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康复护理
2015-06-01黄英苗李丽霞陈茂水黄小玲
黄英苗 李丽霞 陈茂水 黄小玲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康复护理
黄英苗 李丽霞 陈茂水 黄小玲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和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在原中医药临床路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 临床路径中康复护理可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
临床路径从20世纪80年代的诞生运用, 此后在欧美国家开始广泛运用, 并于1996年由专家引进进入我国临床使用[1,2]。临床路径(CP)作为当下最新颖的单病种治疗管理模式, 其目的在于减少服务对象康复的延迟, 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使最佳的医疗护理资源运用于患者身上, 是一种有法可依, 有据可寻的标准化治疗模式, 同时又可以提高医院管理质量的新型临床治疗、管理模式[3]。本科从2013年1月开始在原国家中医药局实施颁布的中医药临床路径基础进一步优化制定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 现结合临床病例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和康复科(珠海, 519015)住院行保守治疗并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33例, 女27例, 平均年龄49.2岁, 病变节段为L4/L5者38例, L5/S1者29例, L4/L5与L5/S1同时患病者7例;同时选取60例未采用临床路径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31例,女29例, 平均年龄48.9岁, 病变节段为L4/L5者39例, L5/S1者27例, L4/L5与L5/S1同时患病者6例。所有患者均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路径的制定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采用循证医学相关办法, 结合咨询相关领域专家, 同时广泛采纳临床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原国家中医药局颁布的临床路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特别是注重康复治疗和康复锻炼方面, 临床路径以时间为顺序对整个诊疗护理活动进行描述, 制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表。
1.2.2 临床路径表格格式:临床路径表以时间为X轴, 将入院诊断、饮食、入院指导、辅助检查、治疗、康复指导、变异记录等观察指标列为Y轴, 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表现于16开纸上, 制定出规范化、程序化的临床路径表。责任护士依照表格中的实施项目顺序进行有序执行护理任务。
1.2.3 康复护理具体实施
1.2.3.1 对照组责任护士对患者康复锻炼指导的次数、频率及指导内容等不作具体要求及规范化培训。
1.2.3.2 观察组严格依照临床路径并依从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责任护士是这一系列措施的协调者和管理者。入院后先由责任护士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及配合后充分评估患者, 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及锻炼的目的及意义。然后护士与主管医生、护士长共同商榷, 依据患者的治疗进展确定个体化康复护理内容, 同时将康复护理路径表悬挂至患者输液架上, 使患者随时可以看到。康复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 护理人员依据路径表的时间段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包括:入院宣教、介绍检查前注意事项、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执行诊疗护理措施、出院后康复指导等。
1.2.3.3 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互动, 采用循序渐进及规范化的康复训练, 依照临床路径规定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宣教过程采用口头说明、现场演示、视频讲解等多方式进行,逐条说明训练的意义、方式、次数及强度, 逐日增加动作难度及量, 循序渐进直到完成所有康复训练计划。护士除了特别强调康复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之外, 还需用文字记录在临床路径表中, 以便随时督促患者, 保证正确的完成训练。同时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需求给予及时、合理的指导。护士长在晨会交班或查房时随时检查, 督导, 对主管护士落实康复指导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重点在于患者的掌握程度, 以确保正确、合理的实施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郭荣光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原症状缓解, 神经功能恢复,恢复原工作和生活;显效:仍有轻微腰痛小腿麻木感, 不影响日常生活, 基本能从事原工作;有效:有明显改善, 仍有肢体麻木感;无效:原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在国际常用于实行临床路径的指标基础上增加了患者依从性项目, 包括:①疗效。②住院期间总费用:及除饮食费用之外所产生的诊疗费用。③住院时间:由入院日至出院结算日。④患者满意度评价。⑤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知识掌握水平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的四项指标比较( x-±s, %)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 特别是对于脊柱外科。研究表明8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卧床休息、牵引疗、理疗、针灸等保守治疗方法均能得到有效缓解或治愈[4]。但临床上普遍存在着诊疗程序不规范, 导致不必要的费用增加, 且忽视了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主动作用, 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将临床路径这种先进的单病种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单元中, 是一种对集创新性和可行性兼备的护理模式的探索, 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理念, 并且对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拓伸与丰富内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5]。因此, 将中医药临床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 注重康复锻炼及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以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 这是由于实施了临床路径, 康复锻炼方面更加系统, 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缩短了住院时间, 节省了住院费用, 给患者带来实惠。特别是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 通过指导训练和宣教,让患者更系统的掌握自身疾病的特点、学会自我保健和功能锻炼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减少病患的复发[6]。
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患者事先了解与自身疾病有关的基本问题, 知道将要接受的护理, 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在得到高质量的服务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焦虑情绪, 继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引用临床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时, 护理人员于患者之间能够有效互动, 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率, 也提高了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积极性, 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由于临床路径规范化了护理程序, 强调了护理的实效性, 利于全程的质量监控, 提高了护理质量[7]。
综上所述, 临床路径不仅具有科学性、准确性, 还具有简便易行性, 实现了医疗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
[1] 胡宜译.临床路径.日本医学介绍, 2004, 25(8):383-384.
[2] 曹永斌.实施临床路径的现实意义.中国病案, 2010, 11(9):28-29.
[3] 卢桑, 陈秋燕, 范召辉.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临床路径治疗的医疗费用控制及效果评价.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 2011, 15(39):7399-7402.
[4] 谢秀萍.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全科护理, 2013, 11(5):1178-1179.
[5] 向萍, 谭益云, 蓝灿.临床护理路径式管理在腰椎问盘突出症围术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10): 1367-1369.
[6] 李小惠, 李九群, 曹良辉, 等.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17):17-18.
[7] 蒙壮丽, 李宏宇, 蔡敏.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的实施现状与研究进展.微创医学, 2012, 7(4):407-40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58
2015-03-30]
519015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