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1环绕声电视节目的环境声制作实践
——以《全能星战—巨星之夜》为例

2015-06-01侯大伟

演艺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音频系统环绕声星战

侯大伟

(江苏广电总台电视技术部演播部,江苏 南京 210008)

5.1环绕声电视节目的环境声制作实践
——以《全能星战—巨星之夜》为例

侯大伟

(江苏广电总台电视技术部演播部,江苏 南京 210008)

通过《全能星战—巨星之夜》5.1环绕声的环境声制作实践,探讨在真实还原环境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环境声色彩的制作手段,从而为节目效果增色。

5.1环绕声;环境声拾音;拾音方式;环绕声传声器;主辅传声器

当下,各大电视台在5.1环绕声节目制作及播出上都下足功夫,纷纷在重点综艺节目中使用5.1环绕声进行制作、播出,并有增加带5.1环绕声的电视节目的趋势。

唱歌类节目是各大卫视比拼综合实力的舞台,也是检阅各台制作实力的平台。江苏卫视2013年打造的唱歌类真人秀节目《全能星战—巨星之夜》的声音制作、播出采用了5.1环绕声制式,并获得了2014年金帆奖“高清综艺类节目声音制作”一等奖。笔者回顾该节目环境声的制作过程,着重讨论如何在播出端更好地体现事件现场的环境感,即环境声的真实还原和人为渲染相互配合的制作方式,说明环境声是体现5.1环绕声节目播出的重要标识,环境声的现场拾音和后期处理直接决定了5.1环绕声节目的品质。

1 环境声的拾音方式

一档优质电视综艺节目的环境声是可以服务于整个节目的气氛和节奏的,很多音响师越来越重视它的塑造。基于环绕声的制作理念,真实还原现场环境应该是制作环绕声节目的原则,因此前期环境声的拾音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后期还原声音质量的优劣。

目前,针对环境声的拾音方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制作需求分为环绕声制式传声器拾音、立体声制式传声器拾音、多点传声器拾音以及上述三种方式的组合拾音方式。其中,环绕声制式传声器拾音主要为环绕声播出的电视节目拾取环境声,但仅仅通过环绕声制式传声器拾取环境声往往不能完全达到制作需求。因为环境声包括声场信息和观众情绪,环绕声制式传声器更多的作用是拾取声场信息,为环境声铺垫整体的声场概念,而观众情绪的表达往往是通过点传声器拾取来实现。所以在环绕声制作中,前期的环境声拾音方式一般都是使用环绕声制式传声器和多点传声器相结合的拾音方式,如此才会得到更真实的环境感和更丰富的环境特写。

但在录制过程中,拾音的效果却不受音响师的控制,因此,选择好恰当的拾音方式、手段之后,还需结合后期录音师制作理念和制作方式,从而体现出现场环境的表现层次。如果说把环绕声制作看成一次烹饪,那么现场拾取的环境就是主食材,后期制作时对环境效果的加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场环境声的表现程度。如果现场环境声表现丰富,后期制作既会得到理想的效果,又能使得制作过程变得很轻松;若是现场环境声干瘪乏力,那么后期制作势必会需要繁复的加工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2 《全能星战—巨星之夜》环境声的制作方案

由于《全能星战》是一档以唱歌为主的季播类节目,声音无疑是重中之重,而这个重点不只包含音乐的品质,更包含了环境声对整场节目的支撑。

2.1 音频系统方案

节目录制现场在北京万事达体育中心M空间。江苏卫视频道对《全能星战—巨星之夜》声音制作非常重视,因此对音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后期制作、硬件配备等方面要求都很高。

节目现场分为A、B两个区,A区是艺人休息讨论区,只有8位艺人,不带观众;B区是表演区,除了表演的艺人之外,还包括一位主持人、8位制作人以及800名观众。AB区需要音频互通。经过多次沟通论证,确定了如图1所示的音频制作方案。

现场的音频系统中,A区的8位艺人都使用头戴传声器,使用1张YAMAHA CL5调音台,解决现场扩声、返送和信号收录。B区分为3个子系统:现场扩声(PA)系统、监听(MONITOR)系统和多轨记录系统。其中,现场扩声系统选用VENUE D-SHOW和YAMAHA PM5D共2张调音台,监听系统选用1张Soundcraft Vi6调音台。信号调度方面,现场所有电声乐队信号经过话分送到D-SHOW和Vi6,各自独立混音;弦乐部分通过PM5D混音分别送至D-SHOW和Vi6;语言和环境声部分只输入到D-SHOW,然后再编组送给Vi6。

