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患者中应用的护理要点分析
2015-06-01赵国华
赵国华
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患者中应用的护理要点分析
赵国华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应用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急诊PCI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4年5月~10月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急诊PCI患者均使用替罗非班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强化常规护理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PCI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并予以强化常规护理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 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近年来, 在急诊PCI中, 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急梗死的患者已成为主流方式, 但后期并发症较多, 因此需及时采取护理措施[1]。本研究当中, 对急诊PC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并采取强化常规护理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 取得的临床成效非常可观, 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不同时间段内在本院治疗急性心急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4月急诊PCI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4年5月~10月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 男38例, 女12例, 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60.34±8.26)岁;对照组中, 男36例, 女14例,年龄35~79岁, 平均年龄(61.03±8.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急诊PCI患者均使用替罗非班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强化常规护理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给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 以及替罗非班使用后的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②用药护理。用药需保证剂量精准,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用药方式, 同时做好用药过程中相关细节工作。③预防并发症护理。勤观察患者的心肌灌注血流情况、血肿情况、患者身体各方面出血情况等, 勤和患者主动沟通,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④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患者的出血、凝血、血常规指标等, 根据化验结果调整泵速。在治疗后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3 满意度评价 急诊PCI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取模糊数字法评分, 最低0分, 最高10分, 分值由低到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后的满意程度从不好到好。患者对护理后满意的三个程度是:满意(8~10分)、比较满意(6~8分)、不满意(<6分)。总满意程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急诊PCI患者出现穿刺右上肢血肿1例, 牙龈出血1例, 鼻黏膜出血2例;对照组中穿刺右上肢血肿2例, 牙龈出血7例, 鼻黏膜出血2例,咯血5例, 胃出血2例, 局部皮肤紫色瘀斑3例。观察组中急诊PCI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比两组急诊PCI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两组当中出现并发症后都及时发现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后期均没有复发迹象, 患者临床治愈出院。
2.2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所有急诊PCI患者分别在护理后进行满意度测评,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是92.0%, 对照组的总满意度是70.0%,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急诊PCI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
3 小结
急诊PCI术, 能够有效帮助早期急性心急梗死患者的血管保持通畅状态。替罗非班对于阻止血小板凝聚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在使用过程中, 产生的并发症也较多, 因此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并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性[2]。
综上所述, 在急诊PCI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并予以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马东星, 刘惠亮, 姚宏英, 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5): 476-478.
[2] 李世英, 颜红兵, 王健, 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10):880-88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158
2015-02-05]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