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2015-06-01姚振国
姚振国
作为同乡,我一直认为作家丁捷是南通人的骄傲。上世纪80、90年代他就活跃于文坛,是著名的中国校园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诗歌集多部,曾获得过多项文学创作奖。其中《依偎》数获殊荣,被苏童赞为灵魂之作,绝非一日之功。新近创作出版的大散文《约定》,是作者在新疆工作生活的情感纪实,是个人边疆游走的精神沉淀。拜读之后,觉得《约定》写得非常成功。这部作品成为江苏省文学创作重点项目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确是名至实归。
丁捷的这份“约定”是他初中时候看过王蒙先生的一本书开始的。作为他从小崇拜的作家王蒙所描绘的伊犁世界,冥冥之中对他是一种心灵牵引,一种深入骨髓的感染。于是他毅然远走新疆,这也许就是《约定》这本书的先导。一个人的远行是需要勇气的,我觉得这是丁捷诗人气质的体现。
全书从心灵的“约定”开始,写到行动的履约。在任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三年中,先后组织州、县文艺团体到江苏各地演出交流;组织伊犁的书画艺术家举办书画展,把新疆画家推向内地市场;邀请江苏以及台湾的画家、书法家、文化团体及新闻传播专家到伊犁采风讲学,牵头推动伊犁获选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等等,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丁捷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旅游,而是因为一种追求,为了一份责任。高尚的心灵,艺术的良知,为《约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缺乏这样的支撑,也许作品不会有这么丰满,也没有这么厚重。
丁捷说:“这里的大山大水冲击着我的视觉神经,和新疆人相处,更懂得真情的可贵。援疆带来的文化跨度、地域跨度,让我以新的视角审视自己,认识世界。”是三年扎实的新疆生活造就了力作《约定》,一般“到此一游”的人写不出这么有深度的大散文,即使有,恐怕也只是浮光掠影的游记。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他在《约定》中生动再现了援疆三年的工作与生活以及所作出的奋斗与奉献,同时再现了新疆伊犁的风土人情,让我们看到了西部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浓郁的民风民情;看到西部雄浑壮丽、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本色。诸如书中所描写的乌鸦、手抓羊肉手抓饭、小街风情、民族歌舞等等就非常逼真地道,尤其在《自序》中写那马的眼睛与自己对视,就像两条打通的河流,带着许多湿润的情感,彼此流向对方的心灵,这种人与动物的沟通被他刻画得极其传神。书中的一些故事也很感人,如“伊宁22点的春夏”中那些大碗喝酒的场景及醉酒后坐在马桶盖上睡觉的情景,让我们看到西部人更多的纯朴、真诚、好客和热情。作者感悟道:在兴奋之中,才会有激情的创作灵感,即使是没有任何技巧的创作,也会因才情而赋予作品的神奇。此乃真知灼见。
我过去也读过诸如张承志、周涛、刘亮程等许多散文作家所写的关于西部的散文,那些散文气势宏阔,确实很美,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读了丁捷的散文,就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文章写得接地气,很真切。现在流派纷呈,“原生态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不管怎么说,有生活有内容才耐人寻味,言之有物才有生命力。
我知道丁捷也是一名诗人,写过许多好诗,出版过多部诗集,不难看到,《约定》中的语言处处闪耀着诗意的灵光,这就毋庸赘述了。这里只想说一说纪实散文。所谓纪实,是与虚构相对应,与抒情、议论相区别的一种表述方式。选择纪实,就是选择与时代生活紧密贴近;选择对天下苍生的忠诚关注;选择对社会变迁的当下纪录。纪实散文的成功与否,与作者的视野、观念、见识乃至勇气息息相关。在散文病泛滥,虚假、空话套话成风的背景下,丁捷的散文不矫情、不浮华、不空乏,实在难能可贵,读了他的散文我们甚至可以说“纪实就是力量”。丁捷这一步走得很好,在散文领域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人文情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选择,是一种比生活目标更高的生命追求。
丁捷很喜欢音乐,不少章节当中有对音乐的生动描述,也写出了不少在新疆很有影响的歌词,可谓才华横溢。过去有一首歌叫“边疆处处赛江南”,让千千万万人为之倾倒,不过有人说那是一种虚幻之作。现在读了丁捷的《约定》,使我终于感受到了新疆真实的美,一种大美,我一定要去新疆看看,去寻找丁老师笔下的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