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怀古
2015-06-01高栋
高栋
在今年8月1日来到黄帝陵之前,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我心中始终是一个梦。
我最早是从《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的附录中知道黄帝的。那排在第一的就是《我国历代纪元表》,而在该表的“五帝”栏中列在首位的便是黄帝(轩辕氏),其后才是颛顼、帝喾、尧、舜。
这天早晨,晴空万里,我们摆脱了西安火炉般的酷热,坐上中旅的旅游大巴,开始了西安——黄陵——壶口——延安的二日游。这是陕西的北线旅游,来西安多次了,但参加北线旅游还是第一次。
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距西安165公里,这里原名中部县,因黄帝陵寝所在的缘故后来改名为黄陵县。据说这个县是延安最富的县,每年仅旅游综合收入就接近十个亿。
黄帝陵寝坐落在县城城北一公里的桥山之巅,这里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气候湿润。山上遍植古柏,山下有沮水环绕,按旧时说法,是一个有王气的地方。
进入陵区,过九跨、全长66米的轩辕桥,再登上95级象征黄帝“九五之尊”的龙尾道台阶,向上即是庙院山门。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轩辕手植柏。这株传说是黄帝亲手栽植的古柏树龄约为五千年,树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上围2米,虬枝苍劲,柏叶青翠。当年在北京故宫看到那些千年古柏,兀自惊叹,但比起黄帝陵的古柏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据说陵区面积达300余公顷,有古柏超过6万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柏就有3万余株,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善的古柏群。
在整修一新的轩辕庙,我听到一个传说:有一次,在黄帝东巡期间,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和我一道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在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但黄龙再三催促,黄帝只得又跨上龙背。人们拽住他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人们手中只剩下黄帝的衣冠。人们便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这也就是为何黄帝陵只是衣冠冢这一传说的来历。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了。这一段道路漫长,而且坡度大,即使坐区间车到黄帝陵脚下,也还有几百级台阶要攀登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座北面南,是一个扁球状的土冢,面积约200平米。土冢下部为一方形墓台,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寝周遭皆为柏树,树龄几百年、上千年不等,将陵寝围得严严实实。
相传轩辕氏用玉做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子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这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动员民众离开树林和洞穴,在临水靠山之处砍树造屋,从而结束了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使人类前进了一大步。当然,那时的人们还不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大量砍伐木材,使得森林锐减,野兽逃离,一个个山头变成了“光头”,结果造成洪水泛滥成灾。在意识到大自然的惩罚后,黄帝遂在桥山带领臣民植树,这便是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的由来。因此,黄帝便成了中华文明的起始点和象征。
黄帝陵最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而庶民的坟墓则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初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时对轩辕庙进行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多棵。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威胁到庙院生存,地方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至桥山东麓,这就是当今人们拜谒的轩辕庙。
站在宏伟壮观的轩辕庙前,我的眼前浮现出曾经在电视上多次看到的国家公祭的宏大场面。“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这首由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二年清明节前写下的祭陵词,寥寥数语,表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也是对中华文明始祖历史功绩的高度概括。
黄帝陵祭奠活动由来已久,逾越千年。每年清明,历朝历代皇帝都要委派代表前来祭祀,已成惯例。轩辕庙廊庑之下那一道道字迹模糊的石碑便是这些往事的记录。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毛泽东和蒋介石还同时派代表前往黄陵祭奠。1992年清明节,应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要求,经国家批准,整修黄帝陵工程奠基,当年8月25日动工建设。为此,海内外炎黄子孙踊跃捐款,轩辕庙东南侧一道宽大的石碑上记录着赤子们的善举。从2004年清明节起,这里开始了每年对黄帝陵的国家公祭。2006年,祭典活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古往今来,为官为宦者中的匆匆历史过客知多少,有多少人会被后人记住?但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者,人民也不会忘记。正所谓口口相传,有口皆碑也!它不因时代久远而被湮灭,也不因世事变迁而被遗忘。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包公陈州放粮解民于倒悬,这都是历代百姓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官留下的口碑。
来到黄帝陵,我终于找到这位中华文明始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