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党的经典著作,提升党性修养

2015-06-01徐丽玉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著作学生党员

徐丽玉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党经典著作曾给许许多多的青年志士启迪,引领他们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指导他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开拓进取。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迈进,西方思潮随之汹涌而来,加上图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当代人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的改变,党的经典著作遭受一些人的冷遇。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及社会中锐意进取、智慧活跃的一个群体,同时,他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是在党的经典著作阅读方面情况堪忧,这无疑对我们党的事业的传承产生一定影响。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攻坚阶段,面对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无疑考验着新一代的党员同志。因此,我们倡导学生党员重温党的经典著作,从中这些著作中汲取先辈的智慧和思想精髓,以坚实的理论武装自身头脑,承担起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任。

一、大学生党员阅读党的经典著作现状及原因

在日常生活的实际接触和各学者的针对性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党员阅读经典著作呈现种种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阅读党的经典著作现状。

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看,一些当代大学生党员对我党的经典著作知之甚少,造成自身的党的理论基础薄弱,自身的党性修养不足。在发展党员的谈话环节过程中,谈话的同志对学生党员提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出自哪篇著作”,他们当中竟然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出来。遇到这种情况,负责谈话的同志通常是让学生党员回去认真学习党的章程和相关理论著作之后,再次谈话,目的在于加深他们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和真正理解党的理论要义。

从其他高校的实地调研报告中,同样显示大学生阅读党的经典著作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大学生党员阅读党的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偏少。梅洪和李玲在苏州大学调研时数据显示“每学期阅读1—3本的学生所占比例29.3%,阅读4—6本占比例28.6%,阅读7—9本占比例16.5%,9本及其以上占25.6%”[1]。这组数据还是基于调查阅读“红色经典”(即包括红色文学、红色影视、戏剧、音乐等)的结果,如果单指理论著作,则结果有待进一步调研。二是一些学生党员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弱化。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的经典理论著作因兴趣而阅读的很少,通常存在被动阅读的情况,比如老师要求阅读,或是为了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摘取自己想要的部分,片面简单地理解著作的内容。存在这种情况与学生党员本身对党的理论著作了解不够。三是一些学生党员对经典理论著作的阅读程度不深,存在囫囵吞枣的阅读状况。学生往往解读著作,但是对其中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字面理解,未真正深入,难以正确理解著作要义。

(二)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模范者,也是党的先进文化的吸收者和传播者,在党的理论的继承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出现上述普遍现象,我们应该研究其存在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1.图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选择丰富。

21世纪信息呈现爆炸式发展,图书出版业借助资讯的迅猛发展,找到了自己的广阔发展空间。中国图书市场从过去的单一走向多元发展。根据相关调查,“201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数仍有126万种”,而中国的新书品种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为15.4万,2010年16.9万,2011年17.9万,2012年20.5万,2013年回落到20.2万”[2]。 图书市场品种的极大丰富,带给人们更多阅读选择,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偏好。根据调查统计,2013年的大众畅销书以趣味性较强的作品为主,如青春小说、名家散文、少儿文学、心理自助等,而带有政治色彩的党的经典著作则受到冷遇。

2.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快餐式阅读成为“时尚”。

当下,由于生活压力剧增,人们更多的是选择方便快捷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它不需要思维的辅助,主要是一种随意性的浏览,目的在于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的消遣。快餐式的图书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加上,如今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二者容易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变成搜索式、标题式、跳跃式、走马观花的泛泛阅读,只是通过事物的表面观察事物,它甚至排斥思考,缺乏想象,陷入浮光掠影的浮躁之中。在快餐式阅读的充斥下,学生党员追求新奇,浅尝辄止,不利于他们沉下心来细细品读党的经典著作,接受党的思想的洗礼。

3.西方思潮的消极影响。

自开放以来,西方思潮涌入我国,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消极影响。一些偏激的思想著作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歪曲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的相关理论。与此同时,它们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的教化,淡化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容易被误导。

4.理论教材编写的不科学,形成党的经典著作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

从中学政治课本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教材,在笔者看来,它们在编写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一是教材的编写粗制滥造。有些教材的编写者本身对理论的把握不够,无法清楚地阐释经典著作的理论内涵;二是教材的内容存在拼凑的嫌疑,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系统,不符合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他们难以理解党的理论的内在关联和要义。许多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著作的了解仅停留在教材上的介绍,但受到教材的消极影响,形成党的经典著作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其实,如果他们回归理论的原本阅读,就会发现像《毛泽东选集》等著作以清晰易懂的语言阐释了精深的毛泽东思想。

