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通”架起连心桥绍兴市推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化
2015-06-01邵祖言
◎邵祖言
“民情通”架起连心桥绍兴市推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化
◎邵祖言
新昌县回山镇机关干部骑着“民情直通车”下村访民情。
一个周六的早上,绍兴柯桥区福全镇镇干部金峰扒了几口早饭,匆匆向5公里外的联系村新迪埠村赶去。这些天,村子正在搞河道整治,他在家一天都待不住。“不能倒!”金峰远远看到一位村民正要往河里倒垃圾,就大声喊起来。村民回头一看是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金啊,我一时糊涂,今后肯定不乱倒了。”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绍兴市委常委会率先示范,带头开展“通民情、解民忧”走村连心活动,并深化推进“民情通”工作,构建联系服务群众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走到群众家门口,及时聆听了解、研判分析、处理回应群众的各种呼声和诉求。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干部累计走访农(居)户4047356户次,入户率达到100%,解决群众实际问题55438个,不仅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涌现了“民情通”村书记杭兰英这样的全国先进典型。
为督促党员干部真正走进群众心坎,绍兴专门出台《民情通网下工作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推行“民事服务一网覆盖、民情信息两员收集、民生热点三级分析、民意诉求四步办理”的工作标准,使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有一个衡量的标尺,以标准化推动基层干部沉下去,“点对点、面对面”做群众工作,主要通过合理划分民情通网格,每个网格内户数一般在100户左右,由驻村干部担任网格长,严格落实每年进村入户率达到100%、每周在乡镇(街道)住夜值班1晚以上等要求,网格员和网格长负责收集农户家庭人员等基础信息,建好日常台账,详细记录每个村(社区)的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每户家庭的详细信息,全部输入“民情通”网络平台。
今年3月31日,柯桥区柯岩街道河塔村村委委员石文娟在挨家挨户走访村干部后回到村办公室,马上打开“民情通”网络平台,把走访情况记下来。
目前,该平台已实现了全市农(居)户信息录入全覆盖,各级干部共记载网上民情日记457690篇。
“以往的进村走访、服务群众没有一个评判标准,通过‘民情通’,就能看出干部是否把工作做到位,有没有真正在思考和解决百姓难题。”绍兴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认为,“民情通”平台的建立,能够把碎片化、个性化的基层工作,逐步转向标准化、系统化,使基层各项工作不至于因为干部的调整而出现问题。
“只要你打开电脑,这个村的基本情况,老百姓的诉求,就一目了然。”通过“民情通”平台,老百姓的心声,能够被各级干部直接聆听。为及时回应、办理群众诉求,绍兴构筑了以村、镇、县(市、区)等民情分析会为主要载体的分级会诊制度,定期分析研判镇情村情、民生热点,协调督促各类事项的落实,其中,村级办理事项在本级民情分析会后3个工作日内回复,镇级和区、县(市)级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去年以来,县乡两级共召开民情分析会3339次、解决问题11618个,民意诉求按期反馈率达到100%。
诸暨市安华镇湖头村书记在走访村民时了解到多条沟渠污染、堵塞,及时上报联村干部,联村干部再将这一问题递交到镇级民情分析会上商讨,由参加会议的镇长当场拍板,拨出65万元彻底整治了河道。
同时,绍兴市还加强对党员干部走访入户率、知晓率、满意率的调查,调查结果则与干部绩效,乡镇、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
上虞下管镇开展“民情装心中”测试,让联村干部说出联系村中3户低保户的姓名及3名75岁以上老党员姓名,检查信息收集工作。
绍兴市委负责人介绍,党员干部大规模下沉,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是绍兴做“民情通”这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诸暨:促村干部规范履职
诸暨市围绕“规矩型”村干部队伍建设目标,通过“立规矩、严执行、重查处、强保障”,重抓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村干部“四不”公开承诺和村干部基本报酬发放,促使村干部规范履职。先后出台“四不”公开承诺、村干部坐班值班、村干部报酬发放等系列考核办法,强督查、重考核、勤通报,2014年查处案件111起,免职村干部109名,文书2名,倒逼镇乡(街道)发挥主体作用,将村干部队伍建设紧紧抓在手中,有效转变村干部作风,规范村干部日常行为,确保“村民办事找得到人,村里出事有人过问”。
柯桥:建立村干部言行负面清单
柯桥区着眼打造“说合适的话、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村干部队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建立负面清单,划定100条言行底线给村干部立规作矩。清单统一张贴在每名村干部办公室墙上,时刻提醒其规范履职,并接受老百姓监督。结果与村干部年度民主评议、岗位考核、报酬收入和评先评优挂钩;对出现负面言行的,视情作出谈话提醒、责令检讨、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直至免职等处理。该举措有效促使村干部转变作风,规范村级组织运行,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