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皮试仪使用中的效果评价

2015-06-01倪晓威聂柔佳杨洵伏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腕带皮试部位

倪晓威 聂柔佳 杨洵 伏鑫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皮试仪使用中的效果评价

倪晓威 聂柔佳 杨洵 伏鑫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皮试仪使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使用皮试仪进行的1000次操作,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0次, 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标准及方法, 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针对记录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分别在皮试仪故障提示:因药液量过多或不足导致二次皮试;腕带使用不正确导致结果缺失;多种皮试同时进行, 部位选择过于紧密导致的药物之间干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实验组阴性率93.20%(46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39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集束化干预不仅规范了护理操作, 也为皮试仪的标准化建立提供了依据与经验, 提高了护理质量。

集束化干预;皮试仪;评价

皮试仪的问世与使用不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同时无创处置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导致的试敏假阳性的发生, 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的频率[1]。但由于该项操作国内目前并没有相关指南, 针对初期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待统一标准。集束化干预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病[2]。而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 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结局, 它们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3]。选取本科2013年7~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皮试仪进行的1000次操作, 按时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0次, 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标准及方法, 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针对结果进行评价, 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9月500次皮试仪皮试患者设为对照组, 其中破伤风抗毒素皮试286例, 头孢类药物112例, 青霉素皮试102例, 男339例, 女161例, 年龄5个月~72岁;2013年10~12月500次皮试仪皮试患者设为实验组, 其中破伤风抗毒素皮试295例, 头孢类药物104例,青霉素皮试101例, 男351例, 女149例, 年龄3个月~78岁。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有过敏史者或主诉为过敏体质者。②儿童未进行过皮试, 但父母有过敏使者。③双上肢同时受伤,皮试部位选择特殊区域者。④皮试药物种类或批号异常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皮试药物种类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试仪方法操作, 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1.2.1 常规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华康快速过敏皮试仪提供的要求及标准进行常规操作, 使用配套的滴壶在电极布上滴2滴, 以充分湿润为准。“FFF”蜂鸣音提示后5 min一次性观察结果并记录。

1.2.2 集束化干预 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如下的集束化护理干预:①工具及剂量:由1 ml无菌注射器取代试敏滴壶, 且滴液量为0.2 ml/次, 对照生理盐水滴液也统一剂量为0.2 ml。②部位选择:由于手外伤的特殊性选择健侧上肢为受试部位, 其中第一腕横纹上5 cm处为第一选择区,第一腕横纹上15 cm处或肘横纹下5 cm处为第二选择区,肘横纹上5 cm为第三选择区, 两种以上药液皮试, 依次自下而上选择部位, 且每种药物皮试均要独立进行操作及结果观察。将皮试仪的腕带以5 cm为单位长度做好标示, 在选择部位时作为定位依据。③腕带使用注意事项:正确粘贴腕带, 肢体过粗使用延长带, 禁止使用手指按压法, 腕带松紧度以不能随意转动和无深度压痕为宜。④观察时间:分别在皮试仪蜂鸣音提示后5 min及10 min各观察试敏结果1次并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根据结果记录表的内容,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别在皮试仪故障提示:因药液量过多或不足导致二次皮试;腕带使用不正确导致结果缺失;多种皮试同时进行, 部位选择过于紧密导致的药物之间干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对照组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首次结果记录为阳性的共计102例次, 实验组为34例次, 实验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集束化管理前后比较(n)

3 讨论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集束化护理一定会向更广的领域发展。皮试仪的使用不但减少了传统皮试方法带来的创伤与痛苦, 还大大缩短了皮试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4]。无创性、零刺激、时间短、自动计时、不易出现假阳性等优点受到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欢迎[5]。但由于皮试仪缺乏临床护理工作相关指导标准, 在使用初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经过临床护理经验的探索与总结, 在皮试仪操作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介入解决了临床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工具、部位选择及使用方法的统一要求, 保证了“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指南标准, 作者认为在皮试仪操作中集束化干预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 集束化干预不仅规范了护理操作, 也为皮试仪的标准化建立提供了依据与经验, 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也为循证护理、集束化干预的广泛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刘昌林, 廖容.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比较研究.全科护理, 2008, 6(12):3148-3150.

[2] 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10):889-891.

[3] Resar R, Pronovost P, Haraden C, et al.Using a 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tcomm J Qual Patient Saf, 2005, 31(5):243-248.

[4] 魏福玲, 邵爱琴, 刘晓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应用进展.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2):172.

[5] 张燕, 赵晓燕, 刘聿秀.延时观察对快速过敏皮试仪阳性结果检出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1, 26(14):72-7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182

2014-11-24]

130033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倪晓威 聂柔佳 杨洵), 护理部(伏鑫)

伏鑫

猜你喜欢

腕带皮试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药物皮试知多少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药物皮试知多少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Misfit×Swarovs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