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5-1935:张大千在北平

2015-06-01郦千明

传记文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石涛张学良张大千

文 郦千明

1925-1935:张大千在北平

文 郦千明

民国时期,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文化中心,北平受到各路文人墨客的青睐。平生不问政治,喜欢闲云野鹤般生活的画坛奇才张大千(名爰,原籍四川内江),最初把家安置在上海西门路西成里,后借住苏州网师园。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经常去北平访问,或拜会朋友,或切磋艺术,或举办展览。为方便生活和绘画事业,他特地在北平租赁两处房舍作为临时居所,一处在城内石驸马胡同,一处在城外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听鹂馆。

仿画高手

张大千擅长仿摹古人字画,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在上海滩小有名气。他把仿画视为美术的基本训练课目,又当作开心游戏,常不惜借巨款购买古画,尤其是石涛、八大山人等人的名作。每买来一批珍品,必仔细研究,废寝忘食,直到吃透古画的精髓为止。然后将其悬挂起来,专心临摹。临摹作品低价出售,或分赠亲朋好友。他临摹的石涛作品,不太追求形似,画好后反复观察,随时增删,往往有所发挥,使人觉得比原作更佳。久而久之,他便有了“石涛专家”的雅号。

1925年冬天,张大千逛北平琉璃厂,偶然结识画家汪慎生。两人一见如故,常在一起探讨文艺。有一次,张大千仿金农、石涛、八大山人和渐江的设色山水,画扇面四幅送给汪慎生,同时仿照金冬心的笔体题曰:“风约约,雨修修,竹枝竹枝湘女愁。”落款“冬心先生”。汪慎生非常高兴,将这些作品视为两人友情的见证,精心保存。可惜时局动乱,这些画作最终也不知去向。新中国成立后,被旅居日本的黄天才意外发现,得以收购珍藏。有一年,黄天才托女儿到台北找张大千,请其鉴定真伪。面对旧作,张大千感慨万千,当即拿起笔来,在仿冬心扇面上题下一段话:“此予年二十六岁,初入故都,在汪慎生家。汪固工新罗花鸟,而酷嗜予所为石涛、八大、渐江诸作,尤喜予为冬心书,因出便面,督予为之。当时以为乱真,今日对之,不觉汗濡重棉也。”当时张大千已届古稀之年。

在北平期间,由汪慎生介绍,张大千又结识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周肇祥等人。浙江绍兴人周肇祥擅长画兰,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初次见面,对张大千印象甚好。一次,周设宴请客,同席有不少北平画坛名流。酒过三巡,主人向诸位介绍张大千,说他对明末四僧作品很有研究,尤其对石涛画颇有见地。那时年轻的张大千并不引人注意,因为周会长的推介,大家表面上说了些客套话。过了一会儿,周肇祥又夸赞在座的老画家陈半丁新收得一本石涛册页,不可不看。大家一听有石涛真迹,兴致都很高,要求约定时间集体看画。陈半丁见状,爽快地答应各位明晚到他家吃饭看画。众人鼓掌欢迎,尽欢而散。

陈半丁年长张大千二十多岁,是北派著名代表画家,以写实花卉享誉画坛。据说,他获得那本册页后,曾向外界放出风来:“本人不敢私藏,请诸位寒舍一观。”正因为如此,周肇祥才在宴会上公布这个消息。

第二天下午,心急的张大千早早赶到周家,央求周肇祥一起提前去陈宅参观,以便先睹为快。经不住张大千的软磨硬泡,周肇祥只好陪他去见陈半丁。可陈以有言在先,众人尚未到齐为由,不肯取画来观。张大千无奈,只得耐着性子等待。约莫过了一个小时,客人陆续到齐,陈半丁才从内室捧出画箱,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本画册。只见封面装裱极其精美,扉页上有日本著名鉴定家内藤虎题写的“金陵胜景”四字。在大家的“啧啧”称奇声中,张大千努力挤到前面,毫不客气地拿起画册就翻看起来,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便将全册翻完,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陈氏心中大为不快,心想哪有你这样的愣头青,既未征得主人同意,又不顾众多前辈画家的感受,肆无忌惮地抢着看画。陈半丁正想上前责问,张大千缓缓地摆摆手,朗声说:“这个画册,是敝人三年前所画的!”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连周肇祥也是一脸疑惑。张大千不慌不忙地将画册一掩,随口复述出画册上的题跋和印章,陈半丁和客人一一对照,证实丝毫不差。已画了三十年石涛山水画的陈半丁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这名二十来岁青年的游戏之作,竟能仿得如此逼真,让众多画坛名流看走了眼。陈半丁非常尴尬,脸色由红变白变青,一言不发地摘下眼镜,往桌子上重重一摔。旁边的画家们和陈氏一样,都惊讶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有周肇祥微笑着点点头,向张大千投去赞许的目光。

