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对国内抗日的作用

2015-06-01石亚琼

学理论·下 2015年4期

石亚琼

摘 要:中国远征军是一只由国民党政府组建的,协助英美军队在缅甸对日作战的部队。从1942年初到1945年初,三年的时光里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投入总兵力40万余人,伤亡约14万人,并最终抵挡了侵缅日军的铁蹄,在帮助英美军队取得了对日胜利的同时,重新打通滇缅公路,疏通了国内与外界联系的“抗战大动脉”。中国远征军的入缅对日战是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国外的抗战经历,不但提升了国威,更对国内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第二次入缅作战;国内战场

中图分类号:K26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07-02

1941年末,日本皇家海军突袭位于珍珠港地区的美国海军基地,以此日本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随即日本开始侵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攻占缅甸是其比较重要的环节,对日本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进行了5年之久,正在进行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需要大量的国际物资援助。日本占领缅甸就能切断滇缅公路,阻碍盟国对中国的帮助,从而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日本。其次,缅甸被攻占后,日军可以向西直指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间接对英国构成威胁。最后,将缅甸作为日本西南方面防卫的第一线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北翼根据地,以利今后对美长期作战”[1]。

次年年初,日军对缅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市开始发起进攻,并于2月11日强渡萨尔温江。当时日英军事力量比较悬殊,英国在缅甸驻守的兵力装备差且战斗力十分薄弱,只有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军第7装甲旅,一共4万人,并且飞机也仅有四、五十架。相比之下,日军进攻缅甸的第15师的两个师就有约6万人,并且配备飞机“200架”[2]。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中、美、英等26个国家结成同盟国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以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面对日本对缅甸的暴行,中国国民政府积极组建中国第一支远征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以及第66军,三个军总计10万人开赴缅甸对日作战。由于英国害怕中国出兵入缅作战,侵害其在缅甸与印度的既得利益,多次阻挠延误了最佳对日战机,3月8日日军占领了缅甸的首府仰光,并一路向曼德勒推进。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表现英勇顽强,在东瓜和仁安羌的两场战役中都予以日军重大打击,但都无力扭转恶化的战事。4月底,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5月下旬,日军全面占领缅甸,第一次入缅作战在经历一百天的激战后,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中国远征军被迫兵分两路进行撤退,一部分撤退到印度的兰姆伽,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整训,并改称中国驻印军。另一路队伍经野人山及高黎贡山退入滇西进行休整,后被称为滇西远征军。1943年10月驻印军首先发起进攻,14日驻印军第38师攻入新平洋并进入缅北。1944年3月底,驻印军在美军的配合下清剿了胡康河谷的日军,8月中旬,收复了密支那。为了配合驻印军在西面对日作战,滇西远征军从东面发起进攻。1944年5月,滇西远征军强渡怒江并取得高黎贡山,9月占领腾冲,次年1月19日,打出国门夺回畹町,27日,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在芒友胜利会师。至此,第二次入缅对日作战取得了胜利,史称缅北滇西战役。

中国远征军不畏艰险、奋勇杀敌,两度入缅对日作战。不仅使缅甸幸免于日本侵略之手,也有力地支援了国内战场。同时中国远征军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史上,添上了光辉的一笔,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远征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打破了日本的侵略计划。滇缅公路是1938年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下,20万云南民众在10个月的时间内,徒手血汗筑成的990公里的“抗日输血管”。滇缅公路南起缅甸的东北部城市腊戌、北到中国云南省的昆明,是中国西南直通外界的重要陆地交通线。介于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海军,无法保证海上运输的安全,中国通往外界的通道一般走陆路,主要的陆路共有四条。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两条于1941年就被迫封闭,另一条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路途远,运货量小。所以滇缅公路成了当时中国通往外界的唯一陆路运输线。日军侵略缅甸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切断滇缅公路,尽快结束国民政府的抵抗,以早日达到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侵略野心。

