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

2015-06-01冉茂彪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石术肾镜清除率

冉茂彪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

冉茂彪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方法10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CNL组(54例)和RLU组(48例)。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 PCNL组和RLU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和93.7%,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LU组相比, PCNL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 术中出血量增多(P<0.05)。术中及术后,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和RLU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 结石清除率及安全性高, 但PCN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 在术后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 保守治疗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不甚理想, 目前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1]。其中,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RLU)是两种有效的微创取石术, 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治疗中应用广泛[2]。本研究旨在探讨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该疾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更多证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8月本科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共10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手术方式分为PCNL组(54例)和RLU组(48例)。纳入标准:①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②结石直径≥1.0 cm;③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肾积水, 伴或不伴输尿管迂曲。PCNL组男32例, 女22例, 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46.2±7.8)岁;结石直径1.0~3.1 cm, 平均直径(2.6±0.5) cm。RLU组男29例, 女19例, 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46.7±6.9)岁;结石直径1.0~3.3 cm, 平均直径(2.8±0.6)cm。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PCNL组全身麻醉下, 取膀胱结石位, 膀胱镜辅助下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F5, 留置导尿管。换做俯卧位, 垫高腹部, 进行超声探查, 了解肾脏情况。选择目标盏, 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通道, 扩张器扩张通道至22F, 置入肾镜, 采用超声碎石系统击碎结石, 再取出结石。B超复查, 确定无结石,放入双J管, 留置肾造瘘管。

RLU组全身麻醉下, 健侧卧位, 建立气腹。分离至输尿管上段结石段, 于结石上方位置切口输尿管取出结石, 放置双J管及后腹膜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术后1周, 复查肾-输尿管-膀胱及B超,当残留结石长径≤4 mm则为结石清除。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石清除率比较 术后1周, PCNL组, 52例(96.3%)结石清除;RLU组, 45例(93.8%)结石清除,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 P=0.89>0.05)。

2.2 手术情况比较 与PCNL组相比, RLU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 术中出血量减少,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x-±s)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PCNL组均成功建立单一通道,其中1例出血较多, 约320 ml, 夹管保守治疗后好转, 术后无大出血、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RLU组术后无大出血、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方式安全性较好。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当结石持续存在时, 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危害患者健康。研究显示[3],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该疾病疗效不佳, 而且多次碎石时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基本上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然而,各种微创取石术各有利弊,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PCNL是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疾病的有效手段, 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时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但存在费用高、术中出血相对多的缺点[4]。RLU是一种后腹腔镜微创手术, 具有损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逐渐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表现出明显优势, 尤其适合离肾盂较远的结石, 其结石清除率与开腹手术相当[5]。本研究中, PCNL与RLU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和93.8%,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 P=0.89>0.05)。且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果表明两者均是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另外, 与RLU组相比, PCNL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相对增多, 结果表明PCN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在术后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综上所述, PCNL和RLU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 结石清除率及安全性高, 但PCN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 在术后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张炯, 朗根强, 章益峰, 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3):65-66, 68.

[2] 林琳, 黄喜健.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四川医学, 2013, 34(7):1061-1062.

[3] Simunovic D, Sudarevic B, Galic J.Extracorporealshockwave lithotripsy in elderly: impact of comorbidity on stone-free rate and complications.J Endourol, 2010, 24(11):1831-1837.

[4] 韦钢山, 黄向华, 覃斌, 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广西医学, 2012, 34(10):1400-1401.

[5] 姜武斌, 陈伯康, 吴松江.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 27(6):461-4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43

2015-1-23]

40960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