陈半丁被骗的故事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京城文化人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许多人知道有个南方来的仿画高手张大千,年纪轻轻,画技极佳。仿画使张大千一夜成名,同时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同行,使他一生受人诟病。

不过,张大千依然我行我素,经常以临摹古画为乐。他还特地跟李筠庵学习做旧方法,所临古画更加天衣无缝,有时瞒天过海,连黄宾虹、徐悲鸿等大师都受骗上当。有一段时期,张大千和黄宾虹同住在上海西门西成里一幢院子里,黄住楼上,张住楼下,隔壁还住着诗人兼书画家谢玉岑。当时黄宾虹在上海神州国光社做编辑,手头藏有石涛画作,张大千从前借阅过,后来再借,被主人婉言谢绝。张大千一气之下,回到家里,精心仿制一幅石涛作品,然后拿着这幅尺寸更大的画去找黄宾虹,要求互相交换。经验老到的黄宾虹竟然没有察觉,认为新送来的这幅更佳,且尺寸更大,便愉快地与之成交。过了几天,心怀歉疚的张大千拿仿作石涛图章到黄宾虹的住处,说明真相,老画家才恍然大悟,后悔不迭。

张大千敦煌摹本

张大千还仿过八大山人的《花卉图》,高一丈二尺,阔一尺余,被人称“地皮大王”的沪上巨商程霖生收购,价银六千圆。程也是个石涛迷,号称收藏石涛画最多。有一次,张大千得意地对一位稔熟的朋友说:“程霖生收藏的一百余幅石涛画,十之七八是我仿的。”

因为仿画,张大千还结识了赫赫有名的少帅张学良。原来张学良也喜爱绘画,曾收购过张大千仿石涛的一幅作品,事后被高人点破,大为惊讶,遂萌生了与画家见面的想法。1931年,已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入主北平行营。听说张大千北游故都,暂居城内长安客栈,张学良便派人持名片请画家去张公馆晤面,共进晚餐。张大千不敢不去,但又担心是场鸿门宴。周围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怕对方算石涛假画的旧账,劝他拒绝赴宴。考虑再三,张大千还是去了。临行前,他嘱咐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务必托人打听关照。那次宴会,少帅只想见见声誉日隆的绘画奇才,只字不提假画的事,除了谈些艺术和人事外,频频劝画家喝酒吃菜。张大千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神情变得异常轻松。两人从此订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张大千在北平琉璃厂偶然发现清初名家新罗山人的《红梅图》,经仔细鉴别,确认真迹无疑。于是,他与店主讨价还价,最后以三百大洋成交。因张大千没有带足银圆,双方商定第二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料,张大千前脚刚走,张学良也带着侍卫访问此店,也相中了这幅《红梅图》。店主说此画已被人订购,推荐选择其他作品。张学良摇头拒绝,说就喜欢这一幅,别人出三百大洋,我出五百,你卖不卖!店主见凭空多出二百大洋,当即眉开眼笑地说:“卖,卖,卖!”第二天,张大千带着好不容易凑足的三百大洋如约而来,却被店主告知那幅画已被张学良买走。他听说是少帅买走的,知道已无法追回,只好一路叹息而归。

三十年后的1961年春天,侨居海外的张大千赴台湾探亲。获台湾当局批准,他拜会了正在软禁中的张学良将军。故人相逢,彼此唏嘘不已。谈着谈着,话题回到当年在北平争购《红梅图》的往事来。张大千不无遗憾地说:“那次我如果带足钱的话,那幅画就不会属于你的了。”张将军点点头,含笑不语。不久,张大千要离开台湾,张学良和赵一荻亲赴机场送行。登机前,张学良将一个用红绸缎包装的精美礼品包送给画家,并嘱咐道:“一点薄礼,不成敬意。不过,你一定要回到家里才能打开!”张大千双手作揖,道谢作别。在飞机上,张大千打开礼品包,里面竟是那幅《红梅图》,还有一封便笺,其中说:“争购一事并非夺人之爱,实是不能自禁,事后辗转难忘,甚是感愧。”张大千非常感动,为报答老友的深情厚谊,事后他精心创作一幅《腊梅图》,托人千里迢迢送给张学良。

结交画友

婚后,张大千常以新夫人为模特,创作人物速写图。画累休息时,杨宛君便操琴弄笛,清唱小曲,助丈夫解乏解困,夫唱妇随,相濡以沫。

杨宛君后来还救过丈夫一命。北平沦陷后,张大千不愿出任伪职,被日本人抓走。危急时刻,恰好有一辆救护车疾驶过来,杨宛君和医生朋友下车,镇定地对日本人说,张大千患上传染性肝炎,急需回医院救治。日本人一听,吓得赶快让他们上车离开。这次救命之举,令张大千十分佩服三夫人的机智与胆识。