1942年1月,中国与26个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结成同盟国,共同抵制包括日本在内的法西斯国家侵略之时,中国国内的战场已进行了五年之久,此刻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人力与物力的大量损耗,中国急需同盟国的帮助。而滇缅公路一旦被彻底切断,势必威胁国内抗日战场的局势。在第一次入缅对日作战失败后,日本占领缅甸并暂时封闭了滇缅公路,妄想以此封闭中国,斩断外界对中国的援助。中美两国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中国的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驼峰航线”用以替代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提供物资帮助。但基于“驼峰航线”需穿行喜马拉雅山脉,条件恶劣、危险系数大被飞行员称为“自杀式的航程”。外加飞机数量短缺,所以运输量十分有限,例如:“1943年每月的运输量仅有3 000吨”[3]。第二次入缅作战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两面夹击日军,芒友胜利会师使得滇缅公路重新被打开,为中国得到外界的帮助大大增加,国内的抗日武装力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粉碎了日本企图围困中国、逼迫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变中国为日本永久殖民地的计划。

其次,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收复了滇西失地,保卫了中国西南大后方,为国内战场守护了国门。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日军侵占了缅甸并向中国方向进犯,1942年5月初,滇西告急。同年10月,日军侵占了云南省“怒江以西北起泸水、南到孟定数百公里狭长地带约三万平方公里”[4]76。1944年5月休整一新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向驻守滇西以及缅北的日军53、56师发动的进攻,拉开了收复滇西的大幕。在经历了以多打少仍死伤惨重,最终坚功胜利的松山战役;翻越丛山,架梯登城,突围敌军冲城的腾冲战役;补给不足,粮弹紧缺,与日军三次争夺的龙陵战役,以及其他艰苦战役后,中国滇西远征军顺利与驻印军汇合,打通了滇缅公路,收复了滇西失地。在激烈的松山战役后,一位幸存的士兵回忆到:“死人多得没法埋,到处都是尸体……只好听凭日晒雨淋,炮弹轰炸,最后乌黑的尸水把山上的草都咬死了”[4]231,可见战争之惨烈。

中国远征军打出了气魄,战亮了国魂。滇西战场开战时,正值国内抗日战场的战略反攻阶段,距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只剩一年多的时间。中国远征军二次入缅作战,成功赶走驻守缅甸的日军敌寇并收复滇西,不但帮助了缅甸,也为中国的云南滇西大后方守住了一扇国门。最后,中国远征军打出了国威,在国际上提高了自己的地位,鼓舞了国内人民积极抗日的气势。

中国远征军一向以英勇善战著称,在第一次入缅作战的东瓜保卫战中,远征军第200师的所有官兵不畏艰险、坚守阵地。其师长戴安澜曾对部下说过:“如本师长战死,由副师长替代,副师长战死,由参谋长替代,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面对比自己多半数的敌寇,200师不曾退却。在后方无援兵,空中无掩护,装备补给跟不上的情况下,200师抱着必死决心,孤军奋战,像一枚钢钉牢牢契机在东瓜的阵地上。即便日军的毒气弹来袭,也未能动摇军心,仍用一万一千个血肉之躯抵抗敌军四万人,拖滞日军12日之久并歼敌5 000余人。日本称其是缅甸战争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再如,仁安羌大捷中,中国远征军以一个师不满一千人的兵力重击高于自己两倍的敌军并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缅军七千余人。

在第二次入缅对日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投入“中国驻印军8万人,滇西远征军16万人”[5],共计24万人应对了5个师的日军,占日军参战总数的一半。不仅打通了滇缅公路,也为同盟军解决了一半的日寇压力。在胡康河谷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击毙日寇一万两千余人,并重创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使这支曾在中国战场上屠杀千万中国同胞,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日本王牌军队一蹶不振。

战后,日本分析了缅甸战役,认为在整个亚洲战场中,日本只有三次全军覆没的战役:腾冲战役、松山战役以及密支那战役,都是被中国远征军所全军歼灭。1944年的《纽约时报》中称中国远征军为“无名英雄”,指出:“在世界上最恶劣的地区上,在40天内,从日军手中夺到了4 000方里的土地”。①远征军在缅甸对日作战胜利时正值国内战略反攻最后阶段的关键时刻,中国远征军的凯旋增添了国内人民不做亡国奴的信心,增添了国内战场积极抗击日军侵华的气势。

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虽失败一次,但最终以日军的溃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两次出征,中国远征军以不畏艰苦、英勇善战的精神不仅赢得了盟军的认同以及国际的赞扬,还收复了滇西,鼓舞了国内民众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气势。时至今日,中国远征军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敬仰。

参考文献:

[1]徐以枋.抗战时期我参加滇缅公路建设的经过[C]//文史资料选辑,第83辑.

[2][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323.

[3]徐康明.中国远征军战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229.

[4]刘格学.中国远征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5][美]芭芭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