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美术教育“专业化”辅导及作品分析
2015-06-01刘建君
刘建君
近些年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得中等学校日益成为考前“专业化”培训的基地。针对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专业化”辅导及其策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是学校提升学生入学率和高考率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如何就中学美术教育的“专业化”辅导,培养学生坚实的造型能力和认识水平。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认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这一点而言,就要重视学生的素描造型练习。同时,素描也是目前所有高等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其目的在于检测考生的形象塑造能力。对塑造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于考生在造型基础上明暗、体积和质感方面的处理水平。日趋激烈的入学考试,使各个院校的素描评判标准早已不再满足造型的准确性,而是要求考生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具有深入塑造的能力。
以图1的男青年像为例,这幅作品的优点是考生敢于运用大面积的重色调参与画面的对比,并且整体构图和人物造型把握的较好,面部五官的结构和体积感强。但是这幅作品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首先在黑、白、灰层次方面,这幅作品的重色调(黑色)层次没有拉开,出现了过多相似的色调。如头发、眉毛、瞳孔、鼻子、嘴唇和衣服等多处的重色调相同,直接导致了这幅人物肖像出现平板单调的效果。其次是画得过紧,如将面部及五官部分处理得如同石膏像,这说明作者缺乏不同质感的处理经验。因此,从这幅素描的总体效果来看,大的明暗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层次不足,并且面部处理的过紧,细节深入不足。
二、培养学生美术课堂的形象塑造能力
色彩考试和素描不同。如果说素描考试仅在测试考生的形象塑造能力的话,色彩考试则在于检测考生的色彩“捕捉”能力。因此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测试目的和要求。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优秀的色彩试卷总是突出了画面整体的色彩关系,而不是素描关系或拘泥于个体的形象塑造。但也有不少的考生,仍在用颜色画素描,而忽视了不同色块间的冷暖关系和相互影响。
以图2为例,这幅色彩画是央美培训中心的学生习作。该作品的优点是能够将不同色块的色彩倾向明确地捕捉到,并在画面中有主有次地予以表现。其中面积最大的浅色衬布背景偏暖,与前面的冷色部分成为既对比又统一的亮灰色快,也形成了主体静物所处的空间。从画面的层次来看,作者清晰地将背景分为两个层次,主体部分是整个画面对比最为鲜明的地方,既有最暗的瓶子和茄子,也有最亮的白色瓷盘,和纯度较高的西红柿和南瓜等物体。正是作者清晰明确的认识,使这幅习作的色块节奏感较强且层次分明,从而达到了色彩练习的目的。当然,这幅习作也存在一些空间和色度方面的问题,如放在白色瓷盘内的南瓜,本处在后面,但是由于纯度和明度过高显得有些“喧宾夺主”,另外,在构图上可以考虑再小一些,以避免画面有些拥堵的感觉。
三、培养学生速写能力的概念和能力
速写是许多考生出现最不稳定的科目。首要原因是考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素描和色彩的练习之中;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考场的特殊环境和时间相对较短,导致了考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得到正常发挥。这也恰好说明速写是容易拉开考生成绩的关键科目。
图3是一幅学生的速写习作。值得肯定的
是,作者能够在比例得当的前提下,将人物站立
姿势的重心找到,并通过果断地用简练的线条
将其动态特点表现出来。和许多重心失衡的速
写相比,虽然作者在刻画举起的右臂和右脚的
透视时出现了局部问题,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
整体造型的概括和把握,因此仍不失为一幅好的速写。由此可以看出,造型的生动性与概括能力,是速写考试的目的及评判的基本标准。
从上述习作的分析来看,素描的深入塑造能力、色彩的色块把握能力及速写的整体概括能力,成为衡量考生造型能力的三个不同方面。而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刻苦地练习固然重要,但是目标明确与合理地分配各个考试科目的学习时间,显然是取胜的必要前提。最后需要指出,“专业化”的美术辅导需要强调综合性的评价,要注意在评价方式上的自评、同学评价为主,辅导老师则尽可能地以作品为例进行引导,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使他们的绘画兴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