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基本策略
2015-06-01陆光明
陆光明
摘 要
微课以时间短、指向性明确和网络传播方便快捷的鲜明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青睐。由于不同学科内容、不同学生个体以及知识点呈现方式的差异性,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演示策略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地理微课制作中的小案例来讲述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微课制作 策略
一、优秀微课的界定
目前网络上的微课资源不断丰富起来,但有的“微课”并不真正契合微课的基本内涵。一个优秀的微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这就要求我们既是专业的教师也是视频制作人,我们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制作技巧。第二,微课的功能是针对部分同学对某一知识点疑惑不解而专门设计制作的,它的功能是解惑而非课堂授课录相的节选。第三,某一知识点的讲解要细致,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微课主题要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它解决了什么问题,不同的微课应该有不同的受众。
二、微课制作的主要方法
微课的制作方法较多,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微课大赛提供的相关资料和网上搜集的信息综合来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制作方法。
1.录像机+黑(白)板
(1)教学设备或工具软件
录像机、黑(白)板、粉笔以及其他可能用到的教学工具。
(2)主要制作步骤
①选定微课主题,完成详细的教学设计。
②架设录像机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利用黑(白)板进行教学。
③对录制的教学过程进行后期制作和必要的编辑与美化等。
2.屏幕录制软件+PPT(或其他课件制作软件)
(1)教学设备或工具软件
计算机、耳麦(附带话筒)、屏幕录像软件Techsmith Camtasia Studio或CyberLink YouCam、课件制作软件Flash或PPT等。
(2)主要制作步骤
①选定微课主题,完成详细的教学设计。
②安装录屏软件,打开制作好的课件,授课教师带好耳麦(也可以后期配音)并开始录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边演示边讲解,也可以配合使用工具标记,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③编辑、美化录制好的教学视频。
3.手机+白纸
(1)教学设备或工具软件
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等。
(2)主要制作步骤
①选定微课主题,完成详细的教学设计。
②架设好手机或请他人做好手机拍摄准备,拍摄过程中可以在白纸上通过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来展现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解答或讲授过程要简明易懂。
③编辑、美化录制好的教学视频。
4.屏幕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1)教学设备或工具软件
屏幕录制软件Techsmith Camtasia Studio或CyberLink YouCam、手写板、麦克风、画图工具几何画板或者Windows自带绘图工具等。
(2)主要制作步骤
①选定微课主题,完成详细的教学设计。
②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
③可以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微课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微课就是优秀的微课。所以,微课的制作不必拘泥于以上的方法,这也给设计和制作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激发制作者的创新精神。但是如果要参加各种比赛,尽量采用好一些的设备和场地进行,如微课教室或者专用于录相的多媒体教室等,最好能够采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标准来制作。
三、地理微课制作实例
1.确定选题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确立本微课的主题。以地中海气候为例,通过动画演示,生动形象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解其它相关知识点。
2.教学需求分析
制作这个微课的教学需求是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在全球气候分布图上叠加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动态画面,通过不同视角的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对哪些气候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便能轻松达到预期的目标。
(1)适用对象分析
教师要求:
熟识大气运动相关专业地理知识,一定的多媒体操作技能。
学生要求:
①能够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简图。
②能够说出不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③能够说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学习内容分析
在学生具备以上三个知识储备后,本视频通过双动态影片的叠加让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分布与特征的影响。
(3)教学目标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课件制作
目前广大教师用于课件制作的软件主要有Microsoft PPT、Adobe Flash、Adobe Photoshop和Macromedia Authorware等,这里以Flash开发平台为例略谈本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整体思路。
(1)流程与脚本设计
全局规划课件制作的主要流程,细化重点演示部分并写出相应的脚本语言。本课件的流程设计主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全球气候分布图影片元件,在该分布图上有各种气候分布的动画显示按钮,可以独立操作各种气候的分布位置并将此种气候通过不断闪烁的方式动态显示在相应的区域;二是制作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动态影片元件,这个影片可以充分展示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做相应的有规律移动。
(2)素材搜集、编辑与制作
制作初始首先要对搜集到的各种素材进行一定的分类和编辑以达到制作的要求,然后分析两个主体影片的布局与层次关系,进而重点制作这两个主体影片。最后把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影片放置在全球气候分布图影片元件的上层,并将该影片透明度(Alpha)的值设为40%左右,同时还要调试各种颜色的搭配以便对不同的显示元素加以区分,其次还要调整好各制作元件所在图层的上下关系,将各种影片控制按钮的位置布局到合适的位置,并形成统一风格。根据设计要求不断修改和完善课件的各种交互功能,最后完成主体影片的测试。
(3)课件的整体测试与导出
在把课件的主体部分完成以后,接着就要理顺整个教学流程的关系,并在整体测试中进行适当的修整完善,整个教学过程要保证课件的流畅性和交互性符合课件设计要求。最后就是课件的导出,为了使课件的适用性较强,最好是把作品发布成为可执行文件,这样即使在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的计算机上也可以顺利播放。
4.录屏与后期制作
(1)视频部分
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Techsmith Camtasia Studio+Flash课件)。在录制完成后,对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并加上适当的转场或缩放特技,这样处理后的视频效果较好。
(2)音频部分
声音可以在录制视频时同步加入,也可以后期配音。在Techsmith Camtasia Studio软件中导入声音文件后也要进行必要的剪辑和润色,最好是平衡声音和消除噪音。
(3)调试与导出
这一步主要是全局检查音频与视频的同步性是否一致,整个课程是否清晰流畅自然等。最后按照需求导出相应格式的视频文件,完成播放测试。
四、反馈评价与再次优化
将制作好的微视频上传服务器之后,再次测试网络播放的质量与流畅性,如果出现不理想情况及时调整。接下来要特别留意点播此视频的观后感和评价、建议等,点播者的评价对于我们改进和再次优化微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只有不断地打磨优化和积极研究这些评价才能制作出更加优秀的地理微课。
参考文献
[1] 张峰铭.例谈地理Flash课件设计中的两个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6).
[2] 容梅,等.交互技术打造高效互动课堂[J].教育信息技术,2013(3).
[3] 缪亮.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章精设,缪亮,白香芳,等.Flash Action Script2.0编程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