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基于乌蒙山毕节试验区的调查
2015-06-01孟凡训
孟凡训
(中国人民银行毕节市中心支行,贵州 毕节 551700)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明确了乌蒙山等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2014年,人民银行、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人行成都分行、贵阳中支先后印发了《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大信贷政策支持贵州扶贫开发力度的意见》。
2014年,毕节试验区努力把意见、方案的要求和辖内经济金融发展结合起来,就金融扶贫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仍面临金融支持效率低、财政配套推进乏力、统一贷款贴息管理机制缺失、财政与信贷资源整合机制不畅等问题。鉴于此,对毕节试验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进行总结,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如何引导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进而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具有借鉴意义。
一、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金融扶贫开发创造良好条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3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贵州省委、省政府6月21日在毕节召开“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毕节试验区围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目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65.2亿元、财政总收入36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分别增长14%、23.4%和8.2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88元和6234元,分别增长9.7%和14.3%;城乡建设投资502.78亿元,城镇化率33.97%;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5699户,改造农村危房7.18万户,新增2个县、22个乡镇“减贫摘帽”,46.06万人脱贫。
(二)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推进金融扶贫任务艰巨
一是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彻底改变,仍有120余万人未达到脱贫标准,涉及151个乡镇,占贵州的20%。涉及教育、就业、卫生、住房、社保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欠账”仍然较大;二是薄弱的基础条件对扶贫开发的支撑能力仍显不足。2014年城镇化率为33.97%,远低于全国甚至贵州水平;三是产业结构依然单一,发展不平衡,对“煤电烟”产业依赖度仍较高。总体上还存在“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工业经济还未完全跳出传统的“能矿产业”格局,“煤电烟”税收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3.09%;四是人均产值较低,资金缺口较大。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仅19372元,是贵州平均水平的75%、全国平均水平的40%,更多刚性支出和民生支出仍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二、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探索与实践
(一)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推进扶贫开发促发展
有22个国家部委先后出台对支持毕节扶贫开发的差别化政策,农发行、国开行等大型银行先后出台差别化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意见》、《关于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及《深入推进金融扶贫惠农 全面做好毕节市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上下联动,多方合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得益于此,2014年,毕节试验区在经济增速放缓,煤炭、电力和烟草等传统支柱产业增长乏力等背景下,信贷投入仍保持快速增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存款16.56个百分点,高于贵州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二)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助力扶贫开发惠民生
一是出台《支农再贷款支持山区现代农业“一创二推三建”杠杆化运作模式工作指引》,威宁、纳雍、赫章、织金县先后推动政府出台实施细则和利差补贴管理办法,实现对扶贫开发项目让利2个百分点以上的优惠,2014年已撬动2.7亿元信贷资金投入;二是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通过修订支农再贷款管理制度,强化了机构内部管理,严格信贷投向,围绕惠农利农原则,对连片贫困地区最低让利1.1个点,最高2个点,通过此举已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800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发展,2014年累计发放贷款6275.8万元;四是出台《民贸生产优惠利率管理办法》,累计向15家民贸企业发放贷款5.69亿元,贴息额424万元,实现了民贸民品优惠贷款的零突破。
(三)提升金融覆盖面,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便百姓
银行机构辐射面逐步扩大,金融网点不断向县域乡镇延伸。2014年,新设19个银行机构网点(农村网点14个),年末网点总数达到518个。金融改革有序推进,3家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改制正在报批。“引银入毕”工程成效显现,近年来先后入驻的交通银行、贵州银行和贵阳银行及8家村镇银行加大信贷投入,2014年新增贷款24.46亿元,余额72亿元。
地方政府出台《毕节市加快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方案》,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增设机构网点,增加支付机具布放。2014年,新增投放ATM机222台,POS机等支付工具3011台,助农服务终端5403台,发放农合银行卡120.25万张,年末农村金融机构发放银行卡308.46万张,布放助农取款服务点8017个,行政村覆盖面222.39%,累计办理业务406.1万笔,金额22.42亿元。
新建信用乡镇19个,信用村198个,信用组1487个,2014年末信用乡镇63个,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48.63万户,建档面99.87%,评定信用农户99.87万户。信用环境改善,不仅为农户提供了便捷方便,也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2014年,农信系统向信用乡镇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2.84亿元,年末余额36.96亿元,已直接减轻农户经济负担1848万元。
(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促利农
农村金融机构推出“兴业通”、“便捷通”等信贷产品,支持商贸物流、餐饮服务;开办农房抵押贷款业务,解决农村抵押担保难问题,2014年累计发放农房抵押贷款2.06亿元,余额3.57亿元。部分机构通过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改进服务方式等途径,及时为老百姓提供便捷服务。如研发“诚信利率定价”产品,根据客户贡献度、忠诚度以及金融服务需求,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为基层配备“全民付”客户端,由信贷人员携带进村入户,通过“全民付”为农户办理余额查询、还款付息、跨行转账等业务。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依靠财政政策撬动扶贫开发信贷投入乏力
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支大于收”,2014年收支缺口241.22亿元,难以跟进资金配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实施,影响政策传导效果。如:未能设立大型政策性担保机构,不能满足大型银行信贷门槛,影响扶贫开发项目大额信贷投入(辖内融资性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本7700万元);未能配套本级奖励补贴资金,影响涉农信贷投入(金融机构涉农增量奖励分别要承担9%,农村金融定向费用补贴分别承担3%);未能配套保险资金,影响农业保险纵深推进(养殖业保险市县财政要承担5%等);未能及时补充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制约这一惠民政策持续推进(2014年末试验区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1.05亿元,较年初减少5700万元)。