对于节目的录制,分为转播车音频系统和多轨记录系统。转播车音频系统使用CreaStudio多通道非线性采编系统(简称CS系统)录制,通过4路SDI信号一共收录32轨音频信号,其中包括:A区音频系统1:1输出的8路艺人传声器、B区现场扩声系统输出的1:1对白信号、编组音乐信号、编组观众效果信号。这部分信号主要是嵌入在视频信号中,方便编导剪辑使用。多轨记录系统通过HD MADI接口从现场扩声调音台输出所有输入通道的直接输出(direcout),这些信号主要用于立体声和环绕声的音乐混音和节目终混。

图1 《全能星战—巨星之夜》音频系统图

后期制作包括立体声和5.1环绕声两个部分。首先混出立体声和5.1环绕声两个版本的音乐部分,然后和视频一起送到终混棚,进行语言、音效、环境声、VCR(视频片段)等所有其他音频素材的混音,实现立体声和5.1两个版本的终混。

2.2 环境声的拾取——真实还原

对于整个节目的环境声处理的方案,采取以现场实时拾取的观众声为主,以实现真实还原;个别场景配以提前录制的效果声,适当进行人为渲染。

现场采用环绕声制式、立体声制式和多点传声器相结合的拾音方式。使用这种组合拾音方式的目的是要能实现环境感的群感和定位,这一点类似音乐会录音使用主辅传声器的方式。

图2 《全能星战—巨星之夜》拾取环境声的传声器点位图

在传声器的选择和使用上,选取了三种类型的传声器。环绕声制式传声器Holophone(见图3)和立体声制式传声器Schoeps MSTC64U(见图4)作为大环境传声器,点传声器使用的是Schoeps CMIT5U(见图5)。其中,环绕声制式传声器在后期制作时只是适当使用,它的作用是提供自然的环境感和丰富的群感,这是使用人工混响不一定能达到的;立体声制式传声器主要用于展开左右声道声像,在这种演唱类电视节目中,环境信息应该避免“扎堆”,所以利用立体声制式传声器提供前方左右两声道的环境声信息,将主观视角的环境信息声像展开,再予以点传声器的配合;点传声器主要用来拾取一些特写环境声,使环境信息更生动。

图3 Holophone仿人工头环绕声传声器

图4 Schoeps MSTC64U ORTF制式传声器

图5 Schoeps CMIT5U

在该节目环境声的拾取中,传声器使用的数量并不多。因为通过近几年音频制作的实践探索发现,传声器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基本原则是一定要有拾取大环境的主传声器,它为整个环境声提供铺底的声场信息;另外在合适的、关键的位置一定要有拾取特写信息的点传声器;点传声器之间要尽量与现场扩声扬声器保持合适的距离,以便处理延时关系。

制作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难题是,拾取环境声传声器的摆放位置与时间关系。在最初的环绕声制作实践中,技术人员没有认清时间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哪儿有粉丝、哪儿观众多传声器就往哪儿架,这种随意的传声器架设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时间关系混乱,造成后期调整找不到基准。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传声器尽量做到等距离分层摆放,这样一来,时间关系有规律可循,方便调整。实际上,适当的延时量可以更好地反应出声场特性,所以延时量的调整不必要做得非常严格,主要是根据传声器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摆放位置来定。万事达中心M空间的尺寸是40 m×80 m,两串主扩扬声器之间的距离不到20 m,前排还有补声扬声器,所以,前排点传声器之间的延时量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以后排的主传声器和2支点传声器为基准做延时。

2.3 环境声的处理——适当增加渲染

环绕声制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在播出端更好地体现环境感,以配合电视播出效果。那么,如何利用现场声音、制作渲染等综合效果去表现环境感,是笔者想重点介绍的内容。

在节目进行中实时收录的环境声作为后期制作中真实还原环境声的素材,是整个电视节目最主要的环境声部分。除此之外,是不是还可以有其他的环境声可供使用,从而为电视呈现增添更好的效果呢?尤其是当真实还原的环境声不足以支撑节目内容表现时,有没有其他手段去弥补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是有的。

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其他现场演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某些流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可以提前向现场导演了解重点粉丝怎样安排,同时告诉节目部门需要怎样的观众效果,提前和导播沟通观众镜头和机位的使用,然后提前在重点位置布置环境声拾音传声器。还有一个要掌握的特点是,国内的观众相对比较含蓄,不会总是在设想需要体现环境感的时候带来想要的反应。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方式就是提前预录一些观众效果,比如在暖场时录制几种不同类别的掌声、欢呼声,以备后期制作时根据镜头采用。这种方式对录播类节目非常实用,因为这些预录的环境声虽然并不一定实时,但仍然是在这个声场里、由这些观众带来的,所以仍然能带给观众真实的环境感。

