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本 以文教文
2015-06-01雷银肖
雷银肖
摘 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令语文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教师苦苦寻觅行之有效的方法,却常常舍近求远。其实课本教材多为经典之作,文质兼美,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个宝藏,以读导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读写结合;以文教文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常常是翻遍资料,引经据典,找些学生并不熟悉的例子,岂不知这种做法是舍近求远。因为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多为经典之作,文质兼美,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读中悟法,写中用法,把课本的“读”与作文的“写”结合起来,使学生作文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木之本。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给人启发,耐人寻味。针对学生平时写作过程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写作技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和写作联系起来,发现收效颇丰。
一、巧设悬念,柳暗花明
“为人贵直,作文贵曲。”要将文章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就必须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技巧犹如刀上的刃,刃上的钢一样,直接决定着文章品质的优劣。在记事类记叙文中设置悬念,不失为一种好的写作技巧。悬念,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悬念者,悬而不落。高明的作者在情节的构架、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匠心独运,设置谜面,但又不急于揭开谜底,而是触发读者的情致,绷紧读者的心弦,吊起读者的胃口,使之如临其境,想作者之所想,急主人公之所急。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可谓是运用悬念的典范之作。通篇文章多次设置悬念,一波三折,层层设疑,既使文章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又能紧紧吸引读者,最终给读者柳暗花明的感觉。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谈感受。一学生在读到“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惊喜呀”这句时谈道:“于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家人为什么如此盼望于勒归来?”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就是“悬念”。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活动、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从而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使读者满怀兴趣,伴随着作者的笔踪去寻根究底。紧接着学生在文章中又找出多处悬念,诸如“菲利普家去哲尔赛岛游玩,渡轮上遇到了衣衫褴褛老水手,像于勒?究竟是不是于勒呢?于勒怎么会渡轮上卖牡蛎呢……”重重悬念让学生怀着迫切的心情急于读下文。
这些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悬念的表达效果,并指导学生在设置悬念时应注意悬念不但要以事实为依据,适度、自然,不可故弄玄虚,而且一定要交代造成悬念的前提。前提交代清楚了,才会让读者信服。
二、巧写语言,凸显性格
俗话说:“闻其声如见其人。”说的是听一个人说话就能知晓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特点等。正因为如此,作家在塑造形象时,都极为重视人物的语言描写。鲁迅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这充分表明,对话在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习作中进行人物描写时,常常不能紧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写人。经常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对人物的言行不加提炼、不加筛选地全部搬上去,马虎拼凑,重复啰嗦。
因此,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将分析人物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文中对克拉丽丝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彩。在分析克拉丽丝性格特征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克拉丽丝性格特征的句子。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出了这几句: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品味,并且扮演克拉丽丝。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很快总结出克拉丽丝的性格特征: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
课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改写《我的叔叔于勒》,试想如果菲利普一家遇到百万富翁的于勒又会是怎样的情形。要求学生通过个性化语言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写人物语言时,一定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特征,符合当地的环境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下面是学生改写《我的叔叔于勤》片段:“那当然,你走了这么长时间,你知道我们是怎样的思念你吗?都是你那没良心的哥哥,当初非要把你送到美洲,亲爱的于勒,带着你的财产回家住吧,我们十二万分的欢迎你。”说着踩了一下父亲的脚,使了个眼色,父亲会意到,不住地说:“是……是……”
要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平时应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不光要听清人物说话的内容,还要留心观察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习惯、用词,观察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以及相伴随的动作,这样才能使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文就是我们指导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发挥教材典范作用。立足课文,以文教文,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作文教学也很
简单。
参考文献:
王舰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