生的“知”与“行”连接起来,孕育爱心,寓“德”于“行”,真正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一、德育重心——转移于“行”

“德”,会意字,会视正行直之意。《荀子·非十二子》中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可见“德”在与人的交际中,“行直”之后“然后为德”。其本意更侧重于“行”。“育”也是会意字,本义为生育、生子,后引申指教育、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过程性和操作性,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习惯,内化为品性。所以学校的德育内容应重在“行”。

传统的学校德育,定位于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往往是重“知”轻“行”。为了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从中央到地方、乃至学校的校本化德育内容,有“纲要”、有“准则”、有“规范”,林林种种,不一而足。面对内容如此繁复的德育内容,学校更多的是采取直接教学方式的灌输,把德育工作直接等同于课堂教学,传授道德认知。许多地方还通过思想品德测试进行评定学生的道德修养,而这样的考评方式或许能培育学生思想品德考试的“高分”,却未必能培养学生与之匹配的道德行为,遑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许多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体验,这些活动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正面的导向作用。在知、情、意、行四要素中,无论是直接的灌输、还是包含多种德育目标和教育意义的活动,都对知、情、意有提升作用,但这些活动却尚未涉及“行”。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认知,也情动于衷,有积极向善的意愿,却始终未达到化作日常行为这一关键环节。社会风尚的根本性转变,依赖着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行为又更多依赖着学校对学生的育德。这样的育德的过程就是围绕着“行”的终点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长期的行为训练、体验实践、模仿提升中逐渐积淀内化为潜意识的有道德行动,由他律行为变成自律行为和自发行为。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从办学初的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开始,确立“乐己乐人乐天下”为校训,在德育工作中大力弘扬志愿文化,要求全校师生人人争当志愿者,用行动来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志愿者行动纲要》,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让全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从“知”这一基础层面转向“行”这一关键层面。

二、德育途径——落实于“行”

人在品格发育过程中,总是控制、压缩自身利己的一面,逐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进而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乐己乐人乐天下”的校训倡导首先要让自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然后推己及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带给他人快乐,即以提升他人幸福为目的。随着个体的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达到更高的境界,要承继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的民族传统,达到“乐天下”的目的。行为者在增加别人幸福的同时,也会增加自己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又收获“乐己”的效果。这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仁”的思想,也体现了西方文明倡导的人人要有“爱心”的理念。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育”的重任更多的是要为了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推己及人的道德升华、让学生在“行”中理解认识、内化认知、提升道德行为的目的。

传统儒学经典《礼记·大学》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了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再从家庭家族到国家,最后是治理好国家,天下太平。志愿服务也正是让学生在行动中,提升道德修养,达到“修身”的重要目的,这是连接德育“知”与“行”的必由之路。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全面落实“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孕育爱心,提升道德修养。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志愿精神的培育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个时期,作为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学校更应为儿童创设志愿精神的发展与参与活动的条件,满足孩子在道德成长中的需要,发挥儿童的潜能,为孩子拥有一生的利他性行为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可以结合小学生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班级中广泛开设志愿服务岗位(简称志愿岗),引导孩子自主参与到利他性的志愿服务中去,体验“乐己”与“乐人”,逐渐内化为自主行为。班主任可以梳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具体内容,并精心设计班级志愿服务岗位。比如管理花草的“绿化管理志愿岗”、保管图书的“图书管理志愿岗”等等。班级志愿岗是志愿服务中最基础的岗位。班级志愿岗的设立、招募、培训与服务,引导低年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培养志愿精神。

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以有组织的团体形式开展,学校整体育德行为应以学校的最基本单元——班级为志愿文化的载体。班级是一个有着共同的愿景,健全的组织机构,有效的管理规范,良好的人际关系,优良的班风和传统的团体。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使学生获得共同的道德认知,为利他性的志愿服务行为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的志愿者团体,可以共同商讨制定班级志愿者队伍的名称、口号、制度、组织机构等,甚至在班级开设志愿文化专栏,展示志愿文化建设成果,宣传志愿精神。学校一方面可以引导班主任与学生自主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只要发现有志愿服务需求项目,即可申报并可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发并公开招募一些志愿服务项目,由各志愿者团队进行自主选择,参与志愿服务。在社区的广阔舞台上,引导学生体验在生活中的利他性行为给他人带来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效果,进一步认识生命价值,提升自己与他人的幸福感。金鸡湖学校组建了校园导游志愿大队、蝴蝶监测志愿大队、助老爱幼志愿大队、网络志愿大队、图书管理志愿大队和爱绿护绿志愿大队等。在生态环保的蝴蝶监测活动中,让学生明白监测蝴蝶对环保的意义,增强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参与呵护生态,关爱生命,志愿服务的热情;在图书管理志愿服务中,学生不仅学会图书编号、分类、整理,进行借阅记载,以及进行好书推荐等,还可进一步感受助人的快乐;在生态社区志愿服务中,学生可以宣传节能环保理念,倡导节水、节电、节能,开展废旧电池回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维护社区环境等活动。

三、德育评价——聚焦于“行”

德育评价是学校育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评价对学生品质的形成与固化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优化德育过程、检验德育效果,提高德育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传统的德育评价侧重于对学生作定性评价,如期末描述性评价,或给予“优”、“良”的等第。而教师给出的等第,往往凭借的是主观印像,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于无意间与文化成绩正相关。这一点在以往中学生评选三好生的过程中最为明显,几乎没有学生成绩达到了评三好的条件却因为品德的原因落选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的品德都是没问题的。确实如此,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即便有点过错也不应视为品德有问题。但人人没问题又等于在评三好中取消了品德标准。品德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可以有高下。德育评价应该有一定的区分度。志愿服务学分制则为德育创设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工具,让学生的品德评价有了可测量、可比较的指标。德育评价有了细化的区分度,就可以化“虚”为“实”,分辨出个体差异。

实施志愿服务学分制评价,可以把学生的志愿岗以及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参与的时间,折合成相应的学分,详细记录在《志愿服务记录卡》上,并放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袋。学校以学分作为学生品德考核和各类评优的重要条件,并给出不同年级的定性规定:达到多少学分可将品德定为A,达到多少可定为B。志愿服务学分制使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可测量、可定性,随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志愿服务的时间能够进一步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依据。

志愿服务学分制是在国际化背景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有益探索。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将社会实践、做义工作为高校录取的必要条件,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金鸡湖学校通过三年多的志愿服务学分制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行合一重在“行”的德育评价体系,激励着学生在积极服务他人、融入社会、感受给予的幸福、孕育良好品德、提升修养的同时,激发自主参与活动、自觉积累学分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可以预见,如果志愿服务学分制能被广泛运用于德育评价,甚至进入学生的升学评价体系,以我国庞大的学生基数,那么我们的图书馆、敬老院、特教机构及其他需要义工地方,到处会人头攒动、“人满为患”,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社会氛围。

说教百遍,不如一起做一次,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学分制品德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好学者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品德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