因此,在这档节目中的某些镜头里,在现场环境声不足以衬托画面表现时,选取了一部分提前预录的环境声,用于后期制作时人为地增加渲染环境的色彩,使得环境声紧贴着音乐表现,最终在电视播出时,整个节目的画面呈现十分自然,可以吸引观众。所以,这种真实还原环境声和人工增加环境色彩相互配合的环境声处理方式,有助于达到环绕声节目的制作目的。

另外,不仅在录播类节目中可以如此使用环境声的处理方式,在直播类节目中,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但不建议使用类似脱口秀节目中的掌声、欢呼、口哨,因为其环境感一般比较单一,跟这种现场live秀并不匹配。

3 制作经验和体会

3.1 制作常规原则

在多年的环绕声制作探索之后,总结出常规的制作原则:环绕声制作一定要符合正常的听音习惯和视觉习惯,尤其在使用人为渲染环境声时,一定要符合节目的表现要求;同期录音时最好可以有主要的环绕声制式传声器,当然条件有限也可以多用一些点传声器,后期用环绕声的声场定位(PAN)来重塑环境;5.1环绕声混音时要使用环绕声格式的混响器。

目前国内很多综艺节目在环境声的使用上并不规范,有些节目为了追求环境感过分使用人为渲染,导致环境声和节目内容并不吻合,这种制作手段不提倡。但适当地增加一部分环境色彩,确实很有必要。

3.2 协调分工与统一

提前介入节目策划是音频团队做任何节目时都要遵循的一点,在制作环绕声节目时更要如此,毕竟环绕声制作在现场传声器使用和后期制作方面都会涉及技术、各技术工种配合等诸方面的因素。在节目策划时就介入到节目组内部,当节目策划案确定,就会预先做好方案设计,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提供更合理的建议,把技术问题都解决在节目录制之前。比如环绕声制作时现场主传声器的位置,一般来说会跟大全景镜头在同一条轴线上,那么如何避开镜头,就需要和导播沟通,有时也需要舞美设计提供吊点,以便得到合适的传声器位置。

音频系统的设计环环相扣,是相互平衡的,扩声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后期制作,比如现场声压级和拾音质量之间的关系,毕竟优秀的后期制作依靠的是优质的拾音素材。另外,后期制作最好可以做到分工协作,音频团队分为音乐混音和节目终混两部分,互相合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可以更快更优地推进项目发展。如果是直播节目,还需要有专门的音响师来负责环境声调音。

4 结语

以上借用《全能星战—巨星之夜》的5.1环绕声的环境声制作,探讨了在真实还原环境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环境声色彩的制作手段,用事实证明在综艺节目制作中类似的制作方式是可行且有必要的,确实可以为节目效果增色。对于5.1环绕声制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制作经验,提高制作水平,带给观众更丰富的听觉享受。谨以此文章与同行分享、共勉。

侯大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音响师,负责《非诚勿扰》、《最强大脑》、《全能星战》、《为她而战》、《星跳水立方》、历届《跨年演唱会》等多档电视节目的音频系统设计及调音;主持制作各种类电视节目的5.1环绕声作品;目前担任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三季音频负责人。曾获得2013和2014金帆奖“音频制作技术质量奖”一等奖、学会奖二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编辑 杜 青)

The Environmental Sound Production of 5.1 Surround TV Programmes -Take the ‘Celebrity Battle-Star Night’ as An Example

HOU Da-wei
(Jiangsu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08, China)

Through the 5.1 Surround TV Programmes Environmental Sound Production of ‘Celebrity Battle-Star Night’,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which can appropriatly increase the environmental sound color we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 real reduc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gracing for the show effect.

5.1 surround; environmental sound pickup; pickup method; surround microphone; main and auxiliary microphone

10.3969/j.issn.1674-8239.2015.12.005

猜你喜欢

音频系统环绕声星战
Dirac Live加持!让好效果来得更容易 ROTEL Rotel RAP-1580MKⅡ AV功放/RSP-1576MKⅡ环绕声处理器/RMB-1585五声道功放
浅谈号角与带式扬声器 在家用或专业音频系统中的应用
打造最具性价比的7.4.1沉浸式音频系统 昆明艺术家园
Elektrobit提供的EB GUIDE工具链加速Pioneer最新显示音频系统的开发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从房间与音频系统再谈定制安装的核心要素 畅谈家庭影院系统中的隐藏设计
更简单直接的环绕声音效体验 环绕声技术的几个应用
“星战”片头的四大标配
探寻家用环绕声发展的未来究竟是简单还是繁琐
高口碑《星战8》挑战20亿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