这次展品全部是山水画,画风清新,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展出不到两天,一百三十多件作品已售罄,前来询问购画事宜的人仍络绎不绝,举办方不得不挂牌告知。每幅画最低标价四五十元,最高达二百四十元。当时北平普通职工的月收入大约在数元至数十元,平常一顿十人大餐,四冷菜、四炒菜、四大碗,再加一大件,要价不过两元。可见,张大千画作售价之高。

张大千看了吴幻荪的第二封信后,知道和解无望,只好保持沉默。事后有朋友问起此事,他笑笑说:“吴君函约比艺一节,姑无论其有无背景,第以绘画之雅,而为打擂式之比赛。大千不才,未敢承命,恐贻艺林笑柄。况吴君对于君‘奴视’一语,不谙句读,以致误会。”见张大千没有接招,吴幻荪也不再提起,这场小小的风波才画上了句号。

笔墨官司

《水殿风来》 张大千 作

1935年12月12日,北平地方法院公开审理此案,主审法官为张曰辂推事,双方当事人均未出庭。庭审开始,双方就证据和适用法条等问题,进行激烈辩论,唇枪舌剑,争执良久。辩论结束,张曰辂推事宣布退庭,谕令一周内双方庭外调解,若和解不成,再由公堂择日裁定。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让双方都成为受益者,大家不仅提高了知名度,也促进了画技的进步。这可称是民国时期北平画坛最轰动的一件奇妙事。

南张北溥

因朋友介绍,张大千还结识了北平另一位画坛名家溥心畲(溥儒)。他是清宗室后裔,自幼习诗文、绘画和书法,在北派画家中,影响甚大。

1927年春天,张大千的族弟、在监察院任职的张目寒赴北平,溥心畲获悉,邀其在北平老字号春华楼聚会。张大千和二哥张善子也暂住在北平,便一并受到邀请。赴约时,张大千对张目寒说:“心畲的架子大得很,我们迟一点去,不要去得太早了,为他看不起哟。”这时张大千虽然见过溥心畲,但彼此来往较少,相互还不太了解。张目寒说:“心畲此人表面上架子甚大,其实也是很喜欢朋友的人,我们也不要去得太晚了,让他久等。”那次聚会时间颇长,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溥心畲还讲了不少笑话来助兴。

此后,张大千和溥心畲的交往渐渐多起来,一来二往,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经常合作书画,谈文论艺,通晓达旦。张大千每有新的字画收藏,必拿去给溥鉴赏、题字。有一段时期,张大千偶游颐和园,发现此处长桥卧波,曲径通幽,亭台楼榭,湖山相依,令人心旷神怡。他想如能在此风物极佳之地觅一室幽居,那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民国时大多被皇族后裔和达官贵人占住,普通百姓很难涉足其间。时溥心畲住在园内萃锦园,在他的帮助下,张大千如愿以偿,租住于过去慈禧太后观戏的听鹂馆。

在颐和园,张大千和溥心畲见面机会增多,时常相聚,赋诗论画,品茗聊天,相处甚欢。张大千喜欢溥心畲细丽雅健、风神俊朗、清新大气的格调,溥心畲则欣赏张大千“穷追古人之迹,穷通古人之法,穷探古人之心”的学画心得。两人彼此推崇,合作和互题了不少作品,有人统计达七十余件。有名的《松下高士图》,由溥绘松,张补山石和高士,并题诗:“种树自何年,幽人不知老;不爱松色奇,只听榕声好。”溥在这张画上钤“旧王孙”印,张则盖“蜀客”章。

1932年,张大千完成《拟大疾笔意图》。画面坡坨之上为一株苍松,远景是高山峻岭,瀑布飞泻。一隐士正闲适地远望这自然天成的美景。自题“雨楼道翁博教,壬春日,大千弟爰拟大涤子”。溥心畲题“山中怀僧旧作,壬申孟,溥儒书”。

1935年,张、溥合作绘成的《童筝图》,堪称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张大千画人物,溥心畲补景并题袁枚春光诗十一首。画面左下角儿童手中一根长线直贯画面右上角的风筝,可见用笔功力之深,气运之足,堪称神笔。张题“乙亥春日与萃锦园主人合作为戏,居士张爰画后志之”。溥题“乙亥春暮,大千居士过萃锦园,大千作人物,心畲补景,题袁才子春光诗十一首,西山逸士心畲并题”。

1963年5月,溥心畲因病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公墓。第二年,张大千从南美回到台北,特地带上妻子儿女和弟子到阳明山跪祭老友。痛感失去这样一位艺术上的知音,如姜伯牙失去钟子期,怎不令人黯然神伤!遂挥泪赋诗一首,诗云:“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937年,张大千(左一)与亲友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门前,左三为于非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石涛张学良张大千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张大千:“这个娃儿不赎了”
1934年,张学良枪毙张学狼
张学良:对汪精卫由佩服到厌恶
朱良志
——石涛研究三著
瘾君子张学良
我的最牛老爸
《苍松秋色》
张自启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