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渔:渔夫之乐
2015-06-01常春
常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国自古就有“文章不厌百回改”之说,就是作家也不例外。何其芳曾说:“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仅要善于指导学生习作,还要善于引导他们学会自我修改的真本领。
而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精批细改”是语文教师负责任的表现,于是每天“挖山不止”,力求精细、精致。但又有几位学生按要求去改正呢?——况且我们的要求也未必一定正确呢?尽管教师很辛苦,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反而降低了。其结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总结的那样“徒劳无功”。
叶老还曾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
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于是,我把叶老的说法变成了自己的“六步实施法”。
第一步:快速浏览,分门别类
翻开学生的作文,快速浏览一遍,文采风格尽收眼底,好坏优劣心中有数。并按照优、良、差放置,然后将其类别与其闪光点记录在案。
第二步:诵读特色作文,展示作品个性
每位学生都爱展示自己的作品,都在心里存在着对表扬的期待。作文修改课上,我总是会拿出几篇有特色的作文,让作者逐一诵读自己的作品,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
解读优秀作文是学生作文进步的阶梯,学生或欣赏或质疑,让优秀作品在自己的脑海中“脉络分明”起来,思维被打开,创作激情被点燃,并参与到作文评改的序列,其不是一件“授渔”之乐事吗?这要比教师一人读作文、评作文有效得多。
第三步:修改中等作文,感悟为文之道
让学生在“反思—感悟—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作文创造的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授渔”之道。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用多媒体展示出中等水平的作文,师生共同阅读,共同修改,小到字、词、句子、题目,大到段落、结构、立意、写作手法等。我把这一修改方法称之为“群英荟萃”。
让学生在争讨、修改、赏析中真正明白,到底应该怎样去写作文。这难道不比老师一个人坐在那儿冥思苦想地修改作文效果要好得多吗?
第四步:修改差等作文,提升作文技能
差等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上有偏差,语言表达顾此失彼,错别字多,缺少创意。修改这类作文,我通常以欣赏的心态,真诚尊重其劳动,积极发现其闪光点,不讥笑,不轻视;修改之后我总会请原作者发表一下真实感想,为其创设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
第五步:生生互动,小试渔技
作文批改如果由老师一个人包办,不仅辛苦无比,而且影响了评定效果,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不是圣人,有时难免失之偏颇。而学生通过阅读修改不同水平的作文,经常进行作文比较修改,会于无形中养成检查修改作文的习惯,从而能在自己作文之后反复推敲斟酌,以提高作文质量。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自我纠错能力便得到了同步发展,也进而对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作为指导者,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批改方式与批改热情,由学生当“小老师”,教师充当大观众,只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课后对所改作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增强了学生的“主角”意识,作文课变得活泼有效。学生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素材丰富了,思路清晰了,语言生动了,写作质量也就提高了。
第六步:分享感受,巩固渔技
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实践证明,自批和互批的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自我欣赏,自揭其短。在这种“当家作主”的心态下,兴趣盎然,且取长补短。
“学贵有得,思贵有获”,没有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就不会取得进步。在以上“六步”修改过程结束之后就应该进行巩固性的作业。首先让批改和被批改的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以取得共同进步。其次,让一些有兴趣的学生提交一篇“升格作文”。
以前,许多学生在欣赏优秀作文时,感觉到文章很好,却又说不出好在哪儿;有心去写时,却又不知从哪儿下手,只好望洋兴叹,最后了无兴趣。而让作者本人谈自己的构思过程会让其他学生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此“六步作文修改法”不仅大大缩减了教师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省去了教师冥思苦想写评语的苦闷,更重要的是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修改水平,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习作要求,逐步掌握自我评价尺度,掌握修改技巧,产生“增值效应”,让学生学有所得,思有所获,积累了丰富的“渔技”,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有效的修改,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增强写作动机。我们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批改旧习,转变教育观念,摆脱过去一些思想的束缚。
诚如是,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快乐的“渔夫”:赏学生文中之美,品学生语言之趣,嚼学生字中之理,激学生思维之弦,拓学生升格之途,与学生共享“捕鱼之乐”。
参考文献:
唐管校.作文批改方法初探[J].陕西教育:行政,2011(0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