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海元:三点导读

2015-05-31张海元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尾音毕飞宇劳作

张海元

美点赏析

在《大地》这篇散文中,毕飞宇以一种厚重的笔触抒写了自己对大地痛恨到骨子里的热爱。为了表达自己的这种复杂情感,毕飞宇采取了独特的写作技巧,这也正是鉴赏《大地》时值得玩味的美点。

美点之一就是寓褒于贬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作者对大地的情感是既爱又恨,极其复杂的。所以他说: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在毕飞宇的眼里,大地是一幅美得让人恐怖的情景。因此,毕飞宇没有歌颂大地的伟大,而是对大地“折磨人”的“罪行”进行指责。这是一种会让毕飞宇“死在壮年”的艰辛,这是会让活下来的父亲常常噩梦的苦难。但也正是在这种痛苦中,蕴含着作者对大地深深的热爱。

美点之二就是写作角度的新颖性。与很多赞美大地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独辟蹊径,从大地自身的属性出发,介绍了大地的色彩、声音、气味。在大地的色彩部分,作者用鹅黄、青、黄三种颜色将大地上的劳作的农民的艰辛完整的表达出来了。至于后面对大地声音的精确感悟,对大地的气味的想象,也一样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写作角度以及对大地的爱。

美点之三则是写作手法的特殊性:反义词语的并列表达。例如“它成巨响的尾音……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尾音自然是指大地上生命成长的细微至极的声音,但是恢宏绝对是大地对作者心灵的震撼。这种极大又极小的声音,这种矛盾式的表达,同样是作者对大地复杂情感的表达。此外,“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也均是类似的表达。

难点指津

《大地》这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大地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恨到作者会“死在我的壮年”,爱却也爱到“泪流满面”。基于作者情感的复杂性,毕飞宇在行文过程中很多语句也就会有丰富的意义,是需要重点解读的部分。

难点之一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的内涵。从全文来看,逻辑指的是青黄两种颜色的疯狂轮换。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四季交替,青黄交接确实是大地永不出錯的逻辑。但 “两种颜色的疯狂轮换”的逻辑有时候在“那个时代”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造成青黄不接的灾难。作者借这句话表明了大地上的生活在“何等的艰辛”之外,又增加一层艰辛。

难点之二是对“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这句话的解读。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作者用反复的手法逐层强化大地从未改变过的状态。这种亘古不变状态让作者“泪流满面”。一是作者为大地上劳作的艰辛流泪;二是为大地上的“那个时代”和苦难流泪;三是对福楼拜所言产生的强烈共鸣:大地本身也许没有诗意的感染,但自己发掘出了这些诗意的感染,这确实值得泪流满面。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大地的无限热爱,进而将全文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深化主旨。

难点之三则是大地“厚重感”的体现。首先是厚重的生活体验。从大地的色彩变化、大地上声音的细碎与恢宏到大地上气味的共通,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细致到极点的真实。当然,在这种厚重感的背后还有作者对大地的厚重情感。基于这种深情,作者才能与读者产生了心灵共鸣。对人类而言,大地养育了人类;对作者而言,大地塑造了作者的独特精神,所以面对大地,作者才能写出充满厚重情感的作品。

考点训练

1.试分析作者对大地产生复杂情感的原因。

2.试分析“‘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这句话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3.谈谈你对下面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附:参考答案

1.作者对大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爱又恨,但根本上还是对大地爱得深沉。

①作者对大地“恨出有因”:大地是折磨人的,大地上的劳作是何等的艰辛,大地上的苦难会让“我”死在壮年也让父亲经常做噩梦,大地的浓烈色彩导致“我”内心寂寥。

②作者对大地的真正情感则是热爱,因为大地是迷人的,人类在大地上的劳作是悲壮的,大地塑造了“我”对色彩、声音和气味的独特感受,“我”从大地上找到了诗意的感染。

2.这句话使用了反复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情感。一是强调说明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程度和作者对大地的胆怯,也直接证明了大地的鹅黄是一种悲壮的色彩。同时,语言上的回环往复,也加强了气势,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3.参考“难点指津”。

猜你喜欢

尾音毕飞宇劳作
一个字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浅谈腰腹部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抓实细节善用策略消除尾音
——例谈消除小学师生英语尾音问题的教学策略
毕飞宇:
酷暑劳作易受伤 “高温权利”需了解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毕飞宇《推拿》中的盲人形象
阅读理解Ⅲ