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重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15-06-01魏庆收

重庆行政 2015年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公共服务

□魏庆收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重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魏庆收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的第二天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学习一直是习近平同志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阐述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重庆市在2006年的《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学习为核心和指导思想,创建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给人们一个开放学习、自由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空间,让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

一、学习型社会及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概述

“学习型社会”这一术语最早为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特·何钦斯于1968年在其所著的《学习型社会》一书中提出的。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书,对“学习型社会概念”加以具体论述:“教育体系必须全部重新加以考虑,而且我们对于这种教育体系所抱有的见解本身也必须重新加以评议……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那么我们除了‘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型社会的境界”。

在我国,1989年9月全国职工学习科学研究会课题组负责出版了我国首部研究职工学习的专著——《职工学习学》,在此书中,首先论述了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问题,并提出了“学习型中国”的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学习型社会”概念进行了延伸,相继提出了“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小区”等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1年5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要通过政策指导和舆论引导,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社会氛围。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这里的培训网络就是要求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了深刻的、明确的阐述。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要把握的工作重点。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在传承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教书育人方面的特殊使命,全方位育人,育全方位的人,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然而,目前重庆市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建设理论研究深度不够,仍处于一种众说纷纭的摸索阶段。且缺乏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典型模式、路径的总结归纳和推广应用。

二、重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求。重庆市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直辖以来,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制定了“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的政策,使重庆原本比较落后的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学习型社会逐渐成为重庆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基本社会发展状态。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是学习,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就是实现教育的全民性。是建立在信息化、网格化基础之上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使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得以实现。缺乏教育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型社会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构建终身教育的客观需求。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需要建立一个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支撑,根据学习型社会的理念,终身学习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位市民,都要拥有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组织和学习场所,都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真正实现工作、生活和学习三位一体。为进一步整合和规范各种社会资源,满足市民们的学习要求,必须构建一个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使学习教育成为终身体系成为可能,这个平台可以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和活动,为市民提供各种兴趣的培训和知识讲座。

(三)农民市民化的学习需求。随着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提高这部分人口的综合素质,使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长期重视和亟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市民化的农民接受各类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强烈。大家需要学习的乐趣以及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乐趣,迫切需要一个可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重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框架

(一)平台建设准备。首先调查目前我市成人教育的内容和现状,分析市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其次,设计重庆市教育培训信息资源库,分析所需的实时信息资源及管理方式。再次,分析市民使用这一教育培训平台系统进行学习的各个环节,设计数据库。最后,分析特殊需求人民的需求,充分发挥现有信息的作用,吸纳第三方资源。

(二)技术实现平台框架结构及功能。一是设计平台的框架及功能板块。二是分析平台实施的服务器终端硬件环境要求,并设计和配置相应的硬件环境。三是分别实现各个功能板块:用户信息数据库、教育培训资源数据库、专家库、教育培训系统等等。

(三)平台的信息资源库。常识知识信息资源、兴趣爱好信息资源、专业技能信息资源、专家讲座信息资源等。

三、重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市民终身发展。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成人的终身发展,能够使成人的终身学习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成人的终身发展和他们的终身学习密不可分,随着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日益完善,市民广泛地参与教育和学习,得到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终身学习需求,而且更好地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公平性。通过学习,不断更新、完善自己,既提高了自身素质,又实现了终身学习的目标,同时能够和社会保持动态的平衡发展。

(二)有利于市民全面发展。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人的个性、人格以及创造性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个性、人格和创造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天的教育。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鼓励与引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既是由其基本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再次,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使成人全面了解自身的权益,学会如何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成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从而使成人得到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是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结构特征。从教育形式来看,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载体。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将社会各类教育融为一体,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可以充分地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四、重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建构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格局。学习型社会是是以群众学习自主化、终身化、社会化、科学化为特点的现代社会,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反映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因此,必须建构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补充、社会组织多元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格局。

(二)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与物质基础;整合不同组织(政府、市场、社会)、不同系统(文化、科学、技术等)、不同区域(农村地区、街道社区等)的教育培训公共服务资源等。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要素是群众素质的提高和终身教育风尚的形成。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中心工作是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群众的素质,从而推进现代城市文明。具体来说,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全体群众借助学校、社区学院、网络、电视媒介、图书馆、讲座、论坛等公共服务平台来满足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需求,保障基本的学习权利。这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各种必需的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要求市场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三)制度创新。塑造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组织机制;构建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各类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实施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绩效评价与问责机制等。重庆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制度研究,应以“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以提供优质、快捷、全体群众共享的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出发点,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群众素质为核心,通过资源优化整合与体制改革创新两大主要途径,实现创建全体群众学习自主化、终身化、社会化、科学化的学习型社会之目标。

本文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4年度校级一般课题,批准号:CQDX2014B-027。

作者: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