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花石萤石矿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2015-06-01

采矿技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萤石白垩赣州

何 蔚

(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西 赣州市 341000)

浅析花石萤石矿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何 蔚

(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西 赣州市 341000)

针对花石萤石矿矿区资源利用,开展了矿区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地质勘查。并分析了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基本查明了矿石质量特征。

花石萤石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

0 前 言

花石萤石矿矿区位于瑞金市谢坊镇,矿区处于华南褶皱系武夷隆起武夷山隆断束南段、寻乌—瑞金北东向断裂带与大余—会昌东西向断裂带交接处、会昌—瑞金盆地东缘,见图1。

图1 区域地质图

矿区北部会昌凤凰岽—瑞金武阳一带广泛分布震旦、寒武系浅变质岩,构成区内褶皱基底,白垩系红层呈北东向斜贯区内,组成会昌—瑞金断陷盆地。东南部广泛出露华力西—印支期花岗岩(大富足岩体),西南部大面积分布燕山期花岗岩(珠兰埠岩体)。区域内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构造主要发育于北部震旦、寒武系地层内,以紧密线型褶皱或同斜倒转褶皱为主,构成轴向近东西向的复式向斜。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几组。尤以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其主干断裂属邵武—河源深断裂的组成部分,其规模大、切割深,控制着区域内的花岗岩体、白垩系红盆和主要矿产的形成与分布。

区域矿产丰富,主要有铀、钨、锡、铜、铀、稀土、萤石、钾长石、高岭土矿产。其中谢坊萤石矿区分布有中小型萤石矿5~6处。

1 地 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仅有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2g)和第四系全新统(Q4)。

(1) 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2g)。广泛分布于矿区,岩性为紫红色、砖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砂砾岩,间夹灰黄、灰绿色泥岩、砂岩,底部夹安山质沉凝灰岩、安山岩。是矿区萤石矿主要赋矿围岩。

(2)第四系全新统(Q4)。由亚粘土、亚砂土、砂砾石层组成,分布于矿区内的黄沙河溪及其两侧地势低洼处,厚度1~8 m。

(3) 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主要分布于区域南部和西部,岩性为巨厚层状变余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板岩、硅质岩、硅质板岩、绢云母板岩等;上统灯影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和西部,岩性为巨厚层状变余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板岩、硅质岩等。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和南部,岩性为厚层状变余绢云母长石石英细砂岩、变余凝灰质细砂岩夹绢云母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局部见灰岩透镜体。

2 矿区地质

2.1 构 造

矿区褶皱构造不发育,白垩系红层呈产状平缓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主要有F1、F2、F3和F4四条。

F1断裂:分布于矿区的西部,是花石萤石矿区的主要控矿、含矿构造。断裂构造走向40°~50°,倾向南东,倾角60°~70°,延伸长度大于2 km,宽度大于2~10 m。

F2断裂:分布于矿区的西南部的庙背坑一带,矿区内出露长度大于600 m,宽度2~8 m,走向50°~60°,倾向北西,倾角60°~70°,往南西延伸至区外。

F3断裂:分布于矿区中南部花石村一带,矿区范围内出露长度大于1000 m,宽度2~8 m,呈一弧顶向北西凸出的弯曲状,南西段走向25°~35°,北东段走向为60°~70°,总体走向5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地表65°~70°,深部75°~80°。

F4断裂:分布于本矿区的西南部的庙背坑一带,矿区内出露长度大于200 m,宽度2~3 m,走向80°~90°,倾向北,倾角50°左右。

2.2 岩浆岩

矿区东南部有花岗岩出露,花石区段井下工程及钻孔中也见有花岗岩,属侵入于大富足岩体中的燕山期小花岗岩体。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25%~30%,斜长石30%~35%,石英25%~30%,黑云母4%~5%。为矿区萤石矿的赋矿围岩之一。

3 矿床特征与成矿条件

3.1 矿体特征

矿区有V1和V2两个矿体,均赋存于白垩系上统赣州组白垩系地层及盆地基底花岗岩中,分别受F3和F2两条断裂硅化破碎带控制。分布在矿区南部的庙背坑至花石村一带,总体分布在东西长约2 km,南北宽约1 km。V1矿体分布在东边的花石村附近,V2矿体分布在西边的庙背坑附近,矿体走向均呈北东向,相隔约1 km,构成两个大致平行的矿化区段和开采区段。

矿区萤石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属热液脉状充填型萤石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红盆边缘的深大断裂关系密切,深大断裂活动既可带来深部的成矿热液,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也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空间场所,形成萤石矿床。

V1矿体:分布在花石区段赋存于赣州组红层及盆底花岗岩中,矿体呈脉状产出,整体形态较规则,局部有分枝复合和膨大缩小现象。控制长度800 m,延深大于300 m,矿体平均厚度约1 m, CaF2品位30.00%~70.00%。

V2矿体:分布在庙背坑区段赋存于F2断裂硅化破碎带内。矿体呈脉状,形态较规则,局部有膨大缩小和分枝复合现象。矿体厚度0.80 m左右, CaF2品位30.00%~79.00%。

3.2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3.3 矿床规模

依据现行规范估算的资源储量达到中型规模。

3.4 找矿标志

白垩系地层中的硅化破碎带,萤石矿化破碎带,铀矿体周围的断层内。

3.5 矿床成因

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萤石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萤石—石英型。

矿石中硫含量为0.03%,二氧化硅含量介于20%~30%之间,CaF2含量介于30%~79%之间。

4 结 语

矿区虽然在地质工作时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地质特征,研究了它们对成矿及矿体的控制和影响程度;基本查明了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基本查明了矿石质量特征。但V2矿体深部(矿有矿区范围之外)应该还有扩大规模的可能。

[1]《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编委会.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8.

[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S].DZ/T0033—2002.

[3]江西省瑞金市花石萤石矿储量地质报告[R].赣州: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3,10.

2014 ̄10 ̄31)

何 蔚(1973-),女,江西赣州人,主要从事地质技术工作,Email:314052611@qq.com。

猜你喜欢

萤石白垩赣州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构造对河南南召县观音庙萤石矿的控制作用
‘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筛选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
红山文化萤石质鱼形饰的鉴别和探讨
某萤石矿开拓系统优化
海康威视发布四款新品布局“萤石云+”互联网战略
治白垩病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