二、倡导学生党员研读党的经典著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每个重大历史关头,都毫不放松对理论的学习,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更是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重要任务正式写进党的文件。党开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理论武装头脑,保持党的先进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理论也丰富起来,并且要用党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党的经典著作蕴含了国内外有关共产主义事业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精髓。因此,倡导学生党员研读党的经典著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促使大学生党员传承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以理论指导实践。

党的经典著作浸润了中外几代共产党人的心血和凝聚了他们的智慧,是对中外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的概括、总结。他们的著述论说和形成的理论体系既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我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正处于不断摸索阶段,需要前人科学地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倡导大学生党员研读经典目的在于促使传承我党的智慧结晶,汲取精华,将其运用于实践,继续推动未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二)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特别是其中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倡导研读经典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及党员认识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凭借他们的热情和智慧才干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

(三)有助于大学生党员真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在党的经典著作中,我们能够明白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质和宏伟蓝图,也可以知道在党各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共产党人如何做出历史选择等。正如陈云同志所言:“共产党员有了革命的理论,才能从复杂万分的事情中弄出一个头绪,从不绝变化的运动中找出一个方向来,才能把革命的工作做好”[3],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大学生党员以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从文本中试图与先辈进行思想的交流,明白党的理论的关联性,更重要的是厘清西方国家言论所带来的迷思,从而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如何促使大学生党员“悦”读党的经典著作

从上述看,大学生党员研读党的经典著作对党和国家及党员自身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因此应该探索有效途径,提高他们研读党的经典著作的兴趣和能力。主要途径如下。

(一)宣传渠道多元化,激发兴趣。

要调动学生党员研读党的经典著作的兴趣,学校首先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宣传这些著作,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党员的注意。学校应利用图书馆、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在图书馆设立专柜以便学生借阅,以及在宣传栏设立专门的党的经典著作专栏,定期向学生推荐相关著作或是影视作品。学校还可以创立专门的报刊,介绍党的经典著作,刊登名家名师对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学生党员及全体大学生的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校园广播台也是很好的宣传渠道,广播节目可以设立“开卷一分钟”等读书介绍栏目。我们更应该抓住网络这一重要媒介,设立专门的网络平台以供学生浏览;设置讨论区,促使学生自发形成讨论组,互相交流。宣传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党的经典著作相关信息覆盖面广,同时也提高它们在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

(二)开设专门的研读课程,给予必要指引。

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经典理论著作的阅读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这需要老师的帮助。因此,学校应该邀请受学生欢迎的、理论基础扎实的老师在党校开设“红色经典著作大讲堂”、“经典著作解读”、“共产党人及其思想”等课程以供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学习,亦可尝试开设上述一系列公共选修课课程,扩大影响面。同时,更重要的是学校应加强研读课程的规划和建设,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我们希望达到培育大学生对经典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有力推动经典著作的传承进程的效果。

(三)组成阅读小组,举行研读会,转变学习观念。

开设专门的课程是将学生党员带进门,而经典著作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的自觉和自发。各党支部可以制定一份必读书单,倡导学生党员以班级或是宿舍为单位自愿组成研读小组,每个小组约定每月阅读书目,安排好阅读每月阅读计划表,定期结合书籍内容和时事举行研读交流会,提交一份研读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在这方面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它在学生宿舍楼内的“9号楼论坛”,每周周末紧密结合当前热点的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途径交流、学习、提高[4]。这种途径将学生党员研读党的经典著作的态度从“要我读”逐步转变为“我要读”。

(四)运用红色资源,进行生动的现场教学。

广东,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占有重要地位,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应该依托本身所处地区所具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如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历史遗迹、博物馆,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以生动鲜活的载体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学生与党的经典著作的距离感。同时,运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更能发挥经典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了解和阅读经典作品,促使他们从源头上领悟经典著作的实质和精髓,切身领略前辈的雄才伟略和革命精神。

倡导学生党员重温和研读党的经典著作,一方面是重新发挥党的经典著作的魅力,继续引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党员的重视和传承先辈的智慧结晶和心血,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共产主义道路,为未来更好地投入国家事业建设做好准备。

[1]梅洪,李玲.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初探——以苏州大学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4):63.

[2]中国新闻网.盘点2013年出版界:阅读趣味开始多元化[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2-14/58368 31.shtml.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9.

[4]李庆忠,杨娜,李涨磊.“1144模式”开辟理论学习新途径[J].北京支部生活,2012,(12):28.

[5]肖东波.延安时期党对理论学习意义和方法的探讨[J].理论探讨,2004,(11).

[6]武忠远,侯业智.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红色经典教育的实现形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3,(3).

[7]刘海佳,于婷,郭常喜.浅析红色经典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J].长城,2009,(6).

[8]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2).

[9]张华.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河南:郑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著作学生党员
走进经典著作的深处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一部需要所有中国大学学生和教授阅读的经典著作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