(二)大型银行缺乏差异性信贷管理,农村金融需求未能有效满足
大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差异性不明显,信贷政策实行“一刀切”,资金使用效率低,基层行尤其是县支行基本上无信贷自主权(可以发放部分小额贷款),限制了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大型银行在信贷规模配置上与存款增长、不良贷款等指标挂钩,试验区处于弱势地位。与此同时,一方面,受资本约束限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意贷款额度难以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其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开始显现,支持“三农”能力受限。2014年毕节试验区地方法人机构余额存贷比和增量存贷比为79.28%和281.67%,分别较年初上升了11.30个和214.12个百分点。
(三)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持续发展还存在制约因素
农村居民金融知识匮乏,非现金交易意识不足,银行卡、票据、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率不高。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量小、收入低,2014年,辖内助农取款服务点平均业务量506笔,业务量在500笔以下、发生额在5万元以下以及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的服务点占比不足50%,营业收入不能完全覆盖成本,部分服务点申请撤销或停止办理业务。助农取款服务建设点多面广,投入多、收益少,每年需投入1000万元日常维护费和4300万元正常运转费,银行难以承担。
(四)民生信贷业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贴息资金未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加重了承贷银行负担,加上担保基金补充不足等叠加因素,导致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逐年走低,存在停办趋势。2014年贴息资金到位率为72.21%,同比下降了11.22个百分点,1县2013年已停办此项业务;二是由于银行对民贸民品企业执行基准利率发放贷款难以覆盖风险和成本,不得不采取拆分发放贷款、收取其他费用、改变操作流程等手段增加收入,一定程度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加剧企业资金紧张,也弱化了贴息政策效果。
(五)“抓小抓大”金融服务机制不畅
抓小,即农户。一方面,由于农村产权登记、流转等机制不健全,农户缺乏应有抵押物。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建档评级主要由农信社承担,过程相对封闭,没有兼容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需求,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深度支持介入,其他银行也不能共享,且评级工程偏重于农户财产和抵押担保,忽视对农户经营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等“软实力”考虑,导致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合理的融资需求通过信用评级难以满足。
抓大,即产业化现代农业。涉农金融机构在找准主导产业、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等相对滞后,金融服务不适应农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未能结合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和新型农村市场主体特点,推进农业产业上下游联动、农工旅融合、多业态共生等一体化金融发展,尤其是整合相关部门扶持政策撬动金融信贷投入上缺乏完善的运作机制。
(六)缺乏统一的贷款贴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执行国家贷款贴息政策的部门有扶贫、农牧、林业、社保等部门,如扶贫贴息贷款由扶贫办按《扶贫贴息贷款贴息实施办法》管理,农业贴息贷款由农业局按《农业综合开发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管理,林业、就业贴息贷款也有相应管理办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导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银行之间信息交流不充分,政府部门对银行信贷政策缺乏全面了解,银行对贷款贴息政策也不完全掌握,甚至贷款对象对贴息政策也缺乏应有的认知,最终形成国家贴息贷款政策各自为阵的格局,影响政策效果。
四、工作建议
(一)实行差异化金融管理政策,增加对连片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对连片贫困地区实行区别的信贷调控优惠政策,在合意贷款增量测算、支农再贷款安排等货币政策工具上给予更多倾斜,并降低支小再贷款抵押担保条件,扩大担保品范围,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各银行业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对贫困地区分支机构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在信贷审批、规模调整上给予更多支持,加快信贷结构的调整,调剂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二)实行差异化财政政策,整合各类扶持政策协同推进扶贫开发
对贫困地区实施差别化财政奖励政策,如提高贫困地区县域新增涉农贷款奖励比例等。整合利用财政奖补资金、贴息贷款资金、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资源,建立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融扶贫奖补联动机制,协同推进扶贫开发。利用支农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建立各类贷款贴息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机制,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扶贫开发项目和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项目。降低或者取消连片贫困地区财政负责承担的农业保险、涉农增量奖励、农村金融定向费用补贴等承担比例,实行各类补贴奖励由中央、省级财政承担,减轻连片贫困地区财政负担,更好地发挥各类政策支持效应。
(三)完善助农取款服务机制,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政府支持、人行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是通过将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对服务点进行整合、增加财政补贴或发放贴息贷款等方式,多渠道提高服务点收益,逐步建立贫困地区农业助农取款服务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的助农取款服务点,逐步完善网点功能,集成现金支取、银行卡查询、现金汇兑、转账汇款、代理缴费、金融知识普及等为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
(四)对连片贫困地区民生信贷业务实行倾斜性政策
提高连片贫困地区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标准,适当扩大银行利率上浮空间,增强金融机构积极性,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放大贫困地区就业小额担保基金倍数,并将中央、省级财政承担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预拨至市级或县级财政,实行封闭管理、专款专用,各级财政给予贴息后归集上报,年终进行决算,以此缩短贴息时间,提高贴息效率,降低承办银行负担,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持续发展。
(五)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评价体系,完善信用评级方式方法,注重农村经济主体“软实力”评价,构建奖惩合理、评级科学、增级适时的评价体系。由地方政府牵头推动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系统,整合行政资源、金融资源、司法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完善信息采集录入,建成信息电子化、标准化,采集全覆盖、评价规范、多